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2014-03-14 15:27:52)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教学 |
二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教材内容:
观察物体例1
设计思想:
1.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丰富的图案,涉及建筑、动物、植物、标志(汽车、建筑)、数学图形等方面,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学生在这些图案的认识过程中学习新知,应用新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致力于学习方法的改变.由于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因此,本节课考虑也应该考虑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合作、讨论、动手操作、收集材料等方式在本设计中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处理好概念教学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本设计先让学生观察图案,然后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有关的概念,再让学生把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情景中,这样的设计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真正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刀、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许多图片,让学生感受对称美,并引导他们去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
(通过让学生欣赏大自然中和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对称图形导入新课,既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创造对称
(把学生作品贴在黑板上,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轴对称图形的美。)
提问:你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总结提出概念,对称轴。讲解对称轴性质。找学生在黑板展示的对称图形中找到并让学生在自己剪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
在过程中加入P33页第三题,以小故事的形式出现。
三、巩固练习
(一)基础练习,加深认识
1.P29课本“做一做”(检查学生能否运用新知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
2、练习五P33第1题
3.找出数字宝宝中的轴对称图形 P33
4.给出文字,找到文字的另一半,幻灯片出示。
(在操作中,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二)综合练习,拓展思维
学生自己剪书上P35页
四、总结
(一)提
(二)结束语:我们用观察-动手操作-验证的数学方法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美,是数学美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希望大家能运用今天所学知识把我们生活装扮得更美丽、更精彩!
附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条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
《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
岔河中心小学
《轴对称图形》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1课时的内容。教材主要借助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操作活动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直观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力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总之,有很多不足之处,通过学习模块教学,相信自己会有更快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