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是为了不教—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2018-12-29 12:30:30)
分类: 研究成果

教是为了不教—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小学数学教学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叶圣陶先生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育思想出发,结合自身的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学能力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学生对某事感兴趣,他会积极学习和研究。小学数学课在大多数学生的眼里是枯燥无味的,学的内容难,动脑思考的多。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那么他就会主动的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对数学就不会产生抵抗心理。

二、充分信任学生

古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如果一个教师能够使学生认可、肯定、受到尊敬,那么他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因此,教师应该用真心去唤醒无数热爱数学的孩子。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概念正在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教师应该欣赏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有他的长处和短处,作为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来对待他们,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关注他,爱护他,肯定他,让他充满信心,从而更加的努力。

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师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的帮助他们,及时的弥补数学知识上的漏洞,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讲授知识时时刻的注意观察他们;课堂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让他们来回答;在做作业时,重点去辅导他们,及时的检查他们掌握的情况。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会感到自卑,教师要在他们的学习中找出他们的进步点,并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从而激发他们对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加倍的努力。

三、融洽师生情感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是理解与尊重,作为教师,要有一种民主精神,要善于听取学生的想法,善于和学生交流。教师要知道学生犯错误是正常的,作为教师则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老师要学会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和调节好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自信地、愉快地进行学习。在课余时间,教师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想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充分发挥师生团结合作的作用。教师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扮演的角色不是教师而是作为学生的朋友,敞开心扉的交流想法,能够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对数学学习产生微妙影响。

四、创设学习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现有知识入手,营造生动有趣的局面。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沟通等数学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例如:创造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等,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多位数时,通过课件出示一组数:1978年我国人口总数大约是962590000人,1988年我国人口总数大约是1110260000人,1998年我国人口总数大约是1247610000人,2008年我国人口总数大约是1328020000人。当学生看到这些数字时,马上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它们是多少?怎样读?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学习多位数的读法作了铺垫。又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可以课前准备好硬币,上课时利用游戏活动,四人小组为单位,组长记录小组实验的结果,组员进行投掷硬币,最后全班汇总,得出结论。

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应努力将数学问题恢复到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问题。数学问题的“生命”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将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积极学习的积极性。巧妙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经历探索和发现的学习过程,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变换教学手段

教师上课就像演戏,既是编剧又是导演和演员,所以教师要表现得耐人寻味,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的设计要新颖、独特和科学,每节课的教学方法都要认真的设计,要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不断的更换教学手段。例如:教授“认识分数”一课时,采用了“动手操作观察法”,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一个小圆,在课堂上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通过“动手、操作”的教学方法。这样的话,课堂的气氛就变得活跃了,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又如教授六年级上册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时首先出示书本例题,然后以学习单的形式,让学生四人小组进行合作和探究,结果出乎意料。例题是:马山粮库要往外地调运一批粮食,已经运走了60%,还剩48吨,这批粮食一共有多少吨例题出示完之后,学生就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完成学习单上的几个任务经过小组讨论和探索,学生们出现了不同的解决方法有的小组发现问题是求单位1”的量,他们就通过列方程去解决了这个问题;有的小组是画线段图发现剩下的吨数和(1—60%)是对应的,再通过用除法来解决问题;还有的小组是把60%转化成3:5,再通过比的知识来解决。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肯定在不断的提高。

六、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今天的课堂教学已不再是黑板和粉笔。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把非常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形象,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集中的时间较短,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每节课的课堂练习,传统的练习形式单一,学生长时间后会感到无聊和疲惫。而多媒体课件就能以图文并茂的优势发挥作用,使课堂练习变得轻松愉快,能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保持兴奋的状态,使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又如:六年级教学圆柱体体积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圆柱平均分成若干份再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操作过程动态地展示出来,把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问,提高了数学学习的兴趣。由于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因此掌握数学必然更加实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独立学习的愿望将更加强烈。

七、用激励评价

激励评估是鼓励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活动。法国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是激发人们动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它们也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原则。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采用激励性语言,少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使学生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形成乐学的心态。学生是非常重视老师的评价,尤其是小学生,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及时肯定学生的进步,增强学生的信心,那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欲望就会变得更加强烈。

 参考文献:

[1]李桦.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5,(38).

[2]郑超盛.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研究[J].华夏教师,2016,(11).

[3]殷国军.数学教学要注意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

[4]朱苏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杂志,2018,(10).

[5]沈红平.中小学教师个性因素对学生学习兴趣及师生关系的影响[M].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

[6]袁利宁.师生关系与两极差异[J].高校教育管理.

[7]关晓丽.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M].教学与管理2004.

[8] 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6.

[9] 姜小平.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 教育与职业20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