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山红螺三险,不掩门,杏黄徒步穿越记

(2014-05-04 14:24: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户外徒步,穿越

    红螺三险是房山八景之一,因为有几个地方很难爬,所以叫红螺三险。五一,五三没时间,五月2号有空,于是决定去尝试一下。计划是从泗马沟翻山——上中下三险——朝阳洞——不掩门——再回头从冰湖沟下山——再原路翻山回泗马沟,因为红螺三险路况复杂,岔路多而隐蔽,最容易迷路,故头天晚上就提前住在房山老城区,以便能赶上早晨第一班32路车,尽早赶到泗马沟,尽早登山。

    第二天早上8:10分到泗马沟,竟找不到一个同行者,问了下路,便沿小公路往前走,走了一段,有个小路看着有点像,便往上爬,爬了好大一段,觉得怀疑,又原路下回来。这时看到远远的走来3个小年轻(高个,中个,矮个),他们走的慢悠悠的,便路边等着,一问是开车过来的,也是去红螺三险的,其中一个矮个是第二次来,这下心里便彻底放心。远远的跟在他们后面,终于找到上山的路。

http://s1/mw690/002UP5Khzy6IAOPu91u80&690
    四马沟村是32路公交车的终点站,感觉比较荒凉,不知有无住宿点。

 


http://s1/mw690/002UP5Khzy6IAORhCj6c0&690

 这就是上山路。


http://s8/mw690/002UP5Khzy6IAOSqHKD47&690
     到山顶,化了1个小时,见到了攻略中的自由碑。这时我遇到了今天后来一起同走的三个年轻徒步者21女,其中一个男的也是被捡的),两个男的曾来过红螺三险,他们速度很快,因为他们今天要赶到徕利水(最后他们实测走了有40多公里)。下山很漫长,又回到上山前的海拔——沟底,这个山等于白爬了,这是因为正常的进山沟的路给部队营房堵了,不给走了。那3人下山很快,我只好拼命加快速度,远远的跟着他们,到沟底,到会云门,他们2次休息,发现我还跟着,只得默认捡了我了,至此,我一直跟着他们走,再也不用化时间去找路了(事实上,来过红螺三险的人还有迷路的)。

 


http://s8/mw690/002UP5Khzy6IAP5ukWb67&690
   这个残墙处就是下险,竹园寺遗址。

 


http://s1/mw690/002UP5Khzy6IAP7RJkY30&690
    这就是有名的红螺洞,走进去可以从另一个洞口出来,约10多米长。

 


http://s16/mw690/002UP5Khzy6IAP9sa99af&690
   远看上险天梯,近乎垂直。

 


http://s5/mw690/002UP5Khzy6IAPbaUKM34&690
    爬天梯如一个人,还是要小心。

 


http://s3/mw690/002UP5Khzy6IAPcIi1Ib2&690
    这就是三险的最高点——朝阳洞,过了这里,就离开三险了,此时是11:50,在这里休息用餐,这时我们4人已经非常融洽了,互相交换食品。经询问才知道那个男的是医生,是这次活动的领队(他们共来7人),女的是护士,被捡的那个男的学过攀岩,精通文物,我照相机较好,喜欢照相,于是开玩笑说我们是最佳组合。我负责回去传照片给他们。(我回来后,还常想念他们,单纯野外险恶环境能使人互相依赖,产生不同于城市的一种感情。)

 

 

http://s15/mw690/002UP5Khzy6IARgiJnU4e&690
    过了朝阳洞,风景渐渐好起来。

 


http://s3/mw690/002UP5Khzy6IARk88JYa2&690

http://s15/mw690/002UP5Khzy6IARn7dOS1e&690

http://s13/mw690/002UP5Khzy6IARwkoZC0c&690

http://s12/mw690/002UP5Khzy6IAPeexHd0b&690

   这就是重要地标——锥子鞍,就像喜马拉雅山口,翻过去,就是南坡了,因为昨晚下了雨,空气出奇的好。

 


http://s7/mw690/002UP5Khzy6IAPf6H7Uf6&690
    68号电塔居中垭口,是重要地标,垭口处有一挺大的平台。

 


http://s4/mw690/002UP5Khzy6IAPheH75a3&690
   从68号电塔回望67号电塔,黄线是沿山壁走过来的路。

 


http://s10/mw690/002UP5Khzy6IAPjpjQZ29&690
    这就是有名的不掩门,峭壁耸立,形成2米宽的通道,在此,我和三位同行的驴友分手,此时已是中午1:30,他们还有一半多的行程要走,我就要在此原路返回从冰湖沟下山,一想起四马沟那座累人的翻上翻下的山,心里真想跟他们走,但毕竟自己才第4次徒步爬山,要走接近正常近2天的路程,恐怕太累,还是悠着点吧,小心没大错。

http://s3/mw690/002UP5Khzy6IAPBbcYi62&690
   细看山顶像个大猩猩头。

 


http://s13/mw690/002UP5Khzy6IAPCYbjmfc&690
   不掩门一带有小张家界之称。


http://s3/mw690/002UP5Khzy6IAPEtHXQ62&690

http://s3/mw690/002UP5Khzy6IAPFRgQy82&690

http://s5/mw690/002UP5Khzy6IAPHKJg074&690

http://s8/mw690/002UP5Khzy6IAQ9JB9d77&690

http://s5/mw690/002UP5Khzy6IAQbrEhK44&690

http://s7/mw690/002UP5Khzy6IAQfrdm626&690

http://s10/mw690/002UP5Khzy6IAQj6e81a9&690

http://s5/mw690/002UP5Khzy6IAQnnTxi24&690

http://s16/mw690/002UP5Khzy6IAQuatqvef&690
   本来玩过不掩门,是原路返回从冰湖沟下山的,而不是继续往前下山到杏黄的,因为走了杏黄,就意味着必须当天赶到徕利水,或者住宿杏黄,第二天赶到徕利水,但逗留山顶期间,看到很多从杏黄上来的游人,还有小孩,便产生撞下去再说的冲动(事前一点没做功课),正好此时碰到在四马沟遇到的3个高个,中个,矮个小年轻,他们走错了路,上险,天梯,朝阳洞都没去,直接就插到了不掩门一带,于是,就跟他们一起下山到了杏黄,下山只用了40分钟。



http://s1/mw690/002UP5Khzy6IAQGgqaIa0&690

    下山,到了杏黄,杏黄只有1户人家,这儿竟然停有汽车,通公路,心中大喜,问了一下,走到有公交的地方大概要1个多小时,于是便顺着公路下山,此时是下午2:50,3个小年轻则往徕利水方向走,但我看他们好像体力不怎么样。


http://s10/mw690/002UP5Khzy6IAQRZ3q949&690
     沿着小公路走了约1:40小时,没见一个行人,也没见一户路边人家,突然一辆小卡车停在身边,一看原来是那3个小年轻搭车过来,这也太喜剧了(他们半途畏难又退回杏黄,走了一段路又搭车),我们一起又前进了一公里左右,终于看到了20路公交站牌,大喜,但等了一会车才发现20路公交3点半就没车了(这也是为什么从杏黄下山这条路不可行的原因所在)。一问,到最近的有公交的河北镇有30多公里,我们这4个有“始”有“终”的难兄难弟只好包了一辆车,每人25元,才到了河北镇,从河北镇坐833路可到苏庄地铁,我的问题解决了,可他们3人的车还停在驷马沟呢,河北镇在北,泗马沟在南,看来我们4人的徒步穿越本事不是一般的大,周口店附近的红螺三险穿越竟然会穿越到潭柘寺附近的河北镇来,此时已是下午6点半,他们只好在阎村下车,叫同事开车过来接他们,把他们拉到泗马沟去.其实,不确定性和误打误撞也是户外活动的乐趣之一,只要安全不出问题即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