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方言之“梭边边”
(2013-12-11 11:34:07)梭字在现代汉语里的解释,是指织布时牵引纬线(横线)的工具,两头尖,中间粗,形状象枣核。当然,用这个解释来说明“梭边边”的“梭”,是比较困难的。这里的“梭”,是形容一种速度——像梭子一样迅速。
再说“边边”,就是旁边,边上,不重要或者不显眼的地方。
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像梭子一样迅速地去到旁边,边上,不重要或者不显眼的地方。
这样你可能就明白了,而且还明白这“梭”字,除了表示速度外,还有逃跑,躲避的意思。
为什么要逃跑?躲避?当然是遇到了困难、麻烦甚至危险。
其实,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遇到危险,遇到麻烦,遇到自己不想遇到的人或事,想回避,想躲,想梭,也是人之常情。但凡事都有个度,过了,就超乎常情了。
据观察,梭边边的人,虽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的梭法,各有各的道法,但总结起来,不外乎两种。
一种是明哲保身的梭。这种人,遇到困难,遇到麻烦,或者遇到恶人,明知(或估计)自己战不胜,理不清,搞不赢,于是来个“惹不起躲得起”的自我保护,能梭就梭,能躲就躲。虽然明知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但总是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就叫“拖延症患者”。
另一种梭,就比较令人不爽甚至不齿,谓之机会主义的梭。所谓的敲锣边儿,站缸沿儿,说大话使小钱。他清楚某件事情的困难、麻烦甚至危险,但他不会明说,只是自己悄悄的梭了;自己悄悄的梭了也就罢了,他还要“己所不欲施于人”,让别人顶包,甚至让人往火坑里跳。然而,当困难、麻烦或是危险过去之后,出现了某种成绩,他就不会梭边边了,他会及时地站出来,出现在聚光灯下,以功臣自居,全然忘记了自己当时梭边边时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有一句活形容得好,谓之“见困难就让,见荣誉就上”。
在磁器口古镇嘉陵江边一个叫“滑拖嘴”的石壁上,可看到这样两句诗“贫生转舵多为鬼,拼死向崖必退灾。”说的是“滑拖嘴”这个地方的江中,曾经有一块巨大的礁石,在江面上形成了巨大的旋流(重庆俗语谓之回水沱)。从嘉陵江上游来的木船,只有对着石壁向前冲,“临门一脚”奋力撑开,方能够死里逃生。如果见风使舵的梭边边,往往葬身鱼腹。俗话说,躲过的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有时候,面对困难、麻烦甚至危险,一味的梭边边,终究不是办法。可能还是要发挥“迎着困难上,顶着风雨走”的精神才好
窃以为,不论是明哲保身者也好,机会主义者也罢,都要明白“有为才有位”的道理。老农民说得好,人哄地皮,地哄肚皮。一味梭边边的人,也许侥幸得了一时的轻松快活,而人生的机会,也许就在你梭边边的时候,从你的边边梭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