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绣娘闫永霞:乱针绣传承者

(2013-11-20 10:42:07)

    在磁器口的一间绣房内,闫永霞绣着她的刺绣梦,这既不是蜀绣,也不是苏绣、湘绣、粤绣等中国四大名绣,而是……   

                       http://s10/mw690/002UOizlgy6EmAdiF3ba9&690

    文化千姿百态,艺术万紫千红。在沙坪坝区,巴渝文化、抗战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交相辉映,融入一炉。为沙坪坝的当下和未来,传承下了弥足珍贵的各类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成果,奠定了沙区厚重的文化底蕴。
                
    站在历史的今日,守望传统文化,我们会发现:如今年轻人可能早已弄不清楚的刺绣、戏曲、中医、毛笔等传统文化殿堂中的瑰宝,其实在我们熟知的文化脉络里一次次灵光再现,一次次为世人呈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顽强生命力。于是,本报从本期起,将《记者关注》的视角对准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更多的人能去关心、爱护、传承这些文化传统,让我们前辈留下的文明能在我们手中延续新的故事、新的篇章。
                
    11月6日下午,滨江小学特色课程刺绣班里,6年级的陈菡正埋头绣着自己的第一幅作品,她说,“刺绣让她收获了很多,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美,也磨砺了冲动的性子。”指导陈菡的刺绣老师不是别人,正是乱针绣的传人闫永霞。

                     http://s12/mw690/002UOizlgy6EmAejZa3ab&690             
    滨江小学校长唐大勤介绍,为了能让闫永霞来学校指导孩子们的刺绣课,他在磁器口一家店铺一家店铺地打听,最后终于请来了闫永霞。是什么让唐校长如此倾心尽力?是什么让闫永霞爽快地答应唐校长之所请?近日,记者专门采访了闫永霞,走进了她的绣房,了解乱针绣延续传承和绣娘闫永霞的刺绣人生。
   乱针绣的起源
    乱针绣始入渝
            
    乱针绣创始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创始人为江苏常州武进人、现代女刺绣工艺家杨守玉女士。其因与中国传统刺绣迥别,貌似乱针,故名。又因创始人为杨守玉,故又称“杨绣”。杨守玉担任教职的学校校名为“正则艺专”,所以乱针绣还被叫做“正则绣”。
                
    记者了解到,在以苏绣、蜀绣为主的传统刺绣中,每一针之间是紧密相接,并且呈同一方向排列。但在乱针绣中,针法长短不一、方向不同且互相交叉,并运用分层、加色的手法,使得在色彩上更为丰富,是适宜绣制欣赏品的一个新绣种,因其绣法自成一格,被誉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
    抗战期间,正则艺专迁来璧山,杨守玉也来渝教学,以后,乱针绣技艺便在巴渝地区薪火相传。
               

乱针绣重获关注
    闫永霞说,她的老师是我市市级工艺美术大师杨世华,而杨世华的老师便是杨守玉。抗战期间,杨世华考进了正则艺术专科学校。在专科学校学习期间,在乱针绣的创始人杨守玉的亲自指导下,杨世华主要学习美术和刺绣。

                      http://s16/mw690/002UOizlgy6EmAeuFxZcf&690

                          年近90的杨世华仍在刺绣
                
    然而,乱针绣传世80余年来,一直“藏在深闺人不识”。从正则艺专毕业以后,杨世华一直在小学教美术,并没有以刺绣为职业,也鲜有人知道她学过乱针绣。直到2004年,杨守玉在她80岁的生日宴会上,向亲朋好友展示了自己的十几件绣品后,乱针绣才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关注。

                http://s2/mw690/002UOizlgy6EmAeHxL371&690

                          杨世华与闫永霞师徒合绣的五牛图
    2006年,杨世华被评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还通过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向社会公开收徒,将乱针绣技艺传承开来。
   闫永霞的故事
   闫永霞拜师学乱针绣
                
     “我小时候就跟妈妈学过刺绣,不过那是北方女人擅长的女红,风格比较粗犷。”闫永霞是河北人,她告诉记者,她5岁时就喜欢看妈妈拿着针和线在布上绣些动物、花卉什么的,那时她打心底里羡慕妈妈那双灵巧的手。
                
    后来,闫永霞的妈妈见她喜欢,就给一块布,一根针,让她独自练习。“当时我没有想到,这根针会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成为我的理想主题。”闫永霞说,从学校毕业后,她到地质队当临时工,跟着地质队从四川邻水搬迁到了重庆。有那么几年时间,因为工作的原因,她的刺绣一再被放下。
                
    直到20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闫永霞知道重庆有个乱针绣大师杨世华。闫永霞听说,杨世华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把乱针绣发扬光大,在杨世华教授乱针绣的同时,也一直希望找到年轻而有志于刺绣为生的学生。经过一番努力,这一年,闫永霞正式拜杨世华为师,并有幸成为老师的关门弟子。

   闫永霞磁器口开店
                      http://s5/mw690/002UOizlgy6EmAeSfyId4&690 

                            闫永霞教孩子们学刺绣
                
    2009年,才拜师到杨世华门下不到半年的闫永霞,就与老师合作了《五牛图》。作品在当年举办的重庆市第二届工艺美术展览会上获得了银奖。这次获奖也使闫永霞坚定了做职业绣娘的信心,“我辞去了稳定的工作,成了一名毫无生活保障的手艺人。”闫永霞说,第二年,她便在三峡博物馆出售自己的绣品。
                
    2011年,在磁器口古镇管委会的支持下,闫永霞在磁器口正街29号开设了“沙磁乱针绣坊”。在这里,不但可以系统展示她的作品,还可以现场授徒,并向游客展示刺绣工艺的全过程。
                
    能够在寸土寸金的磁器口正街上开店,虽然得到了古镇管委会大力支持,但闫永霞还是感到压力不小。开店的费用几乎耗光了她与老公的全部积蓄。闫永霞说:“我其实没有想得太多,就是想店子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这样我就可以有更多精力带徒弟,搞创作,自己创作的精品也能够多留一些下来。”
    闫永霞希望乱针绣发扬光大

                       http://s10/mw690/002UOizlgy6EmAf1Rbz89&690

                             闫永霞绣的葡萄荣获金奖
                
    自从闫永霞在磁器口开店以来,前来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学员中既有退休职工、公司白领,也有公务员、大学生。然而热闹的景象背后,闫永霞也坦言,“真正想把刺绣当做职业的,立志传承乱针绣的人其实不多。在她的学员中,更多地是把刺绣当做一种‘修炼’,一种寻找安静的方式。”为了传承乱针绣,闫永霞为此想尽了办法、也付出了很多精力。               
    闫永霞首先想到的就是招徒弟,希望能在徒弟中培养出乱针绣的“传承人”。而在她的徒弟中,儿子罗泽霖对刺绣的兴趣爱好无疑让闫永霞感到最为高兴。闫永霞说,儿子读小学三年级时,自发跟她学刺绣,开始是绣着好玩,后来兴趣越来越大。罗泽霖也自豪告诉记者,两年前,他绣的一幅徐悲鸿的《奔马》小品,就卖了500块钱,他还用这笔“巨款”去读了一个素描培训班。现在,节假日和星期天,他做完了家庭作业,就会到妈妈的绣房来绣花。“经常有游客求合影,我简直成了妈妈的广告员了。”           
    除此之外,闫永霞也尽可能地走出绣房,到外边去培训学员,尽管许多培训是义务的。闫永霞说,当滨江小学的唐校长找到她时,她很乐意就答应了。就是因为她考虑到,只要有更多的小孩接触、了解甚至喜欢上刺绣,喜欢上乱针绣,那么乱针绣这门独特的刺绣技艺就一定不会消失。      
    在采访结束时,闫永霞告诉记者,“现在大家都在谈追梦、圆梦。我的梦不是别的,就是想能把乱针绣的技艺传承好,发扬光大。这是前辈们留传下来的好东西,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不能说丢就丢了 。”              

    乱针绣的艺术特点
                
    “乱针绣”是把画理与绣理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刺绣艺术,显著特点是摆脱了一股刺绣“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传统操作法,而是不拘教条,让作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乱针绣有其错综复杂的工艺要求而成为极其珍贵的艺术作品。
                
    乱针绣的复杂与珍贵之处便是“乱”,而乱是有情理、有规则的乱,乱是为了求得整体的统一与更活泼的变化,绣者要根据自己的意向来运用线条的长短粗细、疏密深浅等变化。以“情”指挥针,以“线”表达意,情意相融。按照光和色的变化规律,以丰富多变的针线来体现作品的线条美与立体质感。从而使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一切乱,均符合情理与法则,让人感到乱中迸发出的活力,乱中显示出动感和立体感。
  

相关链接
    中国四大名绣
    中国四大名绣分别为蜀绣、苏绣、湘绣、粤绣。
                
    蜀绣又称“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工艺的总称。产于四川成都,绵阳等地。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包括12大类共122种针法,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
                
    苏绣为苏州刺绣的简称,以其表现手法细腻,逼真而闻名。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匀”的特点。
                
    湘绣是在湖南民间刺绣工艺的基础上,吸取了苏绣和广绣的精华而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品。湘绣在配色上善于运用深浅灰及黑白色,加上适当的明暗对比,增强了质感和立体感,结构上虚实结合,善于利用空白,突出主题,形成了湘绣水墨画般的素雅品质。湘绣的常以狮、虎、松鼠等为题材,特别是以虎最为多见。
                
    粤绣,以广东省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其特色有五:一是用线多样,除丝线、绒线外,也用孔雀毛作线,或用马尾缠绒作线。二是用色明快,对比强烈,讲求华丽效果。三是多用金线作刺绣花纹的轮廓线。四是装饰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常用百鸟朝凤、海产鱼虾、佛手瓜果一类有地方特色的题材。五是绣工多为男工所任。

                                                                转自:沙坪坝外宣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