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入清后的科场,石冢、凤林、儒林三大严氏家族依然活躍在科场直到清代后期。除上述三大严氏家族
外,加上在明中期嘉万间出现的二严氏新家族,这五严氏家族都集中在乌程、归安一带。直到清中期开始才
越出了乌程、归安地区,在科场上有安吉、长兴严氏中举的人员,共三家。
(1)安吉严氏。始祖为唐代大臣严绶,其后裔于建炎元年,扈跸南渡。后人严明甫者,约于元末明初
由湖州骥村迁安吉。后子孙繁衍,散居安吉各地,有“严半洲”之称。代表性家族为“严孺諴家族”。已知
6世8人。
严彭年,严寅典长子,严孺諴孙。乾隆六年(1741)辛酉举人,七年(1742)壬戌·联捷成进士,官
临漳县知县。
严乔年,严彭年、严岳年弟。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举人,候补知县,例授文林郎。
严文笏,严采臣长子,严履安父。道光十二年(1832)壬辰举人,拣选知县,例授文林郎。
【小结】进士1人,举人2人。
(2)长兴严氏。严氏在长兴是小姓,《长兴县志》仅“人物传”中有一“严云程家族”,严云程字际
风,号霁峰。乾隆已酉拔贡生,金华县学训导。学有经术,课士以法。子一、邦宪。
严邦宪,字又尹,严云程子。道光元年(1821)辛巳副榜。年才弱冠,名噪一时。以暴疾卒,人咸
惜之。
【小结】进士0人、举人0人、副榜1人。
(3)泗安新河岸严氏。《石冢严氏宗谱序》云:“侍中公34孙,又九传至福三公讳安,徙居吴兴雉城
桂林村。子三:长讳道高,次讳道理,三讳道光。道理公迁归安石冢。道光公后处泗安,仍为桂林派。道高
公即凤林派始迁祖”。泗安严氏,始祖为严助,汉武帝时官为侍中,始迁祖为严道光,属桂林派。泗安新河
岸是清代新开掘的泗安塘北岸而命名。后为泗安集镇,是碼头聚集地。清末民初,泗安四大商绅之一的严氏
家族就居住于此。
严亮采,字松焘,泗安新河岸人。光绪元年(1875)乙亥恩科举人(亚魁)。
【小结】进士0人,举人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