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湖亦可说是我的第二故乡。1937年,避日难,住菱湖,因幼小记不清多少年月。1962年,又来到菱湖,工
作于吴兴县第一人民医院,直到1979年5月调去湖州。故我对菱湖是有感情的。2012年夏,因费镜健先生之约去
菱湖。李惠民先生赠我《菱湖镇志》,厚厚两大精装本,真是煌煌巨著。反映了编著者的功力,这在方志中是少
见到的。故在空暇时常常翻阅,因这里亦曾是滋养我的地方。
作为一个居住者、一个读者。读方志的人物传,看到他们的历史有一种光荣感,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
是当我读到菱湖古代人物传时,好象有很多人既不是菱湖人,又不住在菱湖的外地人。而成了古代菱湖的名人
呢?我认为方志中的人物,一应是菱湖人;二虽不是菱湖人,而长期住在菱湖,对菱湖作出贡献者,如现代人
物传略中的王子惠医师,他是余杭人,他的大半生住在菱湖,医治过千千万万的菱湖及其周围地区的人,是菱
湖医院一代人的代表人物,应予以表彰,他的业绩应载入镇志。
以镇志中的沈氏人物为例,明清两代沈氏人物列举26人,约11人不是菱湖人,同时也不一定住过菱湖。可
能湖州有些人对沈氏有一种自豪感,经常听说‘天下沈氏出吴兴,吴兴沈氏出竹墩。'其然可不一定是这样。
这11人中,湖州人4人,有沈节甫、沈凗、沈演父子,他们是吴兴沈氏马要支。另一是著名法学家沈家本,他
们是新的长桥支。有关湖郡沈氏请参阅湖师院教授周扬波《从士族到绅族》。
11中的其他7人,较接近吴兴沈氏的沈应龙,他是乌镇沈氏属乌戍支。另一沈鍊,是会稽人,他的后裔沈大
宗在清乾隆年间迁到菱湖,就把这位明代嘉靖时的祖先也属菱湖人了。著名曲家沈璟可能是吴兴沈氏吴江支。
沈一贯是鄞县人;沈德潜(《清诗别栽集》)编者,苏州人;嘉兴姚埭沈氏沈曾植、沈曾桐兄弟,这支沈氏
据潘光旦先生说:初居海盐,明成化间有用霖者始迁郡城,入嘉兴县籍。离吴兴沈氏更远。
将这11人俱冠以‘竹墩人’总觉不是滋味!
以上敬请识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