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生堂”保生大帝庙

标签:
经典时尚文化 |
分类: 佛寺道观 |
http://s15/mw690/002UNAtFzy7a0ACAHj80e&690
贞洋“伍生堂”保生大帝庙
http://s2/mw690/002UNAtFzy7a0ALl1w591&690
伍道非时膺帝祉
生伦是处沐恩波
〖伍道〗乃藉以保生大帝祖殿《白礁慈济宫》之(曾得钦赐建造规格最高的五门宫殿建筑)五门通道,以及白礁村前“五条港叉”曾为渔舟出入之港道,赞颂吴真人得道成仙后,由于世人心中之信仰,极言具有佛道神仙慈济三途、五道之圣德。如佛教谓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五处轮迴之所;道教亦承袭此说,见于《云笈七籤》卷十。又如南朝宋鲍照《佛影颂》:“六尘烦苦,五道绵剧。”及南朝梁沉约《佛记序》:“去来五道,大千比之毫端;往復三界,祇劫未足称远。”〖非时〗不是时候或谓非际明时;或指不在正常、适当或规定的时间内;或曰不时、时常。总之囊括沧桑世事无限时空也。句出《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王以非时发,恐无功,臣愿会逮。”又《北齐书·幼主纪》:“高纬特爱非时之物,取求火急。”及唐王建《薛二十池亭》诗:“异花多是非时有……”及《礼记·儒行》:“儒非时不见,不亦难得乎?”及宋梅尧臣诗:“麒麟出非时,未免西狩获。”还有唐杜甫《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诗:“出入独非时,礼异见羣臣。”仇兆鳌注:“非时,即常常而见之意。”〖帝祉〗上天或指保生大帝之福祐。语本《诗·大雅·皇矣》:“既受帝祉,施于孙子。”又晋陆机《赠冯文罴迁斥丘令》诗:“乃眷北徂,对扬帝祉。”〖生伦〗犹言生类、生灵,泛指凡尘万类或一切有生命之物。出自唐吕岩《绝句》:“混元海底隐生伦,内有黄童玉帝名。”〖是处〗到处;处处。句出《南齐书·虞玩之传》:“填街溢巷,是处皆然。”又宋柳永《八声甘州》词:“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亦有紧要关头之义。如《水浒传》第十三回:“杨志和索超斗到是处,各自要争功,那里肯回马。”〖恩波〗谓保生大帝之恩泽。语本清洪昇《长生殿》:“恩波自喜从天降,浴罢粧成趋彩仗。”(请注意:“膺”字是承受的意思,万莫误写为“鹰”字!)
创意说明:此联遵嘱冠首宫名伍生,因伍生二字词性不同本难为对,但是,通过组句为生伦则有众类之义,由是对仗尚且合宜。联文讴赞帝德神恩,广被无所不及。保生大帝生前本是神医,成仙后恩及三途五道,此乃从大处着笔,显示世人寄望之重、信仰之极,况且本庙兼祀着观音佛祖,观音菩萨的慈悲救世与保生大帝之慈济生灵是一致的。正因同时仰慕观世音寻声救苦无处不至而感恩,故其非时与是处看似浅显而含义深长矣。
但是,本联位於下厅虎口,非属主要楹柱,必须参照既定的大门联,其含意之深浅也应适当掌握,不可逾越而喧宾夺主。因此,或可改用为:“伍示非时昭景瑞;生伦是处感洪恩。”〖伍示〗古时君主昭示臣民的五件事。见《逸周书·成开》:“五示:一,明位示士;二,明惠示众;三,明主示寧;四,安宅示孥;五,利用示产。五示寄寓范围有点局限性,与五道比较者其分量则不足轻重耳。〖景瑞〗吉祥的征兆。语本《宋书·符瑞志下》:“休珍杂沓,景瑞毕臻。”又太平天国洪秀全《辛酉十一年贺年诏》:“一统万年万万年,景瑞新。”后者之联语虽然也不落俗套,但二联比较起来窃以为后者略逊於前者。最好选用前一联,个见供参!
神龛内木刻柱联:
保禳人世长安泰
生立狮岩禀济和
〖保禳〗求神保佑消除灾病。语本《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六:“自此每一遭痛发,便去请僧道保禳,或是东岳烧献。”〖生立〗谓新建造或新设立。句出《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佑五年》:“近闻卫州、通利军括出民冒佃田土,不于见在管榷数内均减重者摊与冒佃户,却生立税数配之,此非朝廷之意,而民所以諠诉也。”〖狮岩〗即指本宫殿,因伍生堂位于锺洋大林尖狮嘴口。“禀”者,乃给与;赋予也。见于《广雅》。又如《汉书·礼乐志》:“天禀其性。”如嫌深奥,禀也可用“永” 字。〖济和〗谓周济四境达到太平。句出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将乱也,其政必暴;始於厚俗,方克济和,视今足以知昔矣。”此喻缘于保生大帝显赫,坐镇狮岩,以致济和。
此联以“保生”冠首,以“泰和”殿后,成为置顶兼穿靴的双钩格式对联(多么美好的寄托矣)。而且采用“保禳”此词尚能突出保生大帝“悬壶济世”的神功和特点,昭示神明最显著的圣德。而“生立狮岩”声威煊赫,故适用於作神龛之联文也。
以上二联还有一特点是可以合成诗一首来吟诵。抑或另拟题为《保生大帝殿落成诗赞》:
http://s8/mw690/002UNAtFzy7aoJykOeX47&690
保禳人世长安泰,生立狮岩禀济和。
大殿成基缘善举,帝君入座播恩波!
http://s8/mw690/002UNAtFzy7a0AGOPoH57&690
http://s7/mw690/002UNAtFzy7aoJAwNGSc6&690
花心柱或点金柱联:
伍瓣心莲慧水湖边能骋目
生狞翼虎帝君座下自低眉
〖伍瓣〗伍之为数者或多或少,亦大亦小,形容佛教语之心莲则有五蕴皆空,心灯意蕊似有似无之感;而对应了道法自然之道教,则蕴含着无为、无不为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等诸高深之哲理也。〖心莲〗乃佛教语。指心,即清净心。谓其清净如莲花,故称。如南朝梁萧统《讲解将毕赋三十韵》:“意树登空花,心莲吐轻馥。”本殿后依莲花尖,故借以为喻。〖慧水湖边〗慧水亦佛教语。谓智慧如水,能洗涤一切烦恼污垢。如南朝梁萧统《谢赉敕制旨·大集经·讲疏启》:“甘露入顶,慧水灌心。”湖边者即选择本宫前天柱、将军、水湖三峰对映中之水湖来衬托此莲花。〖骋目〗昂头放眼远望。语本南朝梁沉约《郊居赋》:“临巽维而骋目,即堆冢而流眄。”又唐慧净《和卢赞府游纪国道场》:“高才暂骋目,云藻随飘颻。”〖生狞〗形容此虎凶猛;凶恶。语出唐李贺《猛虎行》:“乳孙哺子,教得生狞。”又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生狞面目骄横色,如睹魑魅逢山臊。”〖翼虎〗指添上翅膀的老虎。古贤多用以喻气焰嚣张的恶人。如《明史·文苑传二·李梦阳》:“寿宁侯张鹤龄 招纳无赖,罔利贼民,势如翼虎。”本大帝殿座下之地形乃雄虎盘踞,其穴正位於虎头。吴真人精通礼乐医术,天文地理。庶几择于虎穴造殿,良有以也。据载,其行医济世,曾於山林之中施法救起遭虎咬死的书僮,感动书僮主人知县江仙官与张师爷,追随吴真人修练道术。凶虎既伤害生灵,故在此以喻在本帝座下的一切丑恶凶魔再也不敢兴风作浪。〖帝君座下〗即指筑帝殿于虎头穴。〖低眉〗低着头,谦卑顺服貌。此喻驱邪伏虎神力无边,使之归顺焉。句出《抱朴子·刺骄》:“低眉屈膝,奉附权豪。”也为抑郁不伸貌;愁苦貌。如唐韩翃《送郑员外》诗:“要路眼青知己在,不应穷巷久低眉。”用在这里的低眉,就是避开常见的威灵显赫等一些陈词滥调的说法,而用较现实的添翼猛虎在保生大帝面前只能俯首称臣来警示凶魔与丑恶的狞劣行为。
创作说明:传统对联格式有三,即正对、串对和反对三大类别。权威人士认为以反对为优,串对次之,正对再次之。譬犹“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即为反对,上下针锋相对毎每相反。本联在形式上近乎反对,上联借地灵以褒扬正道,下联谓神显而贬伐歪邪。在立意方面还根据杨志、庄夏《慈济宫碑》的记载:保生大帝名吴夲,字华基,别号云衷,为紫微星转世投胎,父亲吴通,后追封为协成元君,母亲黄氏为玉华大仙转世,吴夲年少时曾受昆仑山西王母传授法术,后举科举,官任御史,精通天文地理,礼乐医术,后辞官修道,行医济世以及仙道源渊。于是上联五瓣心莲、慧水蕴含着一切人神正道与世事沧桑之光明的一面。下联反之,留有寻思余味者暂不赘述。
赞赏“伍生堂”
圣泽而今沾九裔,八方黎庶乐明时。
赓和招才叔《题伍生堂》诗
虎窟狮岩龙脉长,五方佳氣纳斯堂。
诸神坐镇臻安境,祷祝乡邦更富强!
附招才叔原玉:
龙腾狮跃虎卧仰,五方紫氣聚中央。
三仙威鎭安社稷,百里清溪秀鍾洋。
本帖已上网,百度:“明德轩易氏”进入博客目录即可披览
作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