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坂顶坑边祖宇

标签:
历史文化时尚教育 |
分类: 宗祠文化 |
http://s6/mw690/002UNAtFzy72Of1rIgt85&690
蓬莱坂顶陈氏(南陈)“坑边祖宇”对联
大门联:
坑水长流绳祖武
边峰高耸蔚人文
下厅虎口柱联:
坑流碧水龙起舞
边圃高梧凤来仪
左右过水柱联:
谱写坑边新面貌
弘扬颍水旧家风
(以上三副乃旧联,作者未考)
登堂陟岵追南院
航海梯山绍祖宗
〖登堂〗登上厅堂。在此以喻追溯周堂祖。语本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入门不咳,登堂无声,二不肖也。”〖陟岵〗“岵”音“户”,上声属仄声。本义为陟步岵山乃思亲,唯此前有堂字,此后有院字,故含有入室出户之义焉。典出《诗·魏风·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原为思念父亲之典,此喻思亲念祖。如宋王安石《送子思兄参惠州军》诗:“送君强成歌,陟岵翻感激。”在此借指登陟永春岵山追溯祖源。〖南院〗乃漳州南陈发源地之称谓。〖航海〗渡过大海。〖梯山〗攀越高山。在此喻指奕代裔孙的经营发展和迁徙,亦谓经历艰难长远的途程。句出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序:“航海梯山,奉白环之使。”又唐于兢《王审知德政碑》:“航海梯山,贡奉循环。”〖祖宗〗泛指祖先。语本《红楼梦》:“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待下。”又清龚自珍《农宗》:“姑试之一州,州蓬跣之子,言必称祖宗,学必世谱谍。”
因为二边过水柱联必须讲究立意相关相呼应,而在旧联文中寻觅不到合适的联语。所以重撰此联。本联可与前联从坑边直追蓬莱周堂、永春岵山、乃至漳州南院南陈族史。前一副下联彰扬郡望颍水家风,后一副下联囊括奕代子孙克绍前贤,踵事增华以发扬光大。再者,本过水二联可以合为一首诗来吟诵。
顶厅虎口柱联:
坑谷探幽临渊勇闯骊龙颔
边崖写景挥笔浑描翠凤冠
〖坑谷〗沟壑溪谷。语本宋苏辙《次韵王巩见赠》:“我舟得愁霖,牵挽脱坑谷。”〖探幽〗探寻幽境。句出清乔莱《湘口》诗:“探幽更向愚溪去,野性偏宜鸥鹭羣。”〖临渊〗涉足龙潭临深渊。引自《汉书·董仲书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骊龙颔〗黑龙的颔颏。自古相传黑龙颔下有骊珠,如晋葛洪《抱朴子·祛惑》:“凡探明珠,不于合浦之渊,不得骊龙之夜光也。”又五代谭用之《赠索处士》诗:“玄豹夜寒和雾隐,骊龙春暖抱珠眠。”在此深含寄寓,启发激励本族奕代青衿学子勇于探骊而得龙珠。〖边崖〗边际;边缘。语本金元好问《六月雨》:“良苗与新颖,郁郁无边涯。”〖写景〗描绘景物。句出明郎瑛《七修类稿》引杨仲弘曰:“闲适写景者,贵乎雅淡悠扬也。”〖浑描〗谓能完整地把它勾描出来。〖翠凤冠〗翠玉制的凤形冠饰。语本《剪灯新话·鉴湖记》:“戴翠凤步摇之冠,蹑琼纹九章之履。”联文寄寓有诗曰:学子探骊有作为,簪缨佩紫凤冠随。登高写景挥椽笔,更待昼行衣锦归。
据帖主介绍重建后顶厅的对联适应11字,而在旧联中唯独一副11字联,该联又因存在平仄等某些问题,改联不如重新作。本联立意乃根据地理探奥,有方舆家说:本祠左边侧某处之溪谷若有深潭方可养龙,有利学子探骊得珠进取功名,并可葆其为政官阶稳固。因此,本族子弟极其注重水土不使流失,甚至隔有一定年限便清理一次主要方位的溪潭,发现鱼鳗龟鳖者一律放生,回归大自然,各安天命。
顶厅部腹文柱联:
祠卜坑边坐甲向庚荣甲族
祖居坂顶扣钟扬帜显钟英
〖祠卜坑边〗指祖先卜宅于本坑边而为祠宇。〖坐甲向庚〗指本祠坐向之主局方位。〖甲族〗指世家大族。语本《南齐书·王僧虔传》:“甲族向来多不居宪台,王氏以分枝居乌衣者,位官微减。”又金元好问《赞皇郡太君》:“故梁氏世为闾山甲族。”〖祖居坂顶〗谓先祖择邻而居坂顶。〖扣钟扬帜〗本祠堂后枕一山形若金钟,前朝屏案有名旗杆尖,因而借以喻之。〖钟英〗谓拥有之英物极其优异。句出宋曾敏行《独醒杂志》:“祥符中德后刘氏,亦未尝有子,所以立为后者,以钟英甲族故也。”
上联嵌入祠堂名称阐明坐向,下联嵌入座落地名和前后名山。寄意明确,此不赘述。
本联交稿后,该族反映说嵌入坐向很好,但经方舆家详细对照罗盘方知实际并非“甲庚卯酉”而是“卯酉甲庚”,因此今又改为:
祠卜坑边起凤腾蛟兴伟业
祖居坂顶扣钟扬帜振徽风
〖起凤腾蛟〗比喻人才活跃,景象壮观。语本遯庐《童子军·插旗》:“但説维新气象,已经起凤腾蛟;更兼尚武精神,直欲吞欧吐美。”〖徽风〗乃美好的风范。句出南朝宋谢庄《孝皇帝歌》:“德敷金石,道被管絃。有命既集,徽风永宣。”又《梁书·昭明太子统传》:“徽风遐被,盛业日新。”亦谓之好风,和风。如南朝宋何承天《上白鸠颂表》:“徽风协律,甘液洒津。”在此特指祖先的风范或家族人文蔚起的美好风貌或精神面貌。
厅内花心柱联:
坑冶万银春祀秋尝馨俎豆
边游八海鹏抟鲲运跨风云
〖坑冶〗唐宋以来称金属矿藏的开采与冶炼。亦泛指矿藏。在此暗寓本坑并非土坑泥坑,而是金坑银坑,物丰地沃也。句出《宋史·徽宗纪》:“令天下坑冶金银复尽入内藏。”又清魏源《圣武记》:“岁入银八十八万三千余两……或出自商旅,或来自外夷,非尽坑冶之数。”〖万银〗极言藏宝潜银之多。〖春祀秋尝〗春天祭祀谓之祀,秋天祭祀谓之尝。如通用祖祠联曰:“春祀秋尝,遵万古圣贤礼乐;左昭右穆,序一家世代源流。”〖俎豆〗俎和豆乃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语本汉班固《东都赋》:“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又如清阮葵生《茶馀客话》:“赐文端祠联云:风度犹存,典礼焕千秋俎豆;师模如在,忠忱垂奕叶箕裘。”〖边游〗游历边地。句出唐张乔《江上送友人南游》诗:“ 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八海〗四方四隅之海。或可喻指五洲四海。语本南朝梁陶弘景《水仙赋》:“淼漫八海,汯汨九河。”又前蜀杜光庭《题剑门》:“题诗曾驻三天驾,碍日长含八海风。”〖鹏抟鲲运〗鲲鹏乃古代传说中能变化的大鱼和大鸟。典出《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现代人都将它画成雄鹰,其实非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神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谓鲲海运徙于天池,而后变化为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在此以喻奋发有为,亦喻发展变化或远大的前途。或谓胸臆高远,气概非凡。语本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余谓一心具一太极,前辈谓鹏抟鲲运,不足计其高深,日升月沉,不足计其广狭。”〖风云〗可喻高远接天。如《文选·左思》:“径路绝,风云通。”亦可喻高位。如《文选·潘岳》:“奋跃渊涂,跨腾风云。”亦可喻变化莫测。如唐李白《猛虎行》:“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亦可喻豪迈、雄伟、壮烈。如常言曰:“叱咤风云。”
上联之意谓恰如一乡谚俗语曰:富贵不忘祖,芳馨荐苹藻,记得常烧香,牲粢及银楮。下联寄慨子孙振作有为,光宗耀祖矣。
龛柱或边柱联:
坑户贻风承先德平添燕翼
边方衍庆启后贤大展鸿图
上联昭示承先启后继往开来,诒谋燕翼,代有英贤欣建树。下联谓世泽绵长,远及边方,但后半句笔锋一转,则启示后贤,谓余庆虽多,可万莫透支恃老本,必须再接再厉铸辉煌,大展鸿图矣。
着重说明:本祠已有十五副旧联,而且多为名人手笔,今只需用八副足供选择。笔者因近日较忙曾婉辞某些联作,更无心於已有旧联的用户。何奈所嘱者既为老友也是弦友,并说旧联的长短大多不宜用在顶厅因而重讬。如此实在难以推却,而且尚须优先安排尔。
本帖已上网,百度“明德轩易氏”查阅博客目录即可披览之。
作
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