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人节应邀到前门草厂二条拍摄浪漫美女,没想到这里竟成了大片大片的拆迁废墟,很多四合院都被夷为平地,连美女也为之惋惜。其中有不少古老的会馆,现在还没有拆除,但不知是否能幸免。一位90岁的老人,仍在坚守着从民国时代就居住于处的孤零零的老房子。看来保护北京的古都历史已经刻不容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前门三里河流域即是指以古三里河河道所流经的区域。前门三里河域北起西打磨厂街,南至珠市口东大街,西起肉市街,东止草厂十条。共有街巷38条,本地区街巷最长的是西打磨厂街,东西方向,长1145米。其余大多数是长度在二、三百米的胡同,少数达到五、六百米,也多为南北方向。可见本区胡同多数都是短小的小巷。
本区域内主要街道有4条。珠市口东大街、西打磨厂街、西兴隆街和鲜鱼口街。其中位于古三里河河道上的街巷共15条。西打磨厂街、长巷头条、长巷二条、鲜鱼口街、得丰东巷、长巷五条、青云胡同、草厂头条、草厂二条、草厂三条、北芦草园胡同、中芦草园胡同、南芦草园胡同、北桥湾街、珠市口大街。
三里河区域内胡同以长巷和草厂最具特点。长巷四条胡同,起于西打磨厂街,从西北向东南弯曲;草厂一共有十条胡同,从地图上看,草厂这十条胡同和长巷那四条胡同,东西对称,各自呈弯曲状态。也就是说,长巷是从西北向东南弯曲,草厂是由东北向西南弯曲,它们的汇合点是芦草园,然后到北桥湾。在北京众多的胡同里,很少能够见到这样大面积的有规律的对称走向。西边的长巷四条胡同和东边的草厂十条胡同,以芦草园和北桥湾为中心,以扇形展开。
长巷和草厂都是三里河的旧河道,《京师坊巷志稿》里说:“正阳门东偏,有古三里河一道。”也就是说草厂九条是旧河身,草厂其它的几条胡同都是以它原来流向而修建成的。北桥湾恰恰是古三里河从前门一路流来到这里拐了弯儿,与金口河旧渠相通,通过南桥湾,流向金鱼池到红桥到左安门,进护城河。如此,我们就不难想象为什么是长巷和草厂诸多胡同以北桥湾为中心呈现出对称的姿态了。
草厂头条,位于西兴隆街南侧,南北走向。北起西兴隆街,南端东折至草厂二条。全长220米宽4.8米,沥青路面。门牌单号1-23号,双号2-24号。草厂头条形成于明,称羊房草厂一条,属正东坊。清代名草厂头条胡同,民国沿用,至1965年改现名。其名称来历,据《京师坊巷志稿》载:“芦草园即坊巷胡同集之芦苇园也,盖前明积草之地,胡其北草厂诸胡同皆以是名。”过去这里房屋较整齐,多住上等户。多会馆,如《宸垣识略》记:“东城会馆之著者,草厂头条胡同曰广州、麻城、金箔。”此巷7号原为广州会馆,清末民初著名学者罗廮公曾居于此。
草厂二条,位于西兴隆街南侧,草厂头条以东,南北走向。北起西兴隆街,南至北芦草园胡同。全长约246米宽5.3米,沥青路面。门牌号单号1-31号,双号2-24号。草厂二条形成于明朝,称羊房草厂二条,属正东坊,清朝称草厂二条胡同,民国沿用,至1965年定现名。其名称来历同头条。过去此里多会馆,各省市来京办事,应考,就学者多住本地在京的会馆。《宸垣识略》记:“二条胡同曰邵武、黄风、应城”,现为居民院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