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2013-11-13 06:00:00)
标签:

摄影

大觉寺

银杏

枫叶

柿子

分类: 北京风景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北京西郊阳台山东麓的大觉寺,历辽、金、元、明、清五代的世事沧桑与荣枯兴衰,钟磬声声不绝,香火袅袅如缕,法脉相连,千年未断,独颖丛林、享誉京师。寺内近百棵古树名木更是古寺沧桑的历史见证,尤有京城白玉兰之王、千年古银杏树王。无量寿佛殿前的古银杏已逾千年,高30多米,六七个人合抱,树冠覆盖大半个院子。北跨院的古银杏也逾500年,高20余米。奇特的是这棵古银杏的主干四周有九棵粗细不等的小银杏环绕,称“九子抱母”、“独木成林”。靠近山门的北侧跨院还有一棵更令人称绝的古银杏,雌雄共生一体,雄树部分没有果实,雌树部分却硕果累累,誉为“龙凤树”。清乾隆帝惊叹于此,赋诗曰“古柯不计数人围”,“世外沧桑阅如幻”。

 深秋时节,大觉寺的古银杏挂满了金黄的果实,犹如金珠,随风摇曳。秋风吹过,落叶飘飘,殿前仿佛碎金铺地,金光耀眼。阵阵庄严的钟磬梵音,透出五种清净相,正直、和雅、清彻、深满、周遍远闻,一种摄人心魄的威严油然而生。

 

1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2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3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4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5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6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7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8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9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10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11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12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13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14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15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16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17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18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19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20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21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22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23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24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25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26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27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28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29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30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31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32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33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34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35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36
摄人心魄的大觉寺秋色

 

    大觉寺坐西朝东,依山就势,步步递高。全寺有殿堂九处,建筑布局大体上分为中路、北路和南路。院内中轴线长约四百米。山门内有一长方形水池,名功德池;过池有钟、鼓二楼南北对峙;再往后,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大悲坛、龙王堂等殿阁依次坐落。其中,天王殿、大雄宝殿、无量寿佛殿,是明代的遗存。龙王堂是全寺最后、也是最高的建筑,楼前有高15米的覆钵式白塔一座。寺的北路为旧时僧舍,南路亦称行宫,是由四宜堂院、憩云轩、领要亭及山石、泉瀑组成的园林式建筑,均系清代雍、乾年间所建。大雄宝殿和无量寿佛殿是寺内古建筑遗存的精华,在遵循“修旧如旧”修缮原则的基础上,保持了明代至今五百余年来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寺内文物除古建筑、佛像外,还有如辽、明、清时期碑刻、匾额等,寺内近百棵古树名木也是古寺沧桑历史的见证,如号称京城白玉兰之王的古玉兰,千年树龄的古银杏等。北京西山是秋季赏银杏黄叶的最佳观赏地,而大觉寺则是西山观赏银杏树的首选。即日起到11月上旬,正是大觉寺银杏节。银杏树又名白果树、公孙树,雌雄异株,是我国特产,有“活化石”之称。其树叶呈折扇状,入秋绿叶变为金黄。树干挺拔,生长茂盛。大觉寺内现有一级古银杏共四株,分布在中路殿堂及北路跨院之内,可谓各具特色。

  无量寿佛殿前的两棵银杏树,一棵雌树,另一棵是雄树。雄树树龄已逾千年,号称“银杏树王”,此树高达30多米,远远超出大殿的顶部,浓荫遮盖了大半个院子,树干之粗要六七个成人手牵手方能围拢。清代乾隆皇帝曾惊叹于这棵树的粗壮,赋诗曰“古柯不计数人围”,又感慨于此树千年的历史,称其“世外沧桑阅如幻”。寺内北跨院生长着一棵树形奇特的古银杏,此树高约20余米,树龄已逾500年,奇特的是在这棵古银杏的主干四周,有九棵粗细不等的小银杏树,就像九个孩子围绕在母亲身旁,称“九子抱母”。这九棵小树枝叶茂盛,远观像一片小树林,也形成“独木成林”的奇景。

  寺内靠近山门处的北侧跨院内还有一棵更令人称绝的古银杏,因游人足迹不至,至今还未被更多人欣赏到。银杏树有雌雄之分,而这棵古银杏却雌雄共生一体,其根部树干盘绕相缠,很难分清原为两棵古银杏树,更不用说辨别雌雄了。每当秋季,只见雄树部分没有果实,而雌树部分却硕果纷繁。因此,游人干脆把这棵古银杏命名为龙凤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