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2013-06-27 13:59:51)

《一吨有多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一吨有多重》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一吨有多重。

2.掌握“一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设计〗
(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谜语引入。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这是一种什么动物呢?对是大象,同学们都很聪明,你们猜一猜,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从而自然引出质量单位。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
(
)初步感知,形成建构

  利用多媒体出示书上画面。
  1.出示图片,请同学读一下数学信息。
  2.请同学列算式独立算一算,然后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3头水牛约重 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小组汇报。你发现什么?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 t1000 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多媒体出示) 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3.独立完成书上的练一练,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填一填。
     4千克=( )       3吨=( )千克
     5000=( )千克    ( )t2000 kg
     18 t( )kg         ( )kg6 t     

()回归生活,拓展应用

1.数学故事。
  同学们知道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请同学来说一说,然后老师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利用多媒体)
  (1)请同学们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
  (2)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看看这头象有多重。

2.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质量单位吨的内容,请同学们调查生活中的影子,多少个什么东西合起来大约是一吨。

3.集体反馈,反思总结

   先让同学说一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如果有必要教师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加以补充。

【 教学反思】

  一、联系生活实际,探究数学知识
  在教学 这个单位时,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接触,远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怎样将这个抽象的事物,以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因此,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常见的,能感受到的事物中选取事物。例如:3头水牛、10桶油、20袋面粉、40,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内能提供的条件来感知体验一吨。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学生就会真正体会数学原理的奥秘就是对生活的感悟。生活有趣,数学更有趣。

    二、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其重要的学习方式
根据课改精神,现在比较提倡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与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提一提、算一算、理一理等方式逐步感受1吨的重量。同时,在各环节中,我重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总之,数学练习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体验感受,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达到数学练习生活化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