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 2011—2012下学期期中考试四年级数学(青岛版)试卷分析

(2012-05-28 21:16:11)
标签:

青岛版小学数学

期中测卷分析

四年级数学

分类: 小学数学教学那些事儿

 

**************小学 2011—2012下学期期中考试四年级数学(青岛版)试卷分析

                  【原创于 0一二年四 月十六日】

一、         成绩统计

年级

考试人数

A

B

C

D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人数

百分率

 

221

33

14.93%

39

17.65%

90

40.72%

59

26.7%

二、卷面分析

1)试卷质量分析:整套试题,突出了检测内容的基础性,考察了比较基础的知识点,难易适度。有些题目还有趣味性(可惜与本学期联系不大),可以充分让学生积极思考。并且本套试题有些内容未作考察比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小数的读与写法(小数不变性质),并且对于下列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的题型未作考察:35×10148×25178-(29+78)、25×99(此题型在判断题中有一个)。试卷中有不少题是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很少有机械套用公式化的题目,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对所学的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能力。总起来说试题质量可以,能很好的反映学生半学期以来所学数学知识掌握情况。

2)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1.第一大题出现小题号与主题数字连读,造成失分。比如:9.2.27千米=    )米。当然这也与试题卷面排版有关。学生在第124567小题的得分率都在70%以上,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和小数的读写部分知识掌握的较好。而学生在其它小题中失分率很高,其中的第12题的失分率达到70%以上,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有一定的困难。

2.第二大题本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

 

A

3.第三大题中的(3)对于根据图形求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度数问题,学生出错率很高。这反映了对于此类题目教学中重视不够,或者教学中重视了,但是没有通过训练让学生们掌握熟练。题目原型:求出图中∠A度数

 

A

70º

100°

112°

 

 

 


 

(此小题难度不大,常规题)              (此小题难度较大,多数学生做错)

 

50°

5CM

5CM

 


 

                                             

 

A

(此小题有些学生动用了量角器,对于等腰三角形的识别及其特点掌握不好,本题为常规题)

第三大题中的(2)对于画一个三角形,再画出它的三条高.要求难度较大,学生出错率高

第三大题中的(1本小题学生整体完成的较好。

4.第四大题求式子的值,学生对于此类题目见的少,从未单独进行训练,失分很多。(本大题15分,考察知识点单一)本题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般,其中失分最多的第一栏,失分率近70%,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对于平方的理解情况。

5.第五大题是常规题目,但是有一个小题把学生搞晕:125+137×40.(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得分率10%左右。其它小题得分率很高。

6.第七大题中的(3)难度较大失分率高,本题突出生活化,强调灵活性

7。智慧园。考察出发点很好,但是与本学期知识无关,仅仅为了突出考察学生的思维水平而已,感觉意义不大。

3)学生答卷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础知识不扎实。从不少学生在运用运算律计算题失分情况来看,学生利用运算律能力较差,一些看似很简单的计算却频频失分。应该掌握的一些基础知识,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掌握。

二是学习方式有问题。试卷中有不少是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问题。比如:第七大题(3)。然而,由于多数学生平时习惯于模式化的学习,缺乏应有的思维训练,面对出现的综合性的问题时,解决问题时的思路自然也就比较狭窄了。

三是思维能力较弱。数学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而从部分试卷情况来看,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待于提高。

三、改进措施

1.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感悟理解、去掌握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加强课堂纪律控制,严格进行当堂达标检测,不留教学知识点盲区,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2.重视抓好单元过关检测,以便发现后进生学习状况,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全部机能,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自发的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通过学生自己操作、思考把死的书本知识变为学生自己的能力。

3.从现在开始继续加强年级学科组教师交流,增强合作意识,通过单元过关检测,继续进行班级间横向比较,缩小差距。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把数学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与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要让学生从现在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通过本次测试反映出大部分学生对本册部分所学知识掌握较好,能准确地运用运算律计算、画图等。不过本次测试也暴露出为数不少的学生平常学得不踏实、知识迁移能力较差,同时还暴露出学生读题的习惯和能力都有待加强。这就要求我们四年级学科组教师在下半学期的教学中,将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争取期末统考学

 

生取得更加优异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初夏第一场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