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廉家大院,历史长河中的精神高度

(2018-10-28 15:49:13)
分类: 玫乡风光.散文

廉家大院,历史长河中的精神高度

展恩华

    如若是江南,在某一个村寨,看到一座气象巍峨、意蕴深邃的古宅老院,那是很容易的事。但若是放在北方、特别是放在北方的齐鲁大地,要见到这样一处宅院就有些难乎其难了。

    幸运的是,在平阴的大地上,竟有一处古代建筑群,在经历过多少风雨和兵燹的洗礼之后,依然傲然地挺立在时光的长河里。

    这,就是平阴县孔村镇前转湾村的廉氏故居。

    该建筑群坐北向南,是一个三进院落。沿中轴线,主体建筑有大门、前厅、中厅、主楼,两侧东西配以厢房和厢楼。整座建筑东西宽200米,南北长200余米,结构方方正正,极像一个字。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不正是中国人骨子深处家国情怀的体现吗?

    从正门进入院内,首先看到的是抱厦前厅。巨石为基,青砖为墙,重梁起架,灰瓦覆顶,色调凝重素朴、气氛庄严肃穆,透着一种凛凛然而不可侵犯的威严。雕砖荷花屋脊上,饰有螭首凤尾、飞禽走兽。大厅四角檐下,分别饰有四季花卉,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图案。这些雕饰,又是那样地鲜活而灵动,和建筑主体彰显的情调既对立又和谐,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极像一位让人敬畏的父亲,脸上挂着和蔼可亲的微笑。

    中国建筑上的砖雕石刻,最能体现中国人固有理想追求。一花一叶、一禽一兽之间,无不含蓄委婉地表达着先人们内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牡丹是中国人的最爱,意为花开富贵,所以牡丹便成为达官贵人和普通百姓最喜欢的传统花样。牡丹之下,常常伴有游鱼,意寓年年有余。在坚硬厚重的砖石上,那柔美的牡丹花叶被表现得栩栩如生、舒展自如,有一种临风而动的轻盈。加上那些摇头摆尾的鱼,欢然畅游在花叶丛中,使本来有些生硬的砖墙立时生发出勃勃的生机。

    穿过中厅,进入后院,眼前是品字形的三座砖砌楼房。后厅主楼本是院内最高大、最堂皇的建筑,早已荡然无存。1938629日,侵华日军来到平阴,看中了廉家大院,想把主楼作指挥部。廉家人闻知,连夜将主楼拆掉,迫使日本人放弃了原有的打算。据说,房主人扑在满地堆积的砖瓦碎石上,大哭一场,哭得两眼流出了鲜血——那是数代先人留下的基业啊!然而,国将不国,胡以安家!外敌当前,他别无选择。

    主楼右侧,有一座二层楼房。门楣条石上饰有五只蝙蝠和寿字花纹,意为五福同寿。线条柔韧,简洁自然,楚楚动人。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主楼上曾有的那些更加丰富、更加精美的雕饰。有代表着子孙繁盛的串串葡萄,有代表着马上封侯的骑马小猴,有传统的二十四孝,也有中国历代激人上进的人物故事。自然,门脸和堂壁上,也少不了耕读传家、精忠报国的楹联门对、书法国画。可惜,这些含蕴着中国传承文化精髓的艺术宝物都早已消弥殆尽,让今天的人们无缘相见了。

    主楼后是一个花园,约占整个宅院面积的一半。园内花木繁多,亭台廊榭,井然有致。据说,园内曾有一株建宅时植下的核桃树,树高15米,基围4.5米,一年能产l万余个核桃。秋日,核桃熟了,一人打,众人拣,其场景定然热闹非凡。

     园子虽然不大,但也曲径通幽、花香袭人,绿树成荫。足不出院,便闻花香鸟语,便见月圆月缺。这种情调,也许正吻合着主人潜藏于心的那份闲情逸致。

    说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这宅院的主人是谁?

    它的创建者叫廉一桂。他的先祖正是大名鼎鼎的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廉颇

   

    廉氏家族,是历史上的望族。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家喻户晓。为了国家的利益,个人的恩怨置于脑后,廉蔺二人的高风亮节,让一代代的国人为之感动。精忠报国是廉氏族人的“遗传基因”,廉氏族人代有为国捐躯者。明朝时,廉一桂的先祖廉正从山西洪洞迁居平阴。二世祖廉晟明,育有五子,四子为国捐躯。廉家有功于国,明朝政府赏赐廉家两千多公顷,从此廉家开始兴盛,几百年间出了许多达官贵人。到清朝末期,廉氏家族县级以上的文武官员就有八十四个。

    《平阴县志》载:咸丰三年,捻逆北窜,扰及山东。一桂出家赀五千余缗为乡里倡,置器械,教乡勇演战守之术,一方恃以无恐。四年,贝子德公驻高唐,助军饷二千余缗,蒙奖蓝翎守备。十年冬,忠亲王僧格林沁驻兵济宁,一桂乃载食物数十车,亲冒冰雪送至军门。因追随晚清名将僧格林沁参加剿灭太平天国的战斗,因战功卓著,授怀远将军。

    对于“起义”与“平乱”,孰是孰非,这里不加评判。这里要说的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不管是高贵与贫贱,关键时候能挺身而出,那才是一个男儿应有的担当。日寇侵华,廉氏拆楼拒敌,彰显的同样是一种民族大义。

    站在廉氏故居的高处,四下眺望,周围全是低矮的平屋。我想,平阴不是烟花里的扬州,也不是柳浪里的苏杭。廉氏的先人何以选择在此安家?是官府的强行安置,还是廉氏先人看中了平阴土地的丰富人文?文献中没有记载。但,廉氏安家于平阴,这是平阴的幸事,也是平阴的荣耀。

    廉氏故居,恢宏而精致的建筑,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风姿,以一种傲然的姿态高耸于众屋之上,彰显的不仅是恢弘气派,更是一种精神的高度。这种高度,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历久弥新的光芒,让世世代代的人为之景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