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保守护者——翟建平
(2017-09-21 13:30:40)分类: 评论 |
传统村落保守护者——翟建平
平阴县政协委员翟建平就职于平阴县博物馆,他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书法家,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自2005年起,他积极投入传统村落的研究与保护 ,十几年如一日,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在近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组织的第八届“薪水相传---寻找传统村落保护者”活动中入围中评。
通过十几年的积累翟建平建起了自己的传统村落资料库,图片50000多张,涉及村落近百个。在这些资料中有许多已经消失了,这些图片就成了珍贵的文史资料。
由他发现整理的南崖村已被评为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山东省乡村记忆试点单位。白云峪村评定为济南市文物保护单位。廉氏故居、兴隆镇民居等五个村落入选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第一批名录。
2015年5月,翟建平将自己2003年以来长达十多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自费10万元举办了《我的乡村,我的记忆》大型图片展览。自2015年5月1日开始到8月31号,在为期4个月的时间里,在平阴县玫瑰园、南崖村、县城广场,县学文庙进行了4站参观人次近10万人,留言400多条,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015年7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我的乡村,我的记忆》出版发行。全书分上中下三册,20万字,图片1200余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给予题词,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张炜作序。被列为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第一套推荐图书。
2015年翟建平由于传统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的突出成绩被评为山东省“文艺之星”。国家级课题组“山东省乡土建筑研究基地”聘他为专家组成员,他自己承担了山东省文物局重点课题《半岛地区传统村落类型及保存现状的研究》。同时参与了《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实施导则》的编订工作。他的做法也在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培训班上向全省推广。山东电子音像出版社也将推出他的新作《永不褪色的乡村》。
翟建平用十几年的心血,在没有任何资金支持,没有任何任务和压力的情况下,主动工作,从文化的角度,多元探索,多方游说。既现实的保存了多个当地的传统村落,又以自己的宣传讲解让更多的人理解、了解传统村落的价值和保护传统村落这项工作的意义。用他自己的话就是“我是传统村落的代言人,我要替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这些不能言者而代言”。只有有了这些村落的代言人才能架起传统村落保护与现代城市化进程之间的桥梁,才能在发展中做到根本性的保护。
翟建平数十年如一日,不为名,不为利,把代言传统村落这项寂寞的工作,当作一项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责任,孜孜不倦,无私奉献,用生命中最黄金的时光投入到了传统村落保护之中,这种精神弥足珍贵,值得我们为之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