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有几条消息:
1、11日下午,一则非官方的消息引发了红日的不少抛盘。安徽济人药业对媒体宣称正式生产销售中药配方颗粒,并已在申报国家试点资质;而媒体则做进一步的解读:“安徽省放开中药颗粒试点企业资质”。选一家企业作为省内试点,是特许还是完全放开,这可是两个概念。
(12日补充:12日又有一则媒体信息,导致红日股价一度跌幅-5%,“吉林敖东亦向媒体透露,旗下力源药业也已于2011年8月获得吉林省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资质,并将在合适时机申请国家试点生产企业资质。
”换个角度看,力源药业是吉林的省内试点企业,一年多来,大概没再批准第二家。)
http://s13/mw690/9f34ece9gd0925271901c&690
http://s14/mw690/9f34ece9gd0a934eeb58d&690
2、前不久,广东公布了102个中药配方颗粒的省级标准。国家标准迟迟不出,地方上已经等不及了。可以想象的是,广东出台这个标准,一定和广东两家试点企业的推动有关系。试点企业,现在最想做的就是跑马圈地。
http://s14/mw690/9f34ece9gd0925596b0dd&690
几条信息显示中药配方行业在躁动了。在中药配方颗粒试点10年没出台国家标准的情形下,面对近几年行业的飞速发展,一些地方、相关企业已经急不可耐地想分一杯羹了。
但在行业标准出台之前,取得资质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两家企业可以在各自省内试点,多半是个案。以济人药业为例,这几年确实是花了不少功夫在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上,在其400味中药工艺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急切地想切入市场,心情可以理解。对媒体披露信息也没准仅仅是企业自己造势,看后续进展吧。
http://s2/mw690/9f34ece9gd092bb6f1a71&690
济人药业想取得试点企业资格,安徽省也必然是支持省内企业的。但上升到国家层面而言,6家企业试点10年,每家企业当然都想把自己的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目前已进入到协调制定行业标准的环节。据了解,常规500种左右的中药配方颗粒中的半数,都已有草案标准待批。在这种情况下,多一家试点企业的意义何在?
济人药业或许也想取得一些发言权,只是确实太晚了吧。
一些投资者有些心慌,觉得康仁堂的壁垒如媒体所说的那样“坍塌”了,棋手觉得从操作的角度,利用消息进行技术性的操作,无可厚非。但若是说济人药业对其它试点企业构成多大威胁了,说的重一点,有点杞人忧天了。
从消极的角度解读:竞争者多了。垄断当然好,但不能在竞争中取胜的企业,不是值得投资的好企业。何况,两家连资质都还没有获得的企业,能对目前的几家要品牌有品牌、要产能有产能的龙头企业有多大影响呢?
从积极的角度解读:中药配方颗粒获得了更多的官方认可,这两年有更多的省份将中药配方颗粒加入了医保范围,也是侧面证明。目前,包括北京在内,对可以销售中药配方颗粒的医院是有限制的,面其实是比较窄的。后续,逐渐放开应是大势所趋。
在2011年中药配方颗粒销售收入将近30亿,而中药饮片销售收入853亿元且还在增长的背景下,中药配方颗粒即便增长10倍达到300亿的规模,也不过是替代了中药饮片30%的市场。
现在的行业躁动,不过是预热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