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宝,因为其优秀的中药注射剂--痰热清,被很多人关注,个人关注了一段时间,也买了很少的关注盘(个人习惯)。谈一点个人目前的简要看法答复网友的询问:
1. 其实对凯宝没有太多可争议的。
归真堂,可以不让它上市,指责它活熊取胆的残忍,但禁止“活熊取胆”这个政策不是那么容易出的,不少药都用到熊胆;凯宝也是如此,可以指责凯宝赚的钱不仁义,建立在熊的痛苦之上。但是,不让凯宝生产这个药,可能性也很小。
不过,想当年国际社会上对中国虎骨入药、入酒都是强烈抨击的。如果将来国家出于对舆论的考虑、动物保护等等之类的原因,虽不会完全禁止“活熊取胆”,但是把总量控制在某个级别,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2. 凯宝的股价走势不是很强势,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业绩和高增长的持续性问题。
1)募投项目已经竣工了,年产量已达4500万只,营销做的不错,产销两旺,不错的局面。最新公告将1.8亿超募资金投入中药三期项目,建设期12个月,增加痰热清5000万只的产能,谨慎一点,还是把时间算到后年比较可靠。但遗憾的是,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竟然对熊胆粉的供应只字未提,凯宝本来就是熊胆粉的最大买家,2011年全国熊胆粉产量不到30吨,凯宝买走13.4吨。痰热清产能一下子翻一倍,如果上游养熊企业没有同步扩大规模,熊胆粉的供应如何保证?熊胆粉的价格岂不是要暴涨?既然是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个问题怎么能回避呢?至少要提出对策才是合理的。凯宝一度想自己买养殖场养熊,后来也不了了之了。
2)凯宝跟中恒一样,都幸运的拥有一个重磅中药注射剂,但也同样的都仅有这一个大产品。凯宝在搞痰热清的5ml及胶囊品种,但搞来搞去不还是这一个药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凯宝刚刚发布公告,花了850万买了“疏风止痛胶囊”,现在的市道下,如果是一个有较大潜力的好品种,恐怕850万是远远不够的。中恒也刚跟北大、川大建立了合作关系,目的其实也是挖掘新品种。但到目前为止,都还没出什么特别大的成果。
3)归真堂又要重启IPO了,对凯宝的影响难说,养熊规模扩大可以加大供给,但归真堂也想要收编众多的小养熊场,上游企业话语权扩大的话,对凯宝也不是好事。
红日经历了两年半的积累,用超募资金购买了康仁堂,扩大了其产能,30多个新品种在推进中,跟上市时相比,营收扩大4倍,这才有了2012年的辉煌。跟红日相比,凯宝、中恒要做的积累还差很多。
我个人的关注盘已经卖出,短期不再考虑,再等待观察一年半载再说。
http://s8/middle/9f34ece9gc79aa48d0697&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