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心静梦舒
心静梦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1
  • 关注人气:1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把握平仄规律   提升联对水平 (三)

(2014-02-13 07:51:45)
标签:

转载

分类: 对联

桃源县楹联家协会

楹联知识辅导材料

 

把握平仄规律   提升联对水平

 

(三)

 

                       

                                              钟胜天

 

六、查询平仄有哪些基本的程序和工具?

 

1、程序:断句——寻找节奏点——查询平仄

一般来说,凡三、四言句的节奏点都比较容易确定,但五、六、七言句或更多字句子之节奏点的确定要稍难一点。在此,介绍一种简单的办法:可以先按大节奏断句,再确定其节奏点。

五、七言句平仄的安排,除律句形式以外,可将句子按大的节奏分成两部分,该部分是三字就按三言句的平仄格式,是四字一般就按四言句的平仄格式,是六字一般就按六言句的平仄格式。

如清杨兰坡题广东海珠寺倒坐观音像联:

  

  问|大士缘何倒坐

  恨|凡夫不肯回头

  

  此联有一字领“问”、“恨”。按大的节奏分,句子是“一六”式,领字后有六个字,就按六言句的平仄格式,所以“大士绕何倒坐”是“仄仄平平仄仄”,“凡夫不肯回头”是“平平仄仄平平”。

 

  又如黄鹤楼联:

  

  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茂草

  但见|白云飞去,更|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此联每句都可分为两部分,后一部分都是四字,所以都按四言句平仄格式安排,或是“平平仄仄”,或是“仄仄平平”(一、三字平仄可以不论)

  

有的长句,超过七字,多至八九字,也是按大的节奏,划分成两三部分,分别按二、三、四、五、六、七言句的平仄格式办理。

 

如重庆嘉陵江茶馆联:

  

  楼外是|五百里嘉陵,非道子|一枝笔|画不出

  胸中有|几千年历史,凭卢仝|七碗茶|引起来

  

“五百里嘉陵”对“几千年历史”,用五言律句“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其余用三言句的平仄格式。

2、工具:

一是新华字典、平水韵表、仄声字表

 

二是平仄杆

我们若要掌握马蹄韵平仄规则,就必须学会运用下面这个工具,我们不妨将这一工具就叫做“平仄杆”。

第一种: ……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上联)
     ……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下联)

 

第二种: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上联)

                 ……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下联)

 

有了这一工具,且如果能运用自如,则一联中不管有多少个分句,也不管句中有多少个文字,只要从上列任意一个“平仄杆”中的最后,依次向前取一截,即可符合马蹄韵规则。

 

三是上网查询

如今,中华国粹网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工具,这就是网上“平仄查询”,其查询网址是:http://www.zhgc.com/pz/pz.asp

 

程门马帐,解惑释疑,观今日文昌,誉传湘资沅澧;

福地仙源,腾蛟起凤,看明朝学子,笑傲南北西东。

 

这是本人为文昌中学题写的一副对联,其平仄是否符合联律,我们不妨利用网上的平仄查询工具来对照检查一下:

 

     
古: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通平仄平平 通通平平平仄
今: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通平仄平平 仄通平平平仄
      西  
古:仄平平 平平仄仄 通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
今:仄平平 平平仄仄 通平平平仄 仄仄平仄平平

 

通过查询,我们发现:

1)“福”字古声为仄,今声为平;

2)有好几处出现了“通”字,一般来说,其意思是与之相对应的字可能是平声字,也可能是仄声字。但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究竟是平声还是仄声,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决不能各取所需。所谓具体情况,是因为这其中,有的是一字多声,有的是一字多义,有的是一字多音,这就必须按联语环境来决定其平仄。就以上面这副对联中的“观”字为例,如果是观看的“观”,则为平声,如果是道观的“观”,则为仄声。再以联中的“传”字为例,如果是相传、传送、传达的“传”则为平声,如果是树碑立传的 “传”则为仄声。

3)这一工具还可以直接查看每个字的中华新韵。比如,联中的“看”字,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我们就会发现这个字是个多声字,观看的看读仄声(kàn),意为守护、监视的看门、看守的“看”,读平声(kān)。

通过上述查询,我们将其平仄状况可以确定如下:

 

     (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通平仄平平  通通平平平仄
    
   西  (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通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 平平仄平平  仄平平平平仄

   西  

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仄平平
  

四是熟记七种常用对联句式的平仄格式

 

四言格: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五言格:仄平平仄仄; 或 仄仄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六言格: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

 

七言格: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四四格: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四六格: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四七格: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关于对联平仄的调配

 

1、换字法。汉语词汇中有不少同义词,如“似”与“如”,“岁”与“年”,“内”与“中”,“赤”与“红”,“作”与“为”,每组字前者是仄声,后者是平声,一般可以相互替换。比如:“财似晓日腾云起;利如春潮带雨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第二、四字同声,不合律句格式,将上下联中的“似”和“如”互换,财如晓日腾云起;利似春潮带雨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样一改就合律了。

 

再如,今年初,我曾给皮祖德先生题写了一副新春乔迁嵌名联:

祖佑华堂,紫燕贺新禧;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德泽雅室,黄莺迎早春。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今声)

 

后来经认真查看,才发现此联上下联中的后五字犯忌孤平孤仄,于是才赶忙换字调整为:

祖佑华堂,紫燕新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德泽雅室,黄莺早春。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今声)

 

   2、换位法。汉语许多成语,特别是联合结构,声调往往是成双交替,“平平仄仄”,如“千山万水”、“金戈铁马”、“日新月异”、“龙骧虎步”、“珠围翠绕”;“仄仄平平”,如“万紫千红”、“心旷神怡”、“源远流长”、“地老天荒”、“理屈词穷”等。上二字和下二字常常可以颠倒,互换位置,原先不合律句平仄的,位置一换即可。非成语有时也是这样。如大地雪融春风近”(仄仄仄平平平仄)不合律句格式;将“大地雪融”换位变成雪融大地春风近” (仄平仄仄平平仄) 后,就合律了

  

   3、全面调整法。其实在撰联中调平仄,一般都不会只是“换字”或“换位”这样简单,有时往往需要对全句或全联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例如:

  

  

   

 

,燃诵经,禄声传

 平仄平 仄平平

  

 仄平仄 平平平

 

这是某联友为刘氏祠堂题写的一副对联。上述查询结果表明,联中有多处平仄失对,更为严重的是联脚仄起仄收,这可触犯了联律大忌。为力求合律,本人对其调整如下:

 

武略文韬,兴汉斩蛇,丰功伟绩传千古

尚书崇礼,积德行善,刘氏家风越万年

 

武略文韬,兴汉斩蛇,丰功伟绩传千古 

今声 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尚书崇礼,积德行善,刘氏家风越万年 

今声 仄平平仄    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仄仄平

 

调整此联,一是采用了换字法(将“万代”换成“万年”),二是采用了换位法(将“文韬武略”换成了“武略文韬”),三是将原联的上下联互换,且将部分内容稍加调整。

 调整后的此联虽然已经合律了,但却没有保留其鹤顶格嵌名“尚文”的特色,因而联友并不如意。于是,我又另起炉灶,重新题写了两副嵌名联:

 

但闻禄阁      仄平 平平仄仄

须念      平仄 仄仄平平

禄阁,芳流百世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业耀千秋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前面已经讲到,对联的平仄格律包含三项内容:一是联脚,上仄下平;二是句脚,平仄适当排列,上下联平仄相对;三是句中,平仄按一定格式适当交替,上下联平仄相对。

严守,就是对于上述这三项内容全部遵守,包括避忌“孤平”、 “三仄尾” 、“三平尾”等。宽遵,就是对于上述这三项内容宽松地遵守,即严格遵守第一项,尽可能遵守第二项,并非完全遵守第三项。写作对联,对于平仄格律,可以严守,也可以宽遵。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视对联的内容、用途、对联撰写者的情况、对联的社会效果而定。形式与内容相比较,内容总是第一位的。我们既不能低估音律的作用,也不能高估音律的作用。创作对联重要的是大体对偶,联意要完整、精深,语言要顺畅、贴切,不因律害辞,因词害意。

鉴于此,中国楹联学会秘书长刘太品先生在《联律通则》高级研讨班作辅导报告时,曾提出了一下落实《联律通则》“十严十宽”的方案,我觉得这一方案颇有道理。特照抄如下,以利大家借鉴。

 

诗词句式从严,古文句式从宽;

短联声调从严,长联声调从宽;

句脚平仄从严,句中平仄从宽;

初学习作从严,登堂入室从宽;

今人创作从严,前人作品从宽;

理论分析从严,作品鉴赏从宽;

征联应对从严,自抒胸臆从宽;

表达主题从严,游戏文字从宽;

正规刻挂从严,友朋应酬从宽;

自己作品从严,他人作品从宽。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