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萨卡韩阳,YEO底板试打评测对比

(2014-03-26 17:37:03)
标签:

亚萨卡韩阳yeo底板试

体育

分类: 乒乓器材试打评测报告

这是我第1次写试打测评,其实我一直不想写这种东东,因为看过达人的写的测评,那个文笔,基本上华丽到掩盖了对球板本身的性能介绍,但最近大家对直板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进步——就是不盲目追求明星效应,开始想尝试一些冷门板,我也在此其中,大家最近谈论比较多的几块直板应该是韩阳、纳米OC、纳米AC、直板BOLL、BOLL ZLC等等。其实YE、YEO、马碳、马软、OC等很多明星直板,绝对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但由于我们业余爱好者的动作基础和发力机制等因素,导致很多板的威力并没有体现出来,成了我们手中的鸡肋,也没有能弥补自身的缺点。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可以尝试一些所谓冷门的板,可能会更加适合我们!希望今天写的测评能帮到和我一样处于技术、器材选用瓶颈的朋友们,写的不好,欢迎排砖!要是感觉写得还可以,希望版主们可以给个精华鼓励鼓励!!另外:可能写的有些内容大家看起来会觉得总好像在哪听过,希望不要介意! 我之前用过YE、YEO、日版YEO、YSC、马碳、纳米AC,其中YEO和马碳由于个人比较喜欢,所以用的时间很久!!

 

 

本人小学时正规练过球,击球动作尚算标准,力量属于业余中等,直板弧快,不敢说自己是业余几级,上高中打的多,是校队主力,大学四年和毕业后3年没有打过一次球,后来又开始打球,从第2次拿拍到现在,2年时间!心理素质比较差,越是压力大的时候手越硬,但身边的球友说如果抛开输赢,我打球的动作很协调,得分时用的套路很好看!! 首先说说YE,很多人都说YE比较软,其实我回过头来看,YE真的很软吗?我个人觉得安格利的面才应该比淋巴面才要硬点,但总体说来还是比较软的!但不打无机、依然有灌胶习惯的朋友,我想YE依然是杀人利器! YEO是我使用时间最长的板,配置也是换了N种,但现在看来,YEO配天三或狂3会比较适合,YEO最大杀伤手段使用的前提是步法一定要调整到位,拉冲时发力要十分集中,要能感受到透过面才大芯的形变,这时,球的弧线、旋转、速度会结合到最佳,你看看马琳的爆冲,基本上都是整个身体都甩出去了(左手都甩到腰部的右侧了)!但我们的步伐根本达不到,很多时候手臂不能完全打开(我现在正在专门练侧身,而且尽量要侧到大臂和小臂完全打开呈直线甩出去击球,感觉很爆),但更多时候我们无法将身体调整倒最佳击球状态被迫击球时会无法打透面材,球板整体形变不足,导致出球弧线不够好,不是下网就是出界。 马碳,我个人认为是YASAKA直板系列中特点最鲜明的,近台各项性能几乎堪称完美,快带、爆冲、挑打、推挡、弹击,包括台内的摆短搓长,记得刚用马碳的时间里,几乎可以应下身边所有人(基本都是横板两面反胶),基本从短球打起,摆一板,对方回摆稍微高点的就挑打、再高点的就爆冲,4、5板就解决战斗。但后来大家好像都找到了对付我的办法,最多出现的场景是我站反手位发球,人家都不控短,基本上就捅我正手底线长球(有下旋、有上旋),我大步扑正手(还要同时后撤半步或一步),把球拉起来,弧线偏高,速度慢,对手差一点的就贴一板,强的就直接用反手把球撕回我的反手位,我体能好的时候就赶回去用横打,赶不回去就只能在低点用反面削一板,接下来的不是相持就是对方一板爆冲,而且我的连续拉能力又有限,很有限)。相持过程中可以明显感觉马碳的缺点,就是底劲差、脱板快,射程不够,真恨自己的爆发力可以很好,好到一板拉死对方。

 

另外,一般说力量小的用马碳,其实我觉得力量小的还真不能用马碳,碳板要是想把球从中台拉出力量、旋转,也需要力量把板子打到整体性变体现球板的底劲,而说马碳适合力量小的,其实是针对近台来说的。说到这里,其实还是个人技术能力的缺陷。如果用YEO,如果自己的连续拉冲或者对拉能力比较好,业余的基本在对拉过程中只要你保证多几板上台,对方基本也就输了;如果用马碳,要是自己的球感比较好,落点变化快、刁钻,对方也就挂了!但我都不具备!所以用YEO,我基本上是输的很慢,就是打一身汗也钉不死对方,因为我的发力(主要是发力机制和步伐调整)无法将此板的威力发挥出来;用马碳,说白了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最近换了块纳米AC,用了几次,放弃了,原因就一个——太肉了!!!!!!基本没怎么打,也就不说了!YSC我也没什么感觉!就不说了! 经过对YASAKA马系的直板使用,我有以下一点认识:无论是软板还是硬板,或者是碳板,其实都需要自身发力好,越好越能把球板的优点发挥出来!最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觉得自己是否在盲目追求明星效应,很多人都说:马琳能用的我们不见得能用好!!所以最近收了一个块直板韩阳,还是跑了广州很多实体店才买到,大部分实体店都没有货了,都说要从代理那里拿,我问为什么不多进点,老板说此板其实是好板,但由于在中国销量不好,所以不敢多进。我进的韩阳重83.5克,厚度5.6,比我的日版YEO要薄,用敲头法听声音,声音比YEO和马碳的都要闷,尾音都要长,比YE要脆点。我的配置是:正手40度普狂(轻度灌胶,刷3遍) 反手铂金JO(不灌)找到经常打球的球友(公司同事)打球,其中陪练对象是横板两面反胶,弧圈,特点是稳中有凶,基本功扎实,其师傅是业余高手,和省队教练打都不吃亏!现在正式谈一下对韩阳的感受:正手攻球(击打):手感清晰,有一定的振颤感,但不是很强,但我喜欢这种手感,出球脆爽,不拖泥带水,

但和日版的YEO攻球时的脆爽是两个感觉,YEO的脆显得更扎实,韩阳的脆显得脆弹,对我来说正手攻球绝对速度其实韩阳、马碳、YEO都不相上下,因为练球时正手攻球(对攻),双方都不会发特别大的力,多半大最高点或者是下降初期,尽量双方多上台,找到球感,所以正手攻球练球,这3块板击打速度我确实没法分出高低来。唯独感觉,小力量的击打,YEO的球显得稍微飘一点,可能是面材硬的原因吧另外:挑打的感觉也比较爽,我只能用“脆”来形容!我也找不出别的词了! 正手拉球:这是我对韩阳最满意的一点,拉开架势站位正手,站稳马步,我就开始一板接一板的拉,球友用正手贴回来,我觉得手感比马碳的柔和,能明显感觉球板的形变,有明显的吞吐感觉,但形变恢复的又不是很拖大,稍微类似狂飙皓的感觉,但又有所不同,稍微发力就能感受到板子夹层里有另外的东西,但比马碳的生硬要好多了,比YE又显得利索,其实我用YEO时,练正手拉球时有一半的球没有打透面才(打透面才时更多是侧身爆冲和中台对拉),我问球友的感受,他说比平时我拉过来的球显得重一些 侧身拉球:手感和正手拉球一样,我侧身位拉球时的技术习惯是打磨中的打成分比正手拉球时要多,从小养成的习惯,但感觉更好。 对拉:我和球友站位中台,发力对拉,可以对拉7、8板,而且是发全力,感觉很好,射程能满足我的需求,球落对方台面很深,二跳不是OC那种向下扎的感觉,而是很顶,二跳后的后劲在我用过的板里是上成的 小球:其实小球特别是摆短和加转搓是我的强项,反而接不转的短球我不是很好,所以我觉得韩阳小球方面能满足我的需求,基本不冒高,但摆不转的,基本都冒高,这板我打球感觉中,加转劈长手感最好!!

 

!劈的时候手上带点捅、推的动作!!球又低又长。通过小球的性能顺便介绍一下我的套路:(对手是另一个球友,以前战绩我胜少负多,比例3:7,他直板OC,单面拉,弧圈十分暴力,发球很好)用韩阳和他来了3盘5局三胜的。都我赢,爽!小套路:发他正手位短球,用韩阳我可以发出下旋、侧旋、侧上,以前用YEO、马碳发这个套路旋转还可以,但线路不好,不是弧线高就是长,但用韩阳发出的球几乎贴着他正手位的白线运行,对方只好跨步上来摆短,由于他跨步中接球重心不稳,回球质量都不高,如果我发的是不转的,对方回摆或者搓的有点高,我就直接侧身冲他的反手位,基本上对手都用左手接球!哈哈!!如果我发的是下旋的,他回搓的球也有旋转并且比较低和短,我没法直接上手,便直接捅他反手位底线长球,这个球要是想有威胁,必须要快、弧线低、落点靠底线,一般他匆忙回反手位搓,有时我劈过去的球旋转重的话因为匆忙他很多都直接下网,有的时候我劈的不转的时候他由于比较匆忙导致回球质量不高,这时我就有机会爆他一板!得分!呵呵!!

 

(这个套路我是我反复看马林打柳承敏的慢镜头偷学的,特别是看慢动作马林的步伐移动) 反面:(横打)其实我一直比较反对直板反面技术叫横打,以前可以这么叫,现在应该不能再叫横打了,因为几乎左右直板都有反面技术!我的配置是铂金JO,弹击本来就是强项,配什么板我觉得弹击都不错!我觉得韩阳这板继承了YASAKA的直板在横打拍柄设计以及拍型转换方面的优点。所以在宁拉、反撕以及拉下旋几个技术动作上表现的不错,但感觉也没有比YEO、马碳、YE有什么提高,都差不多。 推挡:我的推挡比较差,基本上被动的时候拱几板,但这板给我的感觉比较扎实,方向性也比较好,马碳推挡我的感觉是速度可以,但方向感不够好,自己没办法完全掌控线路,但韩阳的推挡我感觉比较稳,又不像YE那么肉 比赛:比赛过程中以往我用YEO、马碳时的苦恼问题,韩阳基本上都弥补了。 1、 动作、步伐无法到位时的击球、拉球,此板的效果要明显好于马琳系列的,弧线好,易上台,但球速、旋转还不错,有利于我下一板调整位置后的进攻,可能因为这板的硬度相对YE、马碳、YEO刚好,确切说硬度适中,在YE和马碳之间,和YEO不好比较,面才差距太大,绝对速度可能差不多,但手感差异很大,我也说不出什么感觉。击球借力表现都很好,稍微有点振颤感觉! 2、 出球的方向性很好,准确、同时没有拖泥带水的感觉,以前我发力处理高球,尤其是又高又顶的球,总是砸出界,同时球感觉很飘,以致到后来遇到这样的机会基本上碰一板,先上台,自己都心虚。而韩阳却给我提供的准确的方向感,球速也比纯木快很多 3、 反拉,我本人比较擅长反拉,尤善反拉对方的高吊和正手底线的对手拉冲,这板在这方面让我出手时心里更加有数,几个球友戏称我现在是专业反拉人员。这板的反拉基本上可以说比较稳定但又能为你提供速度,弧线偏像纯木板拉出来的,但一速又快过纯木。借着说反拉的机会再说我的另一个小套路:发下旋短球至对手反手位,对手上步回摆,我在球的上升期直接搓长(动作很突然),对手横板,被迫用反手挂高吊,我看准对方出球方向,直接反冲,直接得分!!!

 

 总结:几场比赛下来,基本上该输的人我依然会输,该赢的人依然能赢,但这只板确实给我提供了很好的手感以及信心,虽然比赛结果没有本质变化,但每局的内容已经让我平时总输的对手有了心理压力,比分已经无限接近了,而且基本上我是上风球,基本上都是我先上手,连续拉冲和变线,但由于接不转短球和和心理素质有待提高,以及反面技术、基本功有缺陷,所以会输给那几个人,但我知道,技术上我已经超越他们了,但我需要超越自己!总之,用了韩阳之后我甚至觉得小日本偏心,给自己人设计的球板这么全面好用,(YEO全面是对专业运动员而言的)给中国人设计的却是优缺点都很突出的,而且我觉得YASAKA抓住中国爱好者对马琳的追捧,把马碳和马软卖到580元,日版的YEO卖回中国就是480 ,而科技含量以及用料都和马碳一样(甚至更好的,我不觉得玻维的科技含量比碳层差)的却只用350元,也怪我们盲目追星,以往我自己感觉拿了YEO就能象马林那样打球,但用韩阳比赛,却被球友说很多球我的动作和球的线路真的很像马林,下次打球,我一定带自己的VC拍一下,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 另外,大家都在追求无比暴利的板,同时又要控制精准,但其实我觉得这样的“神板”是不存在的,其实真有,我也不会用,如果真有一块板,只要你把球回过去对方就挂了,每场球下来你连汗都不出就赢了,那很快你就要放弃乒乓球了!首先乒乓球本身就是运动,体现出人体动作之美、超越自己的体能、技能极限,突破自己的心理暗区,才是乒乓球的精髓,也是所有竞技运动项目的精髓!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求最好,要求最适合自己的!!

 

 以上是我对韩阳的认识,总之是迄今为止我觉得最好用的直板,也许随着我的力量、技术动作的完善,可能在某个时期又会觉得YEO好用,但无疑现在韩阳是最适合我的!!!希望能给直板的业余爱好者以建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