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而这对父母,除了平常好学之外,彼此还很和睦,从来没有红过脸,吵过架,互相尊重,互相礼让,整个家庭因此充满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与和睦的磁场,孩子天天在此熏陶下,不仅学习成绩很好,品德也像父母一样,和善而端正。 当我看完这则报道,便非常敬佩孩子的父母,他们用自己的立身处事,给予孩子最好的榜样,在无形中,就教化了孩子,使他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 反之,父母不能正确引导孩子,便会对孩子产生很不好的影响。有位朋友告诉我,一个孩子,他的父亲教他说:“如果有人打你,你就狠狠打他,不要怕,打出什么问题,有爸爸在,爸爸负责。” 于是,这个孩子在学校特别坏,老师都管不了他,怎么教都不肯听,因为父亲先入为主,就这样教他的。然而试想一下,从小让孩子养成好斗的习气,长养的不是孩子的宽容心、仁爱心,反是一颗暴戾、无所畏惧的心,想用武力征服身边的人,那孩子一生,会走向哪个方向? 在眼前看,好像孩子不吃亏,却看不到,对孩子一生而言,确是吃了大亏了。强暴的性格,会使孩子在人生中,更易与人结下怨仇;遇事不能忍耐,争强斗胜,遇到比自己更强暴的人,恐怕孩子那鲁莽的态度,会将自己推向绝路;不能克制自己的性情,急暴易怒,也会使他在人生中遇到更多的挫折与障碍;不能宽容,喜欢打斗,别人对他也会敬而远之,当遇到困境,便少有人愿意帮助他;而若真的将别人家的孩子打出问题来,父母真会心安吗?长大后,孩子无法自控自己的行为,一旦触犯了法律,难道不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吗? 有时我们以为是在爱孩子,实际却是在害孩子。在孩子生下来后,幼小时期,心中是没有是非标准的,他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因此,会自然地将父母的话当成行为准则,一旦误导孩子,便会给孩子一生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怎么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呢? “养不教,父之过。”抚养、教育孩子,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教他们正确为人处事的态度,才能让孩子一生立于不败之地。《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敬人的人,才会得到他人的关爱与敬重,同样,也会让孩子在遇到挫折与低谷时,得到他人的善意相助,这样对他的一生才真正有帮助。 因此,父母就像是孩子的领航人,是要带领孩子越过茫茫大海,到达光明幸福的彼岸的,但倘若连父母自己都认错方向,又如何将孩子引到幸福的对岸呢?故有言“教儿教女先教己”,能用正确的立身处事,给孩子最好的示范,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带领孩子走出一条光明幸福的大道来,这便也是“以身作则”啊!为人父母,又怎能忽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