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园画传导读(续十二)—————————————— 纪多泉 作于2009年8月
原文:
画泉各法:
石为山之骨,而泉又为石之骨。或曰:水性至柔,焉得称骨?余曰:排山穿石,力撼巨灵,莫刚于水,故焦赣称有“水生骨”之语。且细而流飞沫溅,巨而河润海涵。涓与滴,何莫非天地之血与髓?血所以坯胎骨者,髓又所以滋养骨者。骨无髓则为枯骨,骨而枯与土壤等,即不得谓之骨,是山之为骨,水实成之。故古人画泉,甚为审顾郑重,致有“五日一水”之语。今以泉法分图各见,而先之以子久全体俱露之泉,一条贯破青山陡峭处,又安得不谓之骨?
子久画泉法。
乱石叠泉法:
乱石叠泉,欲使其磈磈有声,须将泉力向石之虚处致、乱处积。
垂石隐泉法:
摩诘谓画泉,欲其断而不断。所谓断而不断者,必须笔断气不断,形断意不断,若神龙云隐,首尾相连。
云流泉断法:
画泉,古人多用云锁,然画云时不可露出笔墨痕迹,但以颜色轻轻渍出,方为妙手。
山口分泉法。
悬崖挂泉法。
画泉两叠法。
画泉三叠法。
画细泉法。画平泉法。
画大瀑布法。
画石梁垂瀑布法。
画江海波涛法:
山有奇峰,水亦有奇峰。石尤怒卷,巨浪排山,海月初溶,潮如白马,是时,满目皆多崇冈峻崿①。吴道玄画水,终夜有声,不惟画水,且善画风;曹仁希万流曲折,一丝不乱,不惟画风,而且能画不假于风之层波叠浪,画水之能事毕矣。
画溪涧涟漪法:
山有平远,水亦有平远。风恬浪静②,云去月来,烟光淼渺,目不可极。大而江海,小而溪沼,一时寒肃无声,水之本体见矣。
云乃天地之大文章,为山川被锦绣,疾若奔马,撞石有声,云之气势如是。大凡古人画云,秘法有二:
一以山水之千岩万壑相凑太忙处,乃以云闲之。苍翠插天,倏而白练横拖③,层层锁断,上岭云开,髻青再露④,如文家所谓忙里偷闲,反使阅者目迷五色。
一以山水之一丘一壑,着意太闲处,乃以云忙之。水尽山穷,层次斯起,陡如大海,幻作层峦,如文家所谓引诗请客,以增文势。余画山水诸法,而殿之以云者⑤,亦以古人谓云乃山川之总,亦以见虚无浩渺中,藏有无限山皴水法。故山曰“云山”,水曰“云水”。
细勾云法。
画云纯用色渍,望若堆起,实无墨痕者为上。若画青绿山水及工细皴法,欲其相称,当以淡墨勾出,淡青染之。又,唐人画云有二种:一为吹云法,乃将薄粉轻染绢上,势若层云,随风流动,轻清可人,最为雅调。一为勾粉法,于金碧山水中⑥,将粉照墨痕细勾。小李将军多用此法,气势雄壮,亦助辉煌。
大勾云法。
注释:
① 崿——山崖。
② 恬——安静。
③ 倏——极快地,忽然。
④ 髻——梳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
青——即青丝(头发)。
⑤ 殿——在最后。
⑥
金碧——指中国画颜料中的泥金、石青和石绿。凡用这三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叫做“金碧山水”,比“青绿山水”多泥金一色。泥金一般用于勾染山廓、石纹、坡脚、沙嘴、彩霞,以及宫室、楼阁等建筑物。
芥子园画传导读 ——————————————
纪多泉 作于2009年8月
原文:
人物屋宇谱
山水中点景人物诸式,不可太工,亦不可太无势,全要与山水有顾盼。人似看山,山亦似俯而看人。琴须听月,月亦似静而听琴,方使观者有恨不跃入其内,与画中人争坐位。不尔,则山自山、人自人,反不如倪幻霞空山无人之为妙矣。画山水中人物,须清如鹤、望如仙,不可带半点市井气,致为烟霞之玷①。今将行、立、坐、卧、观、听、侍从诸式,略举一二,并各标唐宋诗句于上,以见山水中之画人物,犹作文之点题,一幅之题全从人身上起。古人之画类有题咏,然所标之诗句,亦不可泥某式定写某句,不过偶一举之,以待学者触类旁通耳。
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
秋山负手行。
炉薰袖手不知寒。
明月荷锄归。
独立苍茫自咏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看山诗就旋题壁。 偶然值邻叟,谈笑无还期。
扶孤松而盘桓②。
倚仗听鸣泉。
携钱过野桥。 指点寒鸦上翠微。
藜杖全吾道。 闲看入竹路,自有向山心。
高云共片心。
卧观《山海经》。
展席俯长流。
云卧衣裳冷。
拂石待煎茶。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时还读我书。 二人对酌山花开。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弹琴。
奇文共欣赏。
棋声消永昼。 晴窗捡点白云篇。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我足③。 寂坐正吟诗。
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胜事日相对,主人尝独闲。 一卷冰雪文,避俗常自携。
担柴式
归鱼式
钓鱼式 春耕式
荡桨式 摇橹式
持篙式 撑篙式
濯足万里流。 江湖满地一渔翁。
湖光上绿蓑。 有蛟寒可罾。
诗思在坝桥驴子背上。
征马望春草,行人看暮云。
春郊见骆驼。
花间吹笛牧童过。
提壶式
抱瓶式
捧书式 捧茶式
捧砚式
抱琴式
扫地式 折花式
洗盏式
抱膝式
煎茶式 洗药式
担行囊式
负书式
牵马式
独坐式
两人对坐式
垂竿式
两人看云式
独坐观书式
四人坐饮式 促膝式
趺跏式④
烧丹式
渔家聚饮式
拨阮式⑤
吹箫式 独坐看花式
鸣弦吹笛式 钓鱼式
肩挑式 御车式
携童式
担柴式
担囊式
策蹇式⑥
携壶式
遮伞式 折花式
同行式
曳杖式⑦
回头式
倚童式
携手式
三人对立式 对谈式
负手式
两人对坐式
两人行立式 独坐式
三人对坐式 一人行立式
背面式 骑牛式
骑驴式
推车式
正面式
携孙式 肩舆式⑧
骑马式 锄地式
极写意人物式:
数式,尤写意中之写意也,下笔最要飞舞活泼,如书家之张癫狂草。然以草书较真书为难,故古人曰:忽忽不暇草书⑨,以草书较楷书为尤难。故曰:写而必系曰意,以见无意便不可落笔,必须无目而若视,无耳而若听,旁见侧出,于一笔两笔之间,删繁就简,而就至简,天趣宛然。实有数十百笔所不能写出者,而此一两笔忽然而得,方为入微。
对立式
折花式
聚坐式
对语式
醉扶式
把书式
倚石式
注释:
① 玷——白玉上面的污点。
② 值——遇到。
盘桓——留恋在一个地方,逗留,徘徊。
③ 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腰幽深处。泛指青山。
藜——草名,嫩叶可吃,茎老可作拐杖。
向山——向慕山林。
《山海经》——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
濯——洗。
④罾——用竹竿或木棍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趺——同“跗”,脚背。
跏趺——佛教徒的一种坐姿。双脚交叠而坐。
⑤ 阮——一种弦乐器,四根弦。西晋阮咸善弹此乐器,故名“阮咸”,简称“阮”。
⑥ 蹇——指驴。策蹇,骑驴。
⑦ 曳——拉,牵引。
⑧ 肩舆——抬轿子。
⑨ 暇——空闲,没有事的时候。
芥子园画传导读 ——————————————
纪多泉 作于2009年8月
原文:
春郊滚马式
双马饮泉式 负驴式
山水中鸟兽各式:
此种虽属细事,然所关者甚大。
如要画春,春画不出,第画一鸣鸠乳燕①,非春而何?
如要画秋,秋画不出,第画一飞鸿宿雁,非秋而何?然此犹于山树,可以分别者也②。
至要画晓,晓画不出,第画栖鸟出林,吠厖守户③,非晓而何?
要画暮,暮画不出,第画鸡栖于埘④,禽藏于树,非暮而何?
将雨则鸠鸣,将雪则鸦阵,以及牛马知上下风之类,画中生动,全然在此。
白羊行卧式 牧牛行卧式
双鹿式
卧犬式
鸣鹿式 吠犬式
飞鹤式
双鹤式
鸣鹤式
双燕颉颃式⑤ 栖鸟式
飞鸦式
栖鸦式 云鸦式
柳荫鸲鹆式⑥
鸣鸡式
鸡雏式
飞雁式
汀洲鹭浴式
竹栏养鸭式
平沙宿雁式 春水泛鹅式⑦
注释:
① 第——只;仅仅。王禹 偁《黄冈竹楼记》:“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② 犹——如同。
③ 厖——通“尨”。长毛狗,泛指狗。
④ 埘——古称在墙壁上挖洞做成的鸡窝。
⑤
颉——鸟往上飞。
颉颃——鸟向上向下飞。飞上为颉,飞下为颃。
⑥ 鸲鹆——鸟名,又叫“八哥”。全身黑色,能模仿人说话。
⑦ 汀洲——水中小平地。
芥子园画传导读 ——————————————
纪多泉 作于2009年8月
原文:
穿插画屋法:
凡山水中之有堂户,犹人之有目也,人无眉目则为盲癞①,然眉目虽佳,亦在安放得宜。眉目不可少,正不可多者,假若有人通身是眼,则成一怪物矣。画屋不知审其地势与穿插向背,徒事层层相叠,何以异是?吾故谓凡房屋画法,必须端详山水之面目所在,天然自有结穴②。大而数丈之画,小而盈寸之纸,其安置人居,只得一处两处。山水有人居,则生情;庞杂人居,则纯市井气。近日画中安顿庐舍妥帖者,仅有数人耳,此数人外,山水虽工,而其所画人居,非螺蛳精则小儿垒土为戏者,全无结构。往姚简叔作画,即黍粒大屋一二间③,亦必前后相通,曲折尽致,有山顾屋、屋顾山之妙,可谓善于学古者也。
所谓眉目者,门户则眉,堂奥其目也。眉宜修,故墙宜委曲环抱;目不宜过露,故内屋宜敛气含虚。其式有二,上式宜于平地,下式则因山垒茸矣④。余仿此。
墙屋正面式 山斋层耸式
水槛两岸相对画法
抱山面水诸细瓦屋式
湖心筑亭有桥可通式
或竹中,或桐下,书屋独耸,四面开窗,面面有景画法。 高轩独支三面环水画法
此处或滃以丛树,或枕以石壁,皆可。 山凹桃柳中置此,以收远景。 层轩面水画法
楼殿正面画法
楼殿侧面画法 楼阁高耸以收远景法
平屋虚亭,画于水边林下,楚楚有致。
乡间村落,多以平屋丛脊中耸危楼峻阁,可以观获,可以扪云⑤。
三间交架瓦屋
远露殿脊法
两间交架瓦屋
茅屋两间平置法
茅屋一间画法
茅屋两间斜置法
读书池馆式
园居石墙极朴而其间亭阁极华式
远望钟鼓楼式
栈阁宜画于蜀道及俯江绝壁之下。
汛地斥候,江景中最宜
河房式 夏景村庄茅屋式中,于近窗设有遮阴在地。
画门径式:
山中人,不必历其堂奥始见幽闲也,须于门径间早望而知为有道之庐,使人起三顾想,如此方为能手。
乱石叠虎皮墙门法
柴门画法
砖墙门画法
老树土墙画法
修竹柴门画法
柴扉藤罩,石磴草埋,瓦比断鳞,壁如龟坼⑥。于极荒茫中有极生动之气,惟王叔明擅场(长)。
凡画雨景雪景可用之。
以破笔画屋极古雅,然惟于苍漭写意山水中始宜位置之。
两正一侧屋堂画法
丁字画堂法
石侧树底露出三家后门法
自门内反画出门径法,然必须四围有树,层层遮掩。
村野小景法:
琼楼玉宇,固所以居神仙,而豆棚瓜架清绝之地,亦复不让神仙。故于楼台后即次之以村野小景,以见作画犹宜于淡处多着眼,勿袭勿拘。凡天地间所有之物,皆可为我剪裁入画。
豆棚式
斥候式⑦
花架式
水关式
正面城门画法
侧面城楼画法
或环江,或抱山 因势筑城画法
庐舍四拥城廓画法
台上筑台极细小楼阁画法
工细结顶小楼阁画法
此三式系极小而极精工者,细画中择用之.
城邑门屋全露式
寺观及宫殿极小极细结构式
寺观由山门至大殿楼阁层层全露式
此五式极小而有结构者,或隔山,或对江,远景中择用之。画远望平居四列式
池馆廓庑,高低顾盼,首尾连络式
画远望村落层层勾搭式
远望城楼式
注释:
① 癞——毛发脱落的。
②
结穴——居家讲究风水,中国风水学论穴,来自人体脉络穴位的比拟。认为“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穴又引申为龙脉止聚、砂山缠护、川溆萦回,“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之一区域点。结穴就是它的最佳点。
③ 黍粒——古代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一黍即一分。
④ 茸——草初生的样子。
⑤ 扪——按,摸。
⑥ 壁如龟坼——墙壁裂开似如乌龟壳的花纹。
⑦ 斥候——侦察,候望,瞭望敌情的哨楼。“候”亦作“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