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指南针》说课稿 张挺
(2013-06-10 00:36:55)
标签:
教育 |
分类: 说课稿 |
一、
<<做一个指南针>>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教材按照实践学习的顺序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通过制作指南针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
二、
对于指南针,学生在生活中知道也了解一些,但是没有具体的接触过指南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指南针也加深了一些了解。本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个指南针,是一个动手操作课。在这节课中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关键。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三年级孩子动手实践相对较差这一实际,适当降低操作难度,通过教师演示,作品呈现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要过于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应把课堂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自制的指南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上,从而引导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创新,探索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拟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摩擦的方法做一根磁针。
教学难点:
用指南针判断自制磁针的南北极。
四、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利用以下材料辅助教学:
钢针、磁铁、大头针、指南针、吹塑纸、水槽、水、塑料杯、线、记录表。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指南针,引入今天的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回忆对指南针的认识,从而激起学生想制作一个指南针的愿望。】
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
(1)
(2)
(3)
(4)
(5)
【设计理念:通过演示摩擦的方法并让学生说方法,以及让学生展示等,都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如何做磁针的方法。并且知道如何检验。】
2、
(1)
(2)
(3)
(4)
【设计理念:通过用指南针判断南北极,使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了进一步的加深。】
三、安装磁针
5、引导学生下去用其他的方法来做一个指南针。
【设计理念:这一部分是极具想象力的,学生根据给的这些材料可以自由选择,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指南针。通过积极地评价让学生进一步享受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创新,探索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来做一个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