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和磁》说课稿
(2012-12-09 19:22:43)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说课稿 |
《电和磁》说课稿
《电和磁》是教科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接下来我就从学习目标、学习的重难点以及教学的设计意图等方面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看法。
【教材分析】
教材由 “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通电线圈和指南针”二部分组成。教材的编写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通过“通电导线靠近小磁针”的实验了解电流能够产生磁性,然后做一个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
本课的知识性目标定位于要学生了解一个科学概念,即要知道“电流可以产生磁性”,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技能目标主要通过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对实验现象通过分析后作出合理的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情感目标是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过程中小组合作,善于思考探究,能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感悟科学就在身边,只要做有心人,谁都能有所发现。
【教学重点】
如何让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更明显实验讨论和设计
【教学难点】
通电直导线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实验的提出、操作、观察和解释。
【教学准备】
1. 小组准备:5号新电池两节、电池盒、开关、小灯泡、灯座、导线、指南针、长导线、条形磁铁1块
2. 教师准备:演示用指南针1个、条形磁铁一块、铁钉一枚、课件等。
【教法与学法】
主要采用引导——观察、分析进行教学,让学生知道物体是由材料组成的。
【教学过程】
一、以奥斯特发现电磁现象的故事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
我设计这些内容一是为了复习磁铁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为了之后“分析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这一环节作铺垫。
2.把通电直导线放在指南针的正上方
在“分析磁针发生偏转的原因”这一环节当中,学生根据前面的内容,自然而然会想到是电流使小磁针发生偏转。但至于为什么跟电流有关可能没有深层次的思考过,所以在这里我追问学生:怎么就认定是电流,你的理由是什么?这是得出这一课时科学概念的重要环节。让学生在思维是碰撞出火花,通过研讨,启发学生明确认识到,只有铁或者磁铁才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而导线是铜制作的,磁针的偏转不可能与导线有直接的原因。接通电流,磁针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位,应该是电流产生了磁性,从而使小磁针发生偏转。
3.使磁针转动现象更明显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一是将原来接有灯泡的电路拿掉灯泡连成一个短路电路是改变了一个条件。二是将原来接有灯泡的电路中的一根直导线换成绕有线圈的导线,也改变了一个条件。
四、拓展提高
五、总结
最后,课外拓展这一环节我引进了生活中利用电磁现象的例子。目的不在于要学生明白多少有关电磁的知识,因为电磁的相关知识毕竟是下几节课的内容,我的主要目的在与激发学生对电磁铁产生兴趣,让他们在下一节课前尽量多的去自主了解一些电磁铁的相关知识。这样更加有利于下一节课时开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