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昼夜交替现象》教案   王怡静

(2012-04-22 19:53:2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教案

                                      碧山小学  王怡静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过程与方法:大胆提出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多种假说,并进行实验验证;

               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的证据修正自己的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认识的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

                   体验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难点:大胆推测,建立假说。

       

三、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手电筒、小地球仪、记录纸

    教师:太阳、地球模型图,字条,两个形状不同的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上课之前, 王老师想和大家聊会天,(了解了解咱们班的同学),谁来简单地说一说你昨天做的一件事。”

师:“那今天现在王老师和你们在做什么呀?”

师:“那明天你又准备去做什么事情呢?”

师:“哇!原来每天我们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平时咱们经常说昨天、今天、明天,那一天又可以分为哪两个部分呢?谁来尝试着分以下。”

————副板书:白天、晚上

师:“我们平时分别用一个字来表示白天和晚上,白天叫。。。。。。。”

(停顿,生回答)板书 

师:“晚上叫。。。。。。”

(停顿,生回答)板书 

师:“白天和晚上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呀?”

(预设生回答,白天有光,晚上没光)

师:“哦,原来白天有光,晚上没光,那这光线是从哪里来的呢?”  

(复习上一册的知识,并引出太阳,在黑板上贴一个太阳的图形)

师:“每天早上,太阳光照亮了我们的地球,白天就来临了。”

(引出地球,在黑板上贴一个地球的图形)

师:“太阳西落以后,夜幕降临;第二天,太阳又从东方升起,白昼再次来临,太阳又从西方落下,黑夜再次来临;第三天还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白天和黑夜就这样交叉出现,我们把这样的现象称为昼夜交替现象。”

板书补充完整:交替现象

 

(二)昼夜交替假说

师:“想想,如果太阳与地球就像这样固定不动,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

(预设生回答——不会)

师:“可见,地球和太阳两个星球至少要一个动起来,才有可能出现昼夜交替现象,那地球、太阳要怎样运动才会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呢?”

(生回答,从学生的回答中在黑板上示范画示意图,一定要示范出自转和公转要怎么画,但公转不细讲,简单带过)

师:“嗯,大家都很棒,有很多的想法,可是这些还都只是你们随便想想的,现在咱们全班同学开动脑筋,拿出你们的手,握成拳头,一只手当地球,一只手当太阳,咱们来模拟一下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大胆预测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停顿一下,让学生尝试着动动后,再继续),现在老师要求你们把想到的假设像老师这样用示意图的形式画下来,并用一句话表示,记录表可以不写满,写到你们想不出为止,小组成员由一位同学负责记录,其他同学提供假说,比一比哪组同学想到的假设最快最多和事实最接近!完成的小组,整理记录表,调整好坐姿,举手表示,要比赛的哦。”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简单动手模拟,大胆推测昼夜交替的假说,会比直接没有根据的说更科学。)

预设活动思考时间5分钟

师:“好,时间到,现在请每个小组告诉老师你们想到的可能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

师:“请第一名的小组派一个代表讲出你们的假设。”

(教师根据学生的假说,在黑板上画示意图)

依次类推,按名次下来让学生讲出一种与其他小组没有的假说,直到没有小组提出新的假说。

假说预设:

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

2、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3、地球自转;

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5、太阳和地球同时自转;

6、地球不动,太阳自转;

7、太阳转,地球也转。

师:“哇!咱们班的同学真厉害,大胆提出了这么多假设,每个小组都觉得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我们要怎样才知道哪一种假设是正确的?”

(预设生回答——做实验)

 

(三)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

师:“我们没办法把地球和太阳搬到教室做实验,所以啊我们只能找与地球和太阳相似的物体来模拟它们。那太阳要用什么模拟好呢?地球呢?”

(在生回答的基础上,并逐一出示实验材料,说明实验注意事项。)

太阳——手电筒(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为什么要选这个?”“王老师这里有三种材料,来比较一下哪个最适合来模拟太阳?”提醒注意使用安全)

地球——小地球仪

师:“平时我们人是站在哪里上观察到昼夜交替现象的啊?”

预设生回答——地球

师:“地球上的哪个国家?”

生:———“中国”

师:“对的,我们是站在地球上,在中国看到昼夜交替现象的,所以啊,王老师在每个小地球仪的中国这个位置上贴了一个小人标签来模拟咱们中国人,看看在这个小地球仪上的小人有没有观察到昼夜交替现象。”

师:“实验材料准备好了,那实验中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呢?”

生回答并修改

(若生回答不出来给予适当提示:“太阳和地球的距离要怎样呢?”“太阳和地球运动的速度要怎样呢?”“怎样确定小人观察到了昼夜交替现象呢?”)

实验注意事项:

1、调节蜡烛和小地球仪的距离,差不多正好能照亮半个地球仪;

2、仔细观察小标签上是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3、当被太阳照亮就是白天,当没有被太阳照亮就是黑夜;

3、有顺序的选择你们要验证的情况,讨论方法后再进行实验;

4、当几个同学在做时,其他同学一起来观察能否出现昼夜交替现象,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里,不准吵闹。

5、实验结束以后,马上把实验材料恢复原样,不准继续玩实验材料。

5、实验结束以后小组讨论,观察能发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的共同点,并且记录在我们的发现里。

师:“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做模拟实验啦!再来比一比哪组同学做得最快最

好。”

学生动手做实验,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实验预设时间5分钟。

 

(四)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

师:“好,实验结束,咱们还是请第一名的小组派两位同学上台演示一个实验,并讲讲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坐在底下的同学我们要仔细听着看着他们,看看哪个小组最厉害,能够发现他们实验中不科学的地方。”

(太阳、地球选择位置,自转、公转速度等等都要及时指导)

小组演示以后

师:“其他的小组对于这个实验过程和结果有不同的意见吗?”

依次类推,按名次下来让小组派代表上台汇报。上一次没有汇报过的小组这次一定要请到。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在黑板上对应的位置把做上标记。

师:“通过刚才咱们做的这么多种模拟实验,现在大家一起总结出来的对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有多少种可能呀?”

生一起数黑板上的做上标记的个数,并回答。

师:“可见呀,对于昼夜交替现象,在没有新的证据前,这些观点暂时都是正确的。但是地球和太阳都只有一个呀?真正的原因肯定只有一个呀!怎么办呢?”

引出本单元的学习

师:“新的证据要留到接下来《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去寻找了。同学们准备好迎接新的单元了吗?”

 

六、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

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动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地球自转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

 

 

 

 

 

 

 

 

 

 

七、实验记录单

昼夜交替的实验记录

示意图:

 

 

 

 

用一句话表示:                             

                                         

是否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示意图:

 

 

 

 

用一句话表示:                             

                                      

是否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示意图:

 

 

 

 

用一句话表示:                             

                                         

是否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示意图:

 

 

 

 

用一句话表示:                             

                                      

是否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示意图:

 

 

 

 

用一句话表示:                             

                                         

是否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示意图:

 

 

 

 

用一句话表示:                             

                                      

是否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我们还发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