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

(2014-02-20 09:14:23)
分类: 诗与人

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

——以马成云诗歌《咏春》为例

◎呆丁

 

侧面描写,是作者对描写对象不直接着墨,而是通过对其周围人物、事件、环境的描写来反映、衬托被描写对象的一种写作手法,也叫做间接描写或暗示手法,还叫“暗写”。这种写作技巧常常能收到正面描写达不到的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感人。

马成云的《咏春》,就题目而言很普通,因为有不少人写过。但一首诗会不会引人注意,除了题目之外,更重要的是内容,当然还有开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起笔精彩,一下子能抓住读者的心,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马成云诗歌,是百读不厌的,我大部分都读过。他每一首新作发上来,我基本上第一时间就会去阅读学习。

这首《咏春》发上来我看到了,先是不以为然,当我开始读第一节时,就像以往读马成云其他作品一样深深地被吸引了。“这回,我要把自己/ 彻彻底底地/ 交给春天,把布谷鸟的歌声/ 油菜花的微笑/ 装裱在客厅。”很显然,豁达的诗人马成云是一个懂得用歌声和微笑来装点生活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贴近生活的人,这充满泥土芬芳的诗句点燃了诗人对春天的希望,也激起了我们对未来的憧憬。

紧接着,诗人选取春天的景物“春风”为镜头,突出描写对于春风的态度,表现出诗人面对春天的那一份喜悦。“我还要/ 请春风到家里做客/ 来的时候/ 不用拐弯抹角/ 我已经打开所有门窗。”诗人先是将自己“彻彻底底地交给春天”,继而,又以待客之道“打开所有门窗”表明自己对春天的接纳,情感真挚而浓烈。“我”与春,春与“我”,在短短两节诗歌中就这样相互渗透,彼此融合起来了。

精彩的起笔之后,立刻转入侧面描写,描写另外三个季节。一般人在阅读马成云《咏春》时,会以为诗人“咏”的是四季,而实际上正是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因为所有的表达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春天。细心人不难发现,在这首诗中,夏天与秋天没有联系,秋天与冬天没有瓜葛,冬天与夏天毫不相干,然而,夏、秋、冬三个季节都与春天密切相关,写它们,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以此反映、衬托春天,以期收到强烈的表达效果。安徽诗人陈红说:“来看看,最想摘下你‘装裱’在客厅的那幅画,怕你舍不得哦!因为你‘裱’的太用心啦,用“夏秋冬做边框,只为浮雕出一幅春画。用心良苦只为,怎一个字了得?”明白了这个道理,就懂得马成云《咏春》技巧的用心。

马成云在《咏春》中,以“我要……”“我还要……”的句式贯穿全诗,层层推进。他说:“我要对冬天/ 甜言蜜语/ 说我呀!如何如何地喜欢它/ 其实只有一个/ 原因:它是春天的邻居。”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爱屋及乌,大有人在,我们的诗人马成云也不例外。冬天的严寒与冷酷通常是一种反面隐喻,诗人在这里却要对它甜言蜜语,说自己如何如何地喜欢它。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是春天的邻居。于此,诗人对春天的爱,通过“爱屋及乌”的方式侧面表达出来,收到了委婉生动的艺术效果。

在《咏春》一诗里,诗人马成云反复运用侧面描写手法烘托主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方法,增添了诗歌表达的意趣,读起来很受用。如:“我要竖起大拇指/ 赞美夏天/ 羡慕它是哪世修来的福分/ 水到渠成/ 领养了春天的光辉。”看起来,诗人在这里是赞美夏天,羡慕它有福分,而事实上,马成云要讴歌的是“光辉”的来源——春天。没有明媚的春光,哪来夏花的绚烂?值得一提的是,诗歌中“领养了春天的光辉”一句非常出彩,把拟人修辞用到极致,简直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咏春》最后一节:“我还要给秋天写封信/ 叮嘱它好好学习/ 学会用两个词语造一个完整的句子/ 一个是耕耘/ 另一个,才是收获。”诗人一以贯之地运用侧面描写手法,并继续发挥其擅长拟人辞格的特点,赋予秋天孩童般的性情,在别人的叮嘱下好好学习,在别人的教育下懂得一些道理:有耕耘才有收获。收获,是秋天成熟的标志,耕耘,是春天响亮的口号,两者之间构成因果关系。所以,马成云没有简单地写成“一个是耕耘/ 一个是收获”,而是说“一个是耕耘/ 另一个,才是收获。”一个“才”字,将时间先后、条件结果凸现了出来。转了这么大一个弯写秋,实则表现的还是春天忙活的特征。

通观全诗,马成云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诗歌表现力,运用了“我要……”“我还要……”的句式层层递进,强化语感效果,而用得最为突出的当数侧面描写手法,这种手法的运用巧妙地避免了直来直去的生硬、机械、僵化等弱点,在迂回中实现含蓄的蕴藉,于间接处窥见诗意的灵动,诗歌极具感染力。山西诗人罗素芬说得好,除春以外的季节都得到了诗人毫不吝啬的赞美,原因却都是因为他们与春有关,这样的旁敲侧击,让人心服口服,是对春最美的赞歌!”

现在,我们重新梳理一下整首诗:开头交代了春天给的愉悦心情;接着,“我”把春天当作客人请回家,可见对之尊敬有加;第三节,爱屋及乌,之所以会喜欢冬天,是因为它是春天的邻居;第四节赞美夏天,只不过是因为夏天沾了春天的光;第五节,给秋天写信,貌似叮嘱秋天,实则告诉人们一个耕耘收获的道理。诗的题目是“咏春”,纵观全诗却找不到一个赞美春天的词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了一年之计在于春的热闹、忙碌、温暖、灿烂、美丽、动人的景象。

诗歌能凿到生活的痛处让人产生共鸣,诗歌还能把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启示读者去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中留给人们一切美好、善良的记忆。马成云诗歌一般选取的意象都较为独特,节奏鲜明,属于自然流畅的那种,符合我所认为的好诗歌标准。马成云的诗歌没有矫揉造作的痕迹,没有过于华丽辞藻或晦涩的表达,是诗人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马成云诗歌语言简洁,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读起来不吃力,很容易地就进入到诗人的内心去洞察他的精神世界。

马成云诗歌来源于生活,用我们目前时尚的一句话来说,叫做接地气。他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是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文字,是诗人灵魂与现实碰撞或融合的结果。所以,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马成云的诗歌有鞭笞与批判、有悲悯与鼓励,也有讴歌与热爱,我们现在赏析的《咏春》属于后者。诗歌要实现表达目的,就得讲究技巧与手法,以《咏春》为例,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侧面描写手法在诗歌中强烈的表达效果了。

 

2014218星期二

 

 

附:《咏春》

 

/马成云

 

 

这回,我要把自己

彻彻底底地

交给春天,把布谷鸟的歌声

油菜花的微笑

装裱在客厅

 

我还要

请春风到家里做客

来的时候

不用拐弯抹角

我已经打开所有门窗

 

我要对冬天

甜言蜜语

说我呀!如何如何地喜欢它

其实只有一个

原因:它是春天的邻居

 

我要竖起大拇指

赞美夏天

羡慕它是哪世修来的福分

水到渠成

领养了春天的光辉

 

我还要给秋天写封信

叮嘱它好好学习

学会用两个词语造一个完整的句子

一个是耕耘

另一个,才是收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