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与梅同疏》by俞洛阳

(2015-08-21 20:18:04)
标签:

情感

分类: 剧评·石榴
============转载。看一半看到这个评有些虐不想看文了……==========================

看了《与梅同疏》的开头几节,多年看文的直觉便告诉我,这是个好文。昨晚看完全文之后,便觉得该为这样的好文写篇长评。 

每个人对好文的标准不一样,在我看来,作者的文笔,对故事的驾驭能力,对人物的刻画功力,对情感的表现能力等,这些都是判断这篇文章是否是好文的重要因素。《与梅同疏》的作者或许在这个圈子里并不见得多有名气,但这篇文在我眼里却是不折不扣的好文。作者的文笔很老练,对战争场面的驾驭也颇见功力,文中人物较多,主角和配角的人物形象和性格都很饱满,故事的发展很符合人物性格和其处世逻辑,主cp和副cp结局一喜一悲,都是水到渠成之事,并未为he而he为be而be,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便是篇很不错的好文。 

文中两对cp,主cp是淮南侯杨晔(昵称小狼)和大理寺少卿凌疏,副cp的是赵王杨熙和他的下属北辰擎将军(昵称云起)。 

淮南侯杨晔的父亲是先皇的弟弟,他和赵王杨熙是堂兄弟。杨晔父母早亡,无人管教,性格直率,小小年纪便敢在宫中和六皇子杨烈打架,还得罪了九公主,这样的孩子,皇帝也不喜欢,赐他“小狼”之名可见一斑。一个六岁的孩子守着破落的王府,在势利的封建王朝中属于无人撑腰的弱势王亲。杨熙是皇帝的第四子,母亲也不受皇帝宠爱,在皇子中也不受宠,却还得太子猜忌,虽是皇子,却也是活得小心翼翼。这样的两人,不管身世背景、成长环境都有其同病相怜之处,所以当六岁的杨晔大清早甩开丫鬟保姆一个人问路找到赵王府,冲进杨熙怀里的时候,杨熙的心一下子就暖了,也软了。皇家兄弟之间少有真挚感情,能活下来独善其身已属不易,杨熙不受宠又招人猜忌,能有这么个堂弟如此信任依赖自己,自是打心里疼他,这少年时期建立起的感情和依赖,往往是一辈子的。杨熙城府颇深,且不论他对别人如何,但对小狼,却是哥哥对弟弟的那种全心疼爱,未存利用之心。杨熙和杨晔,在文中是让人羡慕的兄弟情。 

皇子都有家奴,北辰擎就是杨熙的家奴,对于北辰擎来说,杨熙的命胜过自己的命,想杨熙之所想急杨熙之所急,为他出谋划策浴血沙场都是分内的事,杨熙护着的弟弟,也是自己的必须拼力保护的人。杨晔小时候和杨熙睡过,再大点便是和北辰擎睡的,和北辰感情也很深。北辰又非常的忠心武功高强,经常护着杨晔,救了杨晔好几次,杨晔对北辰也是又亲又推倒的,想做啥出格的事情不敢让杨熙知道必定是找北辰擎做后盾。我一开始看这文的时候,多么希望杨晔和北辰擎是一对啊,可惜,这不可能,这俩人之间的情义,也只是男人之间的兄弟情,北辰擎可以替杨晔受罪,为杨晔去死,却不可能爱他,他爱的人,是杨熙。 

杨熙作为不受宠的皇子,在父皇去世太子登基后,日子并不好过。母亲被太子活埋,美其名曰先皇生前宠爱,杨熙悲痛欲绝,却也只能接受,还必须谢恩。新帝杨焘如此顾忌自己这个弟弟是有原因的,高人任鹤看过杨熙的命格,说其是国家栋梁,就因为这话,杨熙成了杨焘的心头刺。但杨焘又自诩仁义之君,杨熙谦逊守法让他找不到把柄,他明着把杨熙派到边关打仗,却一直不给增援兵力,怕其拥兵自立,暗地里却让自己一手养大的心腹大理寺卿凌疏调查杨熙,收集他谋逆造反的证据。凌疏和杨晔的第一次交集,也是缘于此。 

凌疏把杨晔抓进大理寺,严刑逼供,想让他说出和杨熙共谋造反的事,杨晔是个只知道逛窑子的吃货,平日里横行霸道泼皮无赖惯了,且不说当时他还没这心思,就是有这心思也不可能承认,因此被凌疏折磨得很惨。幸好北辰擎带着手下来救他,要不这杨晔估计就被凌疏整死在这大理寺里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凌疏是个忠诚心冷之人。他命属天煞孤星,身边的人都被克死了,当时的太子把他从死人堆里拉出来,养在身边,对他有救命之恩再造之德。凌疏这人心思单纯且跟外界接触很少,为杨焘掌管大理寺干的都是刑罚杀人的事,对他来说,杨焘的利益是他必须维护的,这是他活着最大的使命,至于人命,杀多了就有了职业病,杨晔这种浪荡子弟的命,在他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换一个人,被困大狱有人劫狱,肯定是赶紧先离开才是上策,但杨晔偏不。他平日里横行霸道惯了,仗着北辰擎武功高,获救后第一反应就是要去找凌疏报仇。北辰擎宠他惯了,也知他性格,所以虽知不妥,也拦不住他,只能带着几个手下尽力护他周全。凌疏武功很好,若无北辰擎帮忙,凌疏根本不会落到杨晔手里。杨晔只想报仇,扒了凌疏的衣服,这对凌疏这般高傲的人来说却是极大的侮辱。后来宫中来人,杨晔和北辰是以凌疏为人质才得以脱身,且换来二万骑兵,可见凌疏在皇帝心中的分量。 

尽管北辰擎对杨晔百般劝阻,让他不要动这位杨焘面前的红人,这时候在杨晔或者是其他人心里,大多是把凌疏当成杨焘的床边人,认为他是以色伺君上位的,杨晔更是把对皇帝杨焘的怒气也算凌疏身上了,他觉得就这么个*人还这么百般污蔑我,凭啥皇帝睡得我睡不得,于是杨晔就把凌疏强了,自以为给皇帝戴了绿帽子。虽然强了之后,他也被凌疏伤了,但他依然觉得自己赚了,从这点也可看出杨晔思维模式不太同于常人,他是真无赖,骨子里的无赖。凌疏受此凌辱自是气疯,不肯罢休,直闯皇宫,找杨焘借大内高手,带着几十号人,赴边关追杀杨晔。到了边关,杨晔有杨熙北辰擎护着,凌疏想杀他就没那么容易了,可凌疏何许人也,杀杨晔只是幌子,他到边关却是为皇帝办事来了,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实地摸清杨熙的虚实。北辰擎不是傻子,他能从家奴一步步混成将军不论武功还是军事才能都是十分卓越的,凌疏的用意,他看出来了,他不瞒杨晔,杨晔知道凌疏又在搞破坏自然很生气,带着几百人把凌疏的人都灭了,凌疏自然也被抓了。抓来之后,杨小无赖自然又是把人给上了。 

杨晔和凌疏就是一对冤家,杨晔对凌疏的感情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是说是做那种事做出来的,从初时的粗暴到最后的温柔,凌疏多半是被做到晕过去,但晕过去之后那种柔软和醒时的冰冷形成极大的反差,这也击中了杨晔的心。只是这对冤家立场是对立的,却又都是一根筋的极为忠心,所以每次相遇几乎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杨焘要凌疏杀了杨晔,凌疏也想杀杨晔,可每次真的对上杨晔却又总是未下杀手,在文中前三分二的时候,凌疏都未曾承认他对杨晔的感情,我想这是他不能深想也不敢面对的,但从他几次放过杨晔也可以看出他对杨晔并不像他以为的那般无情,只是两人立场对立,而皇帝对他有恩,承认对杨晔的感情就等于是对皇帝的不忠也是对自己生存意义的否认,所以,只要杨焘还活着,自己也还活着,凌疏都不可能去面对这段感情。大多数攻受立场对立的文里,还是会有承认对对方有感情的桥段存在,但在这篇文里,凌疏直到自己被北辰擎逼着投河,北辰擎说他对杨晔并不待见时,才说出一句“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待见他?”。全文看下来,凌疏被逼投河那段可以算是他对杨晔的感情最为赤裸直白的部分,不枉杨晔顶着杨熙的压力罔顾立场的对立,对他一往情深。坦白说,我并不是很喜欢凌疏这样的受,这样的人,性格太过孤绝,对人对己都不留情,文中他伤杨晔多次,还差点刺死了杨熙,杨晔虽是无赖,却是敢爱敢恨不在乎他人的眼光,若凌疏对他冷情到底,那真是辜负了他这番情义。但凌疏所做之事,又是合情合理,他那样的性格,又是对立的立场,他的所有行为都是合理的,这就是我说这文是好文的原因之一,就是人物的性格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而人物的行为举止包括思维逻辑又和其性格立场息息相关。《与梅同疏》文中,杨晔凌疏从相爱相杀到最后的执子之手,故事的发展很符合人物的性格,所以从虐到和,都很顺,合情合理。杨晔这样的男人,喜欢上的人但凡对他有点情,最终都会有情人终成眷属,因为这人敢于去追求自己的所爱,也舍得为爱放弃荣华富贵,这样的男人虽是真无赖,也是伟男子。 

反观杨熙和北辰擎这一对,就是个让人唏嘘的杯具了。北辰从小便跟着杨熙,从家奴成长为将军,为的却不是个人功名,只是想成为这个男人的左膀右臂为他分忧。他是杨熙的心腹爱将,所有棘手的事脏活累活他都愿意为杨熙去做。杨熙被逼起兵造反,难打的仗都是北辰擎在打,杨熙遇险,北辰擎可以为他不要命。为了杨熙,北辰擎甚至可以去杀凌疏,他明知这样做对小狼不义,却不得不为之,就像他说的,所有的罪都是他一个人的,即便凌疏到了地府要找人算账找他就可以了。他和杨熙有发生关系,但文中没有写到具体的情节,只是隐晦提到,我想这俩人肯定是北辰擎在下。杨熙为了取得岑王的信任借其兵马粮草,只能娶岑王大女儿为妻,北辰擎虽心怀苦涩却未说半句杨熙的不是。杨熙曾答应北辰擎和小狼,有朝一日若坐上那个位置,可以答应他一件事。而等他们历尽千难万险终于得偿所愿时,北辰擎不敢直接向杨熙表白,去请小狼帮忙,写了一首《艳歌行》,小狼在筵席上男扮女装唱给杨熙听,杨熙在知道这首歌是北辰擎所写之后,却还是选择了辜负。原因很简单,用文中原话就是“如今,真的比不得从前了。这江山社稷,黎民百姓都交付在我们手中,就容不得一点行差走错”,他对杨晔说:“有关云起,我着实负疚于心,可我如今的确什么都给不了他了,以后定不亏待了他。回头你告诉他去,让他想些正经的出来,别总是惦记着这些情长意短的。” 
看到这里,我真的很为北辰心酸,清秀的北辰,羞涩的北辰,忠诚的北辰,他这样的人这样的身份,要表白真的很不易,却如此被杨熙给打发了。他以为人生最难的莫过于死,为了杨熙,死他都不怕,别的还怕啥。可很快的他便知道了,最难过的不是死,而是生不如死。杨熙坐上王位,却不放心岑王,岑王还有个小女儿,若是嫁给了别人,岑王的兵力和财力也旁落,杨熙想把小郡主嫁给杨晔,杨晔不干,最后杨熙指婚给了北辰擎,他明知北辰擎对他的情意,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却还是做了这样的决定。北辰擎心灰意冷之下想远走边关,他觉得自己能为杨熙做的也只有如此,杨熙却要他必须等到小郡主有喜才能出行。北辰擎退一步,杨熙便进一步,北辰擎还有几步可退?杨熙对北辰并非无情,只是这情意比起江山来说,实在太轻,和政权的稳固相比,他毫不犹豫可以去猜疑去舍弃的,便是北辰擎。杨熙也会想念北辰擎,但他不说自己想他,而是把他的妻儿接入宫中,召他进宫探望。皇后利用了这一点,把自己的妹妹和外甥当做人质,要挟北辰擎和他联手推翻杨熙,让太子继位岑家摄政,北辰擎自然是拒绝了,皇后便不让他见妻儿。在被杨熙拒绝后,儿子已经是他最大的安慰了,如今却为了杨熙沦为人质,他自是大受打击,而杨熙在皇后那里安下密探只知北辰和皇后密谈却不知道内容,杨熙自是对北辰起疑,北辰心死之余也不争辩,相任这东西要建立起来很难,要毁去却很简单。北辰被杨熙缴了兵权发配到边远之地,但杨熙一旦起了疑心,又岂是罢官能收场的,他知道北辰的能力,这样的人若是背叛,他伤不起。杨熙派人把北辰擎软禁了,连番逼问,可怜北辰擎一世忠诚和杨熙共患难却无法同富贵。哀莫大于心死,心都死了,人还怎么独活?他本是为了杨熙活着的,后来牵挂的人中又多了妻儿,如今杨熙不需要他不信任他了,妻儿又不得见,在多重打击下,北辰擎一病不起,等到杨晔得知消息赶到时,已病入膏肓,良药难医,回天乏术了。北辰擎在昏迷之际念的也只有儿子,他在人世说的最后一句话,也只是“把我葬在云梦泽,我似乎记得……那是我的家乡”。这话是对杨晔说的,他直到死也未曾再提起杨熙,他一生都给人这个人,他的青春,他的身体,他的心,却落得如此下场,爱又如何,恨又如何,人死如灯灭,死对他来说是必然,也是解脱。北辰擎死的这一段我觉得是全文最虐的地方,我也是看到这里便泪眼模糊,这个男人是我在文中最喜欢也最心疼的角色。北辰擎死后,杨熙不让杨晔把他葬在云梦泽,而是坚持要把北辰擎葬在皇陵。从这点来看,杨熙应该也是爱着北辰擎的,只是帝王的爱,夹杂着太多的杂质和顾虑,而北辰擎又是如此单纯死心眼之人,他实在是无命消受。 

某种意义上说,杨熙是个渣攻,但这个渣却是人性所致。北辰擎是他的家奴,是他一手培养的,北辰擎为他做任何事甚至为他死,他都觉得理所当然,这两人在一开始就不是平等的,在一个封建等级制度根深蒂固的皇子身边,北辰擎又怎能奢望平等地追求一份爱情。杨熙城府很深,且很能忍,为了不给皇帝留下要挟自己的东西,他连自己的妻儿都可以舍弃,他可以让自己的妻子难产而死,一尸两命。这点杨焘就比不上他,杨焘自小就是太子,王位来得天经地义,又重文轻武自诩仁义,即便在最后逃亡之际,也要带着自己的妃子和孩子,杨焘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不上杨熙皮厚心黑,所以,败在杨熙手下乃是情理之中。杨熙善于拉拢人心,他的手下大多对他忠心耿耿不离不弃,这和他对人的仁善是分不开的,他确实具有帝王之能。他对北辰擎许以重诺,在得到皇位前对北辰擎百般信任,这就是我前面说的共患难易,因为那时候,他手上拥有的东西并不多,他没有什么可让人贪图的,除了命也没什么可失去的,他能攻下一座城,那便是跟捡到的一样,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然而当他坐上那个位置,心态自然也就不一样了,他手上有的东西太多,可失去的也太多,而这些都是他辛苦得来的,他不容许他人窥探。所以皇后找北辰擎密谈他无法得知谈话内容时,才会毫不犹豫地卸了北辰擎的兵权。在皇位上,这是本能,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北辰擎一直以来的忠诚与皇位政权相比简直就是不足一提。杨熙若是优柔寡断心慈手软讲仁义道德之人,他根本也抢不来这王位。杨熙的性格,让他能坐稳江山,在他的治理下,国家也渐渐富足起来,可是对北辰擎来说,这些他都再也看不见了。午夜梦回之时,或许杨熙也会想起北辰擎,但如果人生可以再来一次,我想遇到同样的事情,他还是会做那样的决断。且不说普通人尚且相爱容易相守难,更何况杨熙还是个抢人王位的帝王,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 

北辰擎爱上杨熙,本来就是个杯具,这是他俩的性格所决定的。而作者也确实把它写成了杯具,未曾手下留情,也未曾为了安慰读者来个幸福版结局或者番外啥的,这点坚持,值得肯定。把本该be的两个人硬写成he,就像强扭的瓜一样,不甜。 

文中还有很多配角,写的也都是有血有肉,比如娘娘腔的小白,比如年纪最小看着最单纯却另有身份的肖南安,比如审时度势的荆怀玉等等,这些小人物对故事的推动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丰富主角的人物性格也很有帮助。例如杨晔在知道一直跟着自己年纪最小的肖南安是内奸的时候,他心里其实很难受,肖南安说那是为了自己尚在宫中的姐姐,是姐姐让他帮忙的,可杨晔却还是杀了这个跟自己感情很不错的下属。但他也答应他,有朝一日若杨熙坐上皇位,他会善待肖妃。这本是个可有可无的伏笔,但作者并未把它忘记,杨熙登基后,杨晔就把这事说了,让他召肖南安的姐姐伺寝,皇后为这事情,恨上了杨晔。肖妃对杨晔不过是个无足轻重之人,杨晔却依然信守着对肖南安的承诺,这足以见他的重情守信。诸如这样的呼应,文中还有不少。 

最后再来说说这篇文的结构,这篇文的故事是在任鹤这个高人的一个预言上展开的,任鹤看过杨熙的命,说他命格怪异,正应对七杀星。淮南侯杨晔,应对贪狼星,北辰擎,则应对另一颗破军星。根据三人的命格和如今天下的格局来看,已成杀破狼之势。三星齐聚,在命宫的三方四正会照时,便是天下易主之时。而凌疏乃是天煞孤星,要破此三星,唯有此人。整个故事就围绕这个展开,杨焘为何对凌疏如此之好却又不曾要了他的身体,杨熙这方为何屡次败在凌疏之手,屡次战局僵持之时,凌疏都是那变局之人,也就都可以得解了。 

所以《与梅同疏》这篇文,不论从语言、故事、还是人物的刻画上,都是篇上乘之作,不枉我花了一天写下这篇长评,强力向大家推荐。

地址:http://tieba.baidu.com/p/1417200389
ID:懒残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