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关于在校大学生考研目的的调查报告

标签:
转载 |
湖南理工学院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关于在校大学生考研目的的调查报告
班级:中文学院1002班
姓名:胡静、杨毛娟、于向晴
实践调查时间 :2013年5月8日——2013年5月14日
当大学生活度过了二分之一的时候,处在大三阶段的很多同学开始为自己的前途担忧,直接就业还是考研,一直是大学生尤其高年级学生经常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很多同学并非理智地加入了考研大军,形成了高校的“考研热”,一些新的问题被凸显出来:读研究生是不是一定要热爱研究?什么人最适合读研呢?部分同学盲目考研,导致文凭与工作能力成正比吗?目前考研数目急剧增加,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大多数选择考研的学生早已不是单纯做学问的心态,而是各种性格、价值观、人生态度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综合反映,针对该现象我们特以在校大学生的考研目的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汇总起来,大家考研的目的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部分同学认为自己现在掌握的知识还不够,还想要掌握更多的知识,拿到更高的学历,通过考研来实现自己更多的愿望;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考验,纷纷踏上考研这条路以求“躲避风险”;身边的好友都去考研,自己也就跟风一起去考研,同时放弃自己的追求与人生规划;当然也有的同学因为自己暗恋的人的学历比自己高,所以要考研究生;此外,也有部分同学认为研究生的工资比本科生要高一些。
当下大学生考研情况如何,怎样正确对待考研呢?本文将就对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与影响因素所做的调查进行分析论证。
一、调查方法与步骤
由于此现象非常广泛,可能出现在我们大学生的任何一个人身上,因此,在做调查时,我们小组采取的是问卷调查为主,与访谈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此外我们也在网上收集资料。
问卷调查对象是湖南理工学院考研自习室的同学。时间是5月10日至12日,我们对在15栋自习室自习的同学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共100份,回收89份,有效87份。在随机进行的调查中,涵盖了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其中男生有48人,占总数比例的55.17%,女生有39人,占总数比例的44.83%。调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但因样本容量较小,造成数据准确性不强,所以仅供参考。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网络资料
考硕 年份 |
报名 人数 |
录取 人数 |
考录 比例 |
考硕 年份 |
报名 人数 |
录取 人数 |
考录 比例 |
1997 |
24.2 |
5.1 |
4.7:1 |
2005 |
117.2 |
32.494 |
3.6:1 |
1998 |
27.4 |
5.8 |
4.7:1 |
2006 |
127.12 |
40.28 |
3.2:1 |
1999 |
31.9 |
6.5 |
4.9:1 |
2007 |
128.2 |
36.4 |
3.5:1 |
2000 |
39.2 |
8.5 |
4.6:1 |
2008 |
120 |
39 |
3.0:1 |
2001 |
46 |
11.05 |
4.2:1 |
2009 |
124.6 |
41.5 |
2.9:1 |
2002 |
62.4 |
19.5 |
3.2:1 |
2010 |
140.6 |
47.2 |
2.8:1 |
2003 |
79.7 |
27 |
2.9:1 |
2011 |
151.1 |
|
3:1 |
2004 |
94.5 |
33 |
2.9:1 |
注:数据仅供参考 |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在微博写到:“这么多学生考研,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是很多学生确实喜欢某专业想进一步深造,同时也体现了很多学生改变命运的顽强精神。而坏事是有些学生为了回避社会而考研,这样会进一步弱化学生未来的竞争能力,一个人竞争实力的增加不仅仅靠读书,更要靠现实中的打拼。”每年暑假留校准备考研的同学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埋头苦读,是大学校园里最常见的风景线,而这道风景线一年比一年有了更大的规模。在这群人中有执著奋战的考研“钉子户”,也有来去匆匆的“酱油族”;有“追求时尚”的跟风族,也有“迫于生计”的落难户。
考研过程中引起的相关问题不得不使我们进行反思。第一,许多考研的学生不上专业课,只是注重考研内容的学习,到最后即使考上了研究生,那也只是一个高的文凭,但并不具有研究学术的能力。第二,考研大军占位问题日益突出,各个高校准备考研的同学数量日益增加,以为占位的同学引起的冲突数不胜数。经过一年之久的日日夜夜奋战,不顾寒冬酷暑的天气,不论占位多少问题的产生,任何事情都挡不住考研的步伐。考研的优势无疑在于文凭高,知识面广,但在能力上就不一定比本科直接毕业提高的多,能力是靠你自己平时练就的,并不是说去考研你的能力就增强。如果考研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职业,拿到更高的薪酬,假如你在在考研前就找到好的工作,你也许会放弃读研,选择就业。只为得到理想的工作而考研实在有悖考研的意义,所以最主要的是要能做到不跟风,放弃自己的理想及人生规划。
(2)问卷分析
1、大学生考研意向情况:多数学生认为考研人数将会增加,并且绝大多数的学生具有在毕业时立即报考研究生的动机。
调查结果显示,根据不同的年级调查显示,会考研与不会考研有明显的区别,考研所占的比例也不一样。由结果可知,大三的选择考研的比例明显比其它年级的要高。这说明在大三同学对考研的意识比较强,比较突出。另外,暑期留校学习的大部分是大三学生,占总人数的92.2%,说明大部分考研的大学生都有意识地在考前进行最后的冲刺,并为此痛下苦功,以树立信心。在这些同学中,有11.8%的同学是在大一决定的,23.5%在大二决定,54.9%在大三决定的。由此可见随着时间增加,我校的考研氛围越来越浓重。
2、引发考研动机的因素:引发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有59.77%的同学考研是为了将来有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获得更好的发展,45.98%的同学更喜欢学校生活,有意深造,39.08%的同学对现在的学校不满意希望去更好的学校考研,13.79%的同学仅仅是因为家人的期望而去考研,57.47%的同学是因为目前就业形势严峻,想考研后能找一个高薪的工作。大学考研不仅仅是为了知识或者深造,更为了将来人生的发展考虑。http://s9/mw690/9271e785gdcc2a74f8bd8&690
我们就考研目的做了一次综合性的分析,各种考研目的所占人数按百分数绘制出柱状图(如上)。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宜考研,我们结合老师的意见针对人数比较多的四类考研考生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尝试跨领域研究,主动学习
大学所学的专业到底学了什么?很多在毕业时会问自己这个问题,由于本科所学专业并是自己所想涉足的领域,于是这部分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市场需求,选择跨专业考研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跨专业考研意味着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跨专业考研的风险很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有高收益,涉足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并不是只有考研这一条路。部分老师和专家建议同学们可以做两手准备。当然,如果真的对自己所跨专业了解得够深,并且够信心够资本完成对其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在通向罗马的条条道路中,考研算是条捷径。
(二)高学历弥补高考时的失利
部分同学在高中时是班里的尖子生,但在高考败在某一科上,未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考虑到能以读研的方式来脱离目前差学校的的尴尬身份,这样的学生如果本科想要去一个更好的本科学校,就必须复读一年,如果用一年的时间来准备考研,把遗憾补上不是更节约时间?现在很多大三的同学就开始化决心为行动,这个暑假期间单词书不离包,而且有的同学还报了几个考研辅导班,用考研同学的话说,“每天都很累,但却充实并快乐着!”
据初步了解,抱着这种目的的考研学生非常多,大家都相信研究生学历是他们弥补高考遗憾的不错方式。但是,也有老师指出这些为学历而考研是比较盲目的,同学们更应该多考虑自己的能力和爱好所在。一年的奋斗加上三年读研的高成本,值还是不值?每个同学心里都应该有一杆秤,只有知道自己考研到底需要什么,才能够真正的实现自己的理想。
(三)逃避就业压力,选择曲线就业
“考研全因就业难,不是考研,而是研究考试”部分同学说起自己考研实在是不得已,自己专业找工作难,找专业对口的更难,所以,毕业后继续读书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不过是实在没办法而为之。初步调查中发现,很多准毕业生把考研当成就业“避风港”。他们认为继续深造是一种曲线就业。
几年后就业压力能否一定缓解?还确实也是个问题。所以对于一些求职无果而无奈考研的学生,不如先就业再择业,从低层次工作做起,根据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再查漏补缺,读个在职研究生,对职业生涯发展或许更有帮助。
(四)跟风族大家都考我也考
“我不是很有能力,工作不好找,既然大家都考研,自己也跟着考吧。”在回答为何考研时,这种答案看起来起来似乎可笑,但这种情况在高校却极为普遍。部分同学进入大二后,身边的朋友似乎个个都报考研究生,顿感到本科生尤其是专科生与硕士的巨大落差,不考研似乎落伍了。对于那些没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的学生而言,很容易就动摇,而跟风选择考研。
值得提醒的是:考研不比逛街,在人潮中,亦步亦趋。而考研是需要毅力、汗水的付出,还要承受许多压力。所以,是否考研,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要慎重考虑,理性选择,不要随着考研的浪潮随波逐流,更勿一时冲动,因同学的意志而改变自己的目标去选择考研。
四、总结
通过这次实践调查,说明考研可以使我们增加自己的竞争能力,但是并不是考研适合所有的同学。在考研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为了就业而选择考研,当然也有不少为了深造来考研,都是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考研受到主客观因素制约很多,考研还是不考研,都应该是结合整体环境,自身条件来选择的,而不是盲目的,敢潮流似的去考研。对待考研要考虑全面,要做好心理准备,还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和努力。考研有利于发展,但不考研就未必会失败,学历高不一定能力高。因此也不必要有很大的心理压力,放平心态。以正确的眼光去对待考研。
附录:
湖南理工学院考研趋势调查报告
一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年级:________________
二 具体调查内容及结果:
1、调查对象性别比例
2、专业类型
3、对目前专业满意度
4、对目前专业的就业形势的看法
http://s14/mw690/9271e785gdcc2c9690c1d&690
5、目前考研状态
http://s8/mw690/9271e785gdcc2c8c49827&690
6、大学生的考研目的
7、如果选择考研,您将选报的专业类型是:
8、您认为限制大学生考研的因素是:
注:http://s7/mw690/9271e785gdcc2cf48bae6&690
本文部分数据来源于问卷星www.sojum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