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 中国南极征程——勇闯冰区

标签:
南极考察破冰船 |
分类: 节目精华 |
预告视频,请在wifi环境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http://v.qq.com/x/page/b031642uwn3.html
在首次建设南极科考站四年之后,中国南极考察委员会对外宣布,将在南极大陆上,建设中国第二个极地科考站——中山站,为了建设中山站,中国考察队将首次面对南极大陆周边的密集浮冰区。为何时隔四年,中国会决定再次在南极建设科考站?这些浮冰,又给考察队带来了怎样的困难?敬请收看今晚23点30分湖北卫视《大揭秘》《中国南极征程之勇闯冰区》。
http://s6/mw690/002UGtMIzy73zCJmYF785&690中国南极征程——勇闯冰区" TITLE="节目|
1984年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顺利落成,长城站的建立,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使中国成为了《南极条约》的协商国,在国际南极事务上拥有了表决权。然而,长城站所处的乔治王岛,在地理位置上,与南极大陆隔海相望,并不在南极圈内,不具备有完全的南极特征。而当时的中国的科考队,还未曾到达过南极圈,也没有登上过南极大陆。而当时其他的协商国,在南极大陆上,基本都设有科考站。因此,当时有外国媒体评论说:中国人还未曾真正到过南极。
http://s10/bmiddle/002UGtMIzy73zCM9lUt39&690中国南极征程——勇闯冰区" />
拉斯曼丘陵
http://s9/bmiddle/002UGtMIzy73zCMKoTSf8&690中国南极征程——勇闯冰区" />
南极考察委员会主席武衡
因此,为进一步研究南极、争取在国际南极事务上有力的发言权。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开始计划在然环境条件更为恶劣,科学意义更为重要的南极大陆上,建设中国的第一个大陆考察站。1987年,委员会提出了在南极大陆的拉斯曼丘陵地区进行建站的方案。
拉斯曼丘陵位于东南极地区,易于登陆,有丰富的淡水资源,地域广阔,便于发展,同时,还适合作为将来向南极内陆进行科学考察的前进基地。与此同时,时任南极考察委员会主任的武衡提议: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也为了吸引海外华夏子孙参加南极考察,第二个考察站命名为“中山站”。这个建议得到大家一致赞成。
考察队队长郭琨
随后,委员会开始了科考队人员的挑选工作,担任这次科考任务队长职责的,是长城站的首任站长的郭琨,郭琨,我国南极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曾七赴南极,担任过第一、三、五次科考队队长,组建了南极考察训练基地,领导建设了中国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早在科考队出发前的几个月,郭琨还作为先遣组的领队,跟随澳大利亚科考船赴南极洲,进行建站的前期选址工作,成了首批抵达南极大陆的中国考察队员。
http://s13/mw690/002UGtMIzy73zCOFOmo8c&690中国南极征程——勇闯冰区" />
密集冰区
http://s3/bmiddle/002UGtMIzy73zCQlBFEc2&690中国南极征程——勇闯冰区" />
俄罗斯破冰船
要在南极大陆建设科考站,这对于当时中国科考队而言,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挑战。因为,在南极大陆周边海域,存在着大面积的密集浮冰,非常危险,破冰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由于缺少破冰船,过去的四年里,考察队还从未抵达过南极大陆。要想完成建设中山站的任务,首要突破的难关就是闯过这片冰区。
在前期跟随外国科考队考察的过程中,郭琨深刻地认识到,要把建站设备和物资运上南极大陆,必须要有性能可靠的极地破冰船,才能冲破南极冰层,靠近南极大陆。极地破冰船,是一种用于在南极开辟航道的特种船,船首经过了特殊的设计,能够开到冰层上方,并利用船首重力,将冰压碎后,确保船只安全通过。
由于当年的条件限制,在这次科考任务中,科考队使用的极地号,是一艘于1985年从芬兰购入的抗冰船,只能在三十厘米厚的浮冰区航行,而南极大陆周边的陆缘冰其厚度往往都在一米以上,这就给我们此次南极科学探险考察增添了更大的难度。
因此,在出发之前,郭琨对出发时间做出了调整。定在了11月20日。出发时间相比前四次可靠要推迟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等待气候转暖,南极大陆的冰面能有所消融,确保此次科考任务万无一失。
然而,尽管推迟了出发时间,浮冰依然是科考队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1988年12月8日,经过18天的海上航行后,中国第五次南极科考队抵达了澳大利亚南部的霍巴特港。在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和补给物资后,科考队再次扬帆起航,目标直指南极大陆。经过6天艰苦的航行,科考船终于穿越了波涛汹涌的南半球西风带,来到了南纬60度附近的南极浮冰区。
刚一进入南极浮冰区,极地号的船体还是很快出现了损伤,在浮冰的撞击下,船板被浮冰撞得凹陷了下去。12月21日,在浮冰的撞击下极地号出现了一个长约50厘米,宽约30厘米椭圆形的窟窿。更为严重的是洞所处的位置,正位于极地号的储藏淡水的船舱。如果洞口继续扩大,导致水箱破裂,后果将不堪设想。
http://s15/bmiddle/002UGtMIzy73zCU2RFYee&690中国南极征程——勇闯冰区" />
http://s1/bmiddle/002UGtMIzy73zCUNuvKa0&690中国南极征程——勇闯冰区" />
而密集浮冰同时还阻碍着科考队的前进脚步,在当时,科考船距离事先选定的登陆地点,仅剩下二十多海里的距离。按照“极地号”正常的航行速度,这段距离只需一天的时间就能达到。但出于安全考虑,极地号只能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挑选着航行路径,可没有航行多久,浮冰便将前进的道路完全堵死,极地号被困在了冰层之中进退不得。科考队只得在船上继续等待。谁也不知道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脱困。
为了确保船上的物资供应能支撑更久的时间,虽然被困在了冰天雪地的南极,队员们还是积极乐观的面对一切困难。这是当时科考队队员所编写的一本名为《远征东南极》的小册子,在这张的名为《八仙破冰图》的漫画中,上面的八名考察队员各显神通,用各种方式进行人工破冰,在漫画的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上面写着:无论是郑重其事的建议、急中生智良策、心急如焚的盼望、还是浮想联翩的盼望,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心愿:破冰,破冰,破冰。
更多精彩,敬请收看今晚23点30分湖北卫视《大揭秘》《中国南极征程之勇闯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