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2015-04-10 11:29:18)
标签:

人民大会堂

大揭秘

湖北卫视

分类: 节目精华

    1958年的9月10日,北京市西城区前府胡同26号,出现了一张建国以来极为罕见的拆迁通知,住在这里的人家,在六年前才凑足了4500元买下了这处宅子,皇城根下的好日子没过多久,就接到了拆迁通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拆迁,是万人大会堂建设过程的首要工作。在这个北京城最核心的闹市区,建设一座建筑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的大会堂,意味着需要拆掉大量民宅和商业街区,当时需要拆迁的机关单位就有67处、房屋多达1823间;拆迁户共计684户,拆迁民宅达2170间。这两项全部加起来多达3993间拆迁房屋,如此大规模的拆迁,能顺利开展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按正常情况,从搬迁到安置,至少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建设大会堂留给人们拆迁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拆迁任务,在政府动员、群众配合下,上下一心,只用了一个月,房屋拆迁工作已基本结束没有一户“思想上有疙瘩”的钉子户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拆迁,速度之快,工作之顺利,人民满意度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小编真心赞叹、向往那个年代啊)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1958年10月28日,时任北京建筑设计院副院长沈勃带着北京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的4000多名职工,对万人大会堂工程正式破土动工。这一天,天还没亮,天安门广场上热热闹闹地响起一阵机器的轰鸣声,万人大会堂以惊人的速度进入施工中。将工地当擂台,万人大会堂的建设者们,都在跟时间赛跑。因为他们知道,要在国庆十周年前完成建设任务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然而,一个月之后,他们就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大事,大会堂工程不得不停工。到底发生了什么,让热火朝天的工地突然冷了下来呢?

  原来,在1958年11月的一天,在大会堂西南角施工的工人挖出了几块鹅卵石。最初谁也没太在意,不料挖出来的鹅卵石越来越多,随后,突然有水从地底下冒了出来。

     经过勘察,大会堂所在地的地下,竟然有三条“神秘”的古河道,其中两条是元、金时期城墙的护城河故道,另一条是几万年前的永定河古河道。这么复杂的地形能够支撑上部建筑吗?请看今晚大揭秘!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为了建设大会堂,除北京市的建筑公司以外,还有成千上万的北京市民们也自发地组织起来,大会堂的工地上就出现了一支来自各行各业的义务劳动大军。随着施工的进展,木工能手、制模能手等各路英雄豪杰涌现了出来。来北京参加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2100多名少数民族妇女同志也来添一把力。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这些,都是当年建设大会堂是留下的珍贵老照片。虽然照片中劳动者的姓名已经无法核实,但是各行各业的人们都为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洒下了汗水,他们当中有六七十岁的老部长,也有当年参加过万里长征的老红军。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胸怀大太阳,困难踩脚下”,在一曲豪迈热烈的旋律中,全国人民为了大会堂工程建设而紧张战斗着。精神,是整个大会堂建设工程的催化剂,能克服一切想象不到的困难。

     在义务劳动大军和全国各地能人巧匠的帮助下,大会堂工程进展得非常顺利,但是没过多久问题就出现了,建造所需的材料供给不足了。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正在人们一筹莫展犯难的时候,在大会堂工地上,突然出现了400多吨的钢材。每吨钢锭上都铸有“大会堂用钢”五个大字。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人民大会堂是建筑材料的一个博览馆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收看今晚23点30分,湖北卫视《大揭秘》人民大会堂集《万众一心》。

 

 预告视频:http://v.qq.com/page/o/6/q/o0151y7ng6q.html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大揭秘·节目】一穷二白困难重重,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为何会有众志成城的斗志?

结语: 1959年10月1日,人民大会堂彩旗飘飘的画面,传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人民大会堂的建设,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人类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最让世界震惊的远非建设的速度与质量,而是主人公的力量。当中国人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心里便油然而生出一股强烈的责任感。他们深知,他们不只是在建造某项宏大的工程,而是在建设自己的家园。这相比世界上任何一次大兴土木,都显得格外珍贵,格外伟大。

 

【大揭秘】原创讲述式人文纪实专栏

周一到周五2330湖北卫视播出

历史·人文·深度·贴近

公众微信号 dajiemi2012

通联 452676480@qq.com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