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应用—判断坡度陡缓

标签:
教育 |
分类: 地理教学 |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规律: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线密→坡陡;等高线疏→坡缓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对于这三条规律,学生记忆起来很是麻烦,也不好理解,比较抽象,怎么能让学生快速的结合具体题目判断出坡度的陡缓呢?我想通过下面一幅图和一个公式来解决会更好。
http://s5/mw690/9f21a20dhcee88f3c85b4&690
图中h表示等高距,d表示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图上距离),α表示坡度角。tanα=h/d实
再假设比例尺为l,l=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以写成l=d图/d实。d实=d图/l,所以tanα=hl/d图。
根据以上公式我们再来看看以上三个规律:
规律: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用tanα=hl/d图,在h和l都相同的情况下,
d图越小说明
等高线密→tanα越大→坡陡;
d图越大说明
等高线疏→tanα越小→坡缓
。
比例尺大→tanα越大→坡陡;
比例尺小→tanα越小→坡缓。
等高距大→tanα越大→坡陡;
等高距小→tanα越小→坡缓。
后一篇: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