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类型的判断技巧

标签:
教育 |
分类: 地理教学 |
一、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从大气环流角度来说明据此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见下表)
http://s3/bmiddle/9f21a20dhbbd0cfd4a562&690
二、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全球气候模式图确定气候类型。判读前提:要求熟记全球13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见下表)
http://s8/middle/9f21a20dhbbd0ddad64f7&690
非地带性分布:如四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它们虽然远离赤道,但由于处于来自海洋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洋面又有暖流的加温加湿作用,从而使上述地区不但气温较高,降水也较为丰富,符合形成热带雨林的条件,所以发育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改变了此处的气温和降水状况,从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一般分布于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距海洋较远,干旱少雨。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东面距海洋较近,并处于西风带内,但该地处于安第斯山脉东侧的背风地带,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因此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欧、北美及南美大陆西岸狭长地带,许多人误以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事实上,只要是温带地区,又能受到西风的影响,终年有暖湿空气从海洋面上吹来,就可以形成温和多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如澳大利亚东南部及新西兰南北二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另外,从“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可以看到,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现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其原因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从而具有了上述特征)。
三、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世界各地的气候有不同的特点,是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均衡,以及时间不同而千变万化的结果,气候类型判断的考察主要是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方法即常说的气候类型判读三部曲: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见右表)
这里要注意的是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的区分,热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偏多> 1500mm左右,雨季偏短(6-9月份),降水过程具有突变的特点,气温最高月在五月;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总量偏少<1000mm,雨季偏长(5-10月份)降水过程具有渐变特点,气温最高月在四月,以水定型是区分两种气候类型的关键。
四、万能法判读气候类型
其判断指标如下表:
半球名称 |
气温最热月 |
气温最冷月 |
月气温曲线形态 |
北半球 |
6、7、8 |
12、1、2 |
向上凸,呈峰形(∩) |
南半球 |
12、1、2 |
6、7、8 |
向下凹,呈谷形(∪) |
(二)以温定带
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该地热量带(即气候带)。见下表。
热量带 |
热带 |
亚热带 |
温带 |
亚寒带和寒带 |
最冷月均温值 |
>15℃ |
0-15℃ |
<0℃ |
|
最热月均温值 |
|
|
|
<10℃ |
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值>0℃
(三)以水定型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根据资料提供的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上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主要是雨季),最后确定气候类型,其判断指标如下表所示:
类型指标 |
热带 |
亚热带 |
温带 |
亚寒带 |
||||||
雨林气候 |
草原气候 |
季风气候 |
沙漠气候 |
季风气候 |
地中海气候 |
季风气候 |
海洋性气候 |
大陆性气候 |
寒带 |
|
降水量(mm) |
>2000 |
>750—1000 |
>1500-2000 |
<125 |
>1000 |
>300—1000 |
500—600 |
700—1000 |
<400 |
<250 |
季节分配 |
年雨型 |
夏雨型 |
夏雨型 |
少雨型 |
夏雨型 |
冬雨型 |
夏雨型 |
年雨型 |
夏雨型 |
少雨型 |
上表也可以简化成如下表格。
雨型 |
气候类型 |
年雨型 |
热带雨林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
夏雨型 |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
冬雨型 |
地中海气候 |
少雨型 |
热带沙漠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