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印象· 馆长和市长
标签:
文化 |
分类: 游记见闻 |
http://s9/middle/9f1f7c29tbd3b24998c48&690馆长和市长" TITLE="韩国印象·
文·夏石
我们此行的目的,是代表房山区政府参加公州石壮里博物馆举办的“‘北京人在韩国’特展”的开展盛典。石壮里博物馆是韩国四大博物馆之一,也是韩国惟一一家旧石器遗址博物馆。石壮里遗址是三 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的重要遗址,这里出土了大量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制作使用过的石器,有关古人类学者认为这个遗址和中国的周口店遗址一脉相承,是“北京人”的一个分支。
在中韩两国专家的牵线下,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和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和石壮里遗址博物馆达成协议,周口店遗址将七十余件“北京人” 遗骨化石、伴生动物化石和一些精美的石器提供给石壮里博物馆举办“‘北京猿人在韩国'特展”,以体现周口遗址与石壮里遗址的文化联系,展示中韩两国在旧石器石代古人类研究中的成果。这一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得到了博物馆所在地中国北京房山区政府和韩国公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我们踏上韩国的土地,迎接我们的第一位韩国朋友就是石壮里博物馆馆长李杰宰先生。李先生身材瘦小,眼睛不大,眼窝深陷,尖尖的下巴,倒有几分像中国的云南人。他身著一身白色的便服,上衣扣子是中国传统的算盘疙瘩,衣兜是中国传统服装的贴襟圆底衣兜,两侧则开着中式服装的开气儿,和中式服装最大的不同是没有衣领,两襟交叉,但这和中国早期传统的汉服又极为相似,衣服上方的中间位置,有一个黑色的图案,一个圆圈,中间是一只赤乌,这和中国汉代的瓦当图案几乎如出一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赤乌是太阳神。建宁姑娘告诉我,李馆长是韩国著名的民俗专家,在公州市可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今天特意衣著韩国的传统服装来迎接我们几位来自中国的贵宾。李馆长的友善让我们感动,更让我们感叹的还是大韩民族对民族文化的珍爱与传承。
“‘北京人在韩国’特展”的开展盛典上,李馆长依旧身著传统的韩国服式,只是颜色由白变灰而已,他亲自登台唱起铿锵而浩荡的传统韩腔,我虽然不懂韩语,听不出唱词的意思,依然被歌曲的情绪所震撼。伴随着李馆长的韵律,韩国的一位著名书法家,手挥如掾巨笔,在足有一丈见方的白布上,以近似舞蹈和气功的感觉,时抑时扬,时疏时缓,行云流水般地创作了一幅巨幅韩国书法作品,歌声与书法浑然天成,令人叹为观止。
公州市政府会谈,是在我们到达公州市的翌日。这个会谈是礼节性的,没有固定的议题。驱车抵达市政府办公楼,我们看到的绝非一个豪华气派的建筑,但外观却有极浓的文化内涵,大楼两侧以突兀的石材垒砌,左侧还有一个石雕的神像造型。步入大楼,迎面陈列着一尊铜像,建宁告诉我:“这是百济王朝时期的武宁王。”会谈在二楼一间不足五十平米的会议室举行,我们刚刚坐定,一个方脸的小个子中年人从会议室的一扇门走了进来,这人便是公州市市长李俊源。曹蕾副区长是房山区代表团的领队,也是这次会谈的主角,她敏锐地看到,我们会谈场所的正前方布着一展画屏,笔法和中国传统的工笔画类似,画屏上方画着一个金色的圆、一个银色的圆,下面是连峰五座,连峰间平行垂落着两道悬瀑,画屏底部是海水江漄。她问李市长其中的画意,李市长说,这是早年韩国的宫廷或贵族才能使用的,上面的图案是日月同辉的意思,原来不在这里,为了欢迎中国房山区的客人才特意布置的。李市长指着旁边支架上高高悬立的一面雕龙画鼓说:“鼓是韩国传统文化中的重器,今天也特意陈列出来,欢迎年轻漂亮的曹蕾副区长!”由此开场,会谈的气氛随意而友好,会谈将尽,李市长赠送曹副区长一件公州市制作的工艺品,百济王朝时期武宁王和他的王妃金冦上的饰物。
会谈轻松的结束了,李市长带我们参观他的办公室,办公室极小,不足二十平米,其间还设有一个卫生间,办公桌是一个简易的板式长桌,除了一把坐椅没有更多的陈设。
他的议事会客室与办公室一门之隔,不足三十平米,几把简易的沙发,一具白纸装裱的围屏上是韩国的传统书法,围屏上方一字布着几个多宝阁,陈列着几件韩国的传统瓷器,一具复制的青铜器大香炉陈列在房间内的一角。李市长说,这件文物的原件出自一千五百年前的百济王朝。我打亮了一番这件宝物,主体是一个和汉代博山炉相似的造型,上面立着一只赤乌,和汉代瓦当上的赤乌别无二至,不难看了汉文化对韩国历史文化的影响之深。我想到了石壮里博物馆馆长李杰宰先生服饰上的赤乌图案,原来应是出自这只大香炉。
出了议事会客室,应该是市政府秘书室了,秘书室的一面墙壁上装饰着一个墓室的断面,墓砖历历,拱型墓门依稀可见,更离奇的是,在这面仿墓壁的左上角开着一个灯龛,一盏长明灯忽明忽暗地逼真地燃在龛内,李市长告诉客人,这是武宁王陵地宫的造型。公州市政府办公大楼和市长李俊源的办公区展示的公州历史文化,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从李杰宰馆长和李俊源市上身上,我们看到了从韩国国民到韩国政府对韩国民族文化的尊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大固然离不开发达的经济和强大的武力支撑,但终究的决定因素还是文化。一个不懂得尊重自身文化,甚至妄自鄙薄本民族文化的民族,终究会在激烈的民族竞争中吃到苦头,这样的民族不败落那是没有天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