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兼职教研员培训4:培训心得—专家引领教研路  同伴互助共成长

(2015-08-02 15:42:0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师培训
http://s4/mw690/002UEHGigy6UjQiI5cT33&690 同伴互助共成长" TITLE="专兼职教研员培训4:培训心得—专家引领教研路  同伴互助共成长" />

专家引领教研路  同伴互助共成长
        ——瑶海区专兼职教研员培训心得
合肥市第三十八中学 光善慧

    2015年7月7-11日,瑶海区专兼职教研员在苏州大学进行了为期四天的集中培训,此次研修由区教体局王兴桥副局长带队,区教研室全体人员和兼职教研员共三十二人参加培训。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讲座、互动研讨,还有学校考察。底蕴深厚的苏州大学培训,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上的收获,能量上的补充,更是精神上的升华,让我们享受了一场精彩的教育科研盛宴。
一、理念更新才能迸发活力
    教研员的职责是:研究、指导、管理、服务。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性质,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因此,教研员首先就要从更新观念开始,才能传播先进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观念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对于建立在教育规律深刻认识上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时代特征,蕴含着教育发展的思想,因而更表现出国际性、导向性、前瞻性特点,如果我们不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行动就将滞后。苏州市教科院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朱开群教授作了题为《感悟与行动——对教研员工作几个本源问题的认识与实践》的讲座。讲座围绕关于教研员的三个话题展开:从哪来,到哪去;我是谁,做什么;如何走,怎么去。尤其是朱教授指出教研员的职业价值是:传播先进理念,将观念理论通俗化;协助教育管理,把政策规范操作化;开展教学研究,使教学行为科学化;提高教学质量,让成功范例普及化;丰富学术成功,促教育科学实用化;服务教师成长,助教师群体专业化。同时,他以自身的感悟与实践分享了对教研员工作中的几个本源问题的认识,使听者深受启发。这就启示我们教研员: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才能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研员,而只有走在教师的前面,做到与时俱进,教研员才能与老师们一起成长,你的教研引领才是有生命力的。
二、专业扎实才能走向卓越
     教研员是学科教学中的中坚骨干分子,是学科教研的当然带头人,是学科所有任课教师的指导教师,是将学科的课程目标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和关键人物。所以,作为专兼职教研员,在一定范围的教师群体中,师德修养,职业素质应该是相对优异的,教研员也只有不断学习,扎实研究中,才能逐渐从优秀走向卓越。 
苏州市教科院课程研究中心主任沈春华做了题为《校本研修与教研员专业化》的讲座。沈主任从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校本研修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教研情结等方面阐述了教研工作应做到:坚持一个中心,以教师发展为中心;立足两个基点:一是聚焦课程,有效科学教研,二是用人树人,发展教师团队;抓好三项内功:要研究好每一个学科专题,开展好每一次教研活动,发挥好每一个团队作用。教研员要做到“四个能”:教学方面:能上示范课(应该叫研究课),并能熟练的从事其他教学工作;研究方面:能与一线教师讨论、分享经验并指导、帮助解决实践问题;学术方面:能在学术研究活动中开展研究工作和进行学术表达。行政方面:能为行政管理者提供咨询并推进工作。教研员的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优秀教师——教研员——称职教研员——优秀教研员——专家型教研员——教育家。
    听完讲座,我们深深感到,由于教研员的特殊工作性质,对我们的职业要求和专业发展也就比普通教师更高、更强。教师的专业精神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教师的专业人格是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心灵支撑,那么作为教研员,只有自己的专业更扎实,才能有资本去引领教师,指导教师,才能和教师一起走向卓越,这对我们来说,任重而道远!
   三、潜心修炼才能成就职业幸福
     先做师之生,再做师之友,后做师之师,这才是教研员的准确定位。
    苏州市教科院院长、特级教师祁建新做了题为《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工作方式变革与发展》的讲座。祁老师以2013年OECD公布的2012年PISA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测试结果、中国十万航天工业的探月技术、“钱学森之问”三个典型案例引入话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教研队伍建设、教研方式的根本转变、引领教师水平不断提高、教研员的课程领导力等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员工作方式变革与发展的趋势。祁老师深深感叹:中国的优秀人才靠复制,结果留在灵魂里的东西就不多,复制的人才难以创新。分享了基于课程领导力的教研思考:优秀的艺术家复制作品,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真正的艺术家重在灵魂。
     祁老师以自己多年的教研实践,告诫我们“重心下移、培研一体、聚焦课堂,推动教研方式的根本改变;强化学科指导,鼓励学科创新,引领教师水平不断提高”。反思我们的教研活动,近年来,在教研方式、教研内容和教研创新上有不少突破,但在教研实效、教研质量上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总结。就听课评课来说,它是教研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要评好课,却不是容易的事。从本质上说,评课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说服的艺术。说服,就是求和谐、求愉快、求发展,只有在说服教师后才能让教研成果转化为教育生产力。评课是科学,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是技术就有要领可操作。因此,我们要经常深入教师课堂,认真领会评课的原则、要领、形式和技巧,做教师专业成长的贴心人。只有这样,教研员、教师都能在专业成长中体会职业的幸福感,做个幸福的教师。
   四、培训感悟:三大感动与一大遗憾
   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是感动。
   感动一:本次培训,既有一线大师级教研员的实践经验,又有苏大专家教授的理论提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培训模式,确实是一次教研员研究能力和研究精神的深沉洗礼。
  感动二:尽管是盛夏酷暑,但丝毫不影响各位教研员的学习热情,会场上特别安静,学员们听的仔细,记得认真,显示了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
   感动三:教育局领导的精心谋划,细心安排和优质服务,让我们心里温暖而感动,让我们体验到来自职业的幸福和快乐!
    最大的遗憾:我很珍惜每次学习的机会,珍惜每次成长的机会!但由于合肥市骨干教师培训是7月10-15日,与本次培训冲突,我只好提前两天离开,错过了10号的专家讲座和名校考察,虽说要了10号教授讲座的课件,但不是现场聆听,还是有许多遗憾。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借培训学习的东风,重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为做一名合格的兼职教研员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努力工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