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2014-02-14 14:59:39)
标签:

教师

教育

分类: 读书使人清醒

http://s6/mw690/002UEHGigy6GA5s3OSx05&690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有感

   常常听同学们说:学习苦,学习;也常常听老师们抱怨:教学太苦,教学太累。于是我常常幻想:如果让学生把学习当着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那所有的学生都会快乐、幸福,教师就没有那么累了;如果教师能把教学当着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那所有的教师就是快乐、幸福的,学生就没有那么累了。一辈子都快乐而轻松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生命该会是怎样的生机盎然、精彩纷呈

原以为这只是痴人说梦,可是这几天在阅读《享受学习:魏书生与陶继新的教育智慧》这本书后,豁然开朗:谁说这是痴人说梦?生命需要唤醒,魏老师和陶老师就是在我们身边不断唤醒我们教育智慧的大师,他们用自身实践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提醒我们,要享受学习,享受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师才能享受教学的幸福,我们才能享受精神之花绽放的美丽,享受心灵超越的欣喜,享受灵性觉醒的惬意。

魏书生与陶继新的对话里,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什么是学习?心理学家认为:从心灵的角度出发,人经过体验和尝试,对自身行为和心理发生变化的行动成为学习;社会学家、教育学家认为:人为了发展自身身心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叫学习。学习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做人,一类是学习做事。做人的本质就是求真、向善、求美。做人是做事之本。陶继新老师认为:无论是学习做事还是学习做人,学习的终极目的都是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让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优秀,让我们的生命生生不息,让世界因我个人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什么是享受学习?魏书生老师认为:为了自身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明确目的、动机正确;过程循序渐进,内容要适合自己的同时又是有益的。符合这三个条件,那学习就是一种享受了。

要达到享受学习的目的,就要注意学习的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学习动机,必须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并摈弃功利性的动机;第二方面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要快乐,遵循学习规律,循序渐进;第三方面是学习的内容,也就是学什么。学习的动机要正确,否则一切都错了;学习的过程要快乐,否则就算取得了学习成果,也很难充分享受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感。是啊,经常听说某优等生自杀了或犯罪了的事件发生,有学习成果却不快乐,就是由于取得成果的过程是痛苦的。

那么,如何让学习过程快乐呢?魏书生老师举例:一个年级倒数第一的学生语文考了8分来到魏书生班上,魏老师先夸他:你看,你一不听课,二不写作业,三不看书,考试还能得8分,这不说明咱有点天赋嘛?这个学生从来没老师夸过他,这一夸,他眼睛亮了,原来都不敢正视这张试卷,现在觉得这8分可亲切了。魏老师继续:这张试卷,除去会的8分,你还有哪个题是不服气的呀?呵呵,该生自信来了:老师,第一题汉字加拼音我就不服。于是他夸下海口:老师,反正我课也听不懂,我就利用上课时间专门攻克生字生词,我写他一星期,看能不能会。一星期以后,他主动找老师叫号:老师,你考我这本书吧,任何一个字的音形义我都会了。考完了,真会了,随后他又对第二题文学常识,第三题作文不服气,就这样,他心定下来以后,在魏老师的体贴引导和关心下,到期末考试,他就不是8分、20分了,后来就是40多、50多,最后还考及格了。这个案例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我们怎么改变学生?就要用学生心灵深处的真的、善的、美的,好的一面去激发他,再让他在学习过程中遵循规律,不管起点多低,只要循序渐进,没有学不好的。这就是小目标,小步走;举举手,够得着;学会了,就成功;更想学,更成功;更成功,更想学。最后,就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就是在享受学习了。一个把学习当着是享受的人,每天该是多么充实和快乐啊!

魏书生老师提出“做求真、向善、求美”的人,陶继新老师倡导“让世界因我个人的存在而更加美好”,两位都把做人放到了学习的第一位。“以德为本”,做真善美之人,做利他之人,做“达人”之人。魏老师说:索取不是爱,奉献才是爱。人的幸福,主要不是取决于自己得到别人多少爱,而在于他输送给别人、输送给国家和民族多少爱。陶老师一直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诸多急功近利与物欲横流中,我们再来品读魏老师和陶老师的话,回顾他们为教育殚精竭虑、无欲无求的行动,内心会升起莫名的震撼和感动。

陶继新老师说:只有在享受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才能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风物长宜放眼量”,孔子说过三种人:生而知之者,学而知之者,困而知之者。陶老师一直把自己定格为“困而知之者”。他举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在曲阜师范学校任教之时,只是大学专科文凭,和我的同事没法比。可是,学历低并不等于我不称职。我知道,低不怕,就怕永远低。起点低,上升的空间就大。做好教师的关键是要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认识到与他人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并且付诸相应的行动。所以我就对自己设了一个要求,我在知识水平上要赶上他们,不求短期达到,也不求远远的超越,只要争取若干年之后,适当的超越他们即可。我的这个要求不单单是为了我自己,考虑更多的还是跟随我的学生们,如果我教不好,我会感觉对不起他们,这也成了我的学习动力,也就是魏老师所说的学习动机吧。庆幸的是,我没有走太多的弯路,就是在曲阜师范教学的三年半期间,我读了大量的好书,写了很多文章,成为学校里被学生拥戴的教师。其实,一个教师,如果只看教材与教参,即便对其倒背如流,也是教不好课的,也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因为要想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关键是要有丰富的学科素养,即要有大量的高品质的文化经典积累。时间久了,您所积累的经典思想与语言,就可以化为自己的东西,厚积薄发,从而构建自己的思想与话语系统。再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从一个高品质与高文化的角度看教材,看教参,并有了属于自己的创造。这种教学,不是人云亦云,而是有品质、有个性。教学者感到教学是一种精神展示,学习者感到是一种心灵享受。当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不断地阅读高品质的经典文化后,自然也就有了新的品质,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语系。这样,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学习,不仅不会感到索然无味,反而会感到其乐无穷这就警示我们: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

第二章为什么要享受学习”中,两位大家指出:一、享受学习是人的天性二、学习异化是人的痛苦三、仁义智乐是人的追求。《中庸》上有一句话:“好学近乎知。”这里的“知”是指智慧。知识和智慧不在一个层面上,知识只关乎事物,而智慧则反观人生。智慧是开启人生幸福的钥匙,一个人如果只有知识,没有智慧,就好像一个老农种了好多庄稼,到了收获的季节却没有收获一样。如果只有知识,看见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但你有了智慧之后,可以从一块石头中看到一座高山,从一粒沙子中看到一片沙漠。有的人学的知识未必很多,可是却富有智慧,他的思想能够穿越时空,光耀世界,历史上的六祖慧能就是典型的代表。真正有智慧的人,什么事情一到手上,就清楚了,不会迷惑。做教师,就要做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让你的教学成为学生的享受,才能让学生的成长成为你的享受。

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智慧令人折服,陶继新老师的大气、博学形成巨大的感召力两位大家以他们自己亲身经验和体,对话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无论是正在苦读的莘莘学子,还是教书育人的学者老师,抑或学无止境的芸芸众生,都能在字里行间深刻感受他们生命的丰赡,精神的愉悦。

读《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不时会停下来,细细品味、思索文中魏老师和陶老师所传递给我们的人生智慧,聆听他们对我们的生命提醒,感悟他们为教育立心的博大胸怀。更多的时候,我在反复提醒自己:今后,也要将享受学习作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

    想起欧阳修的一句话: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http://s14/mw690/002UEHGigy6GA4yXGLHfd&690

      心语感悟:职业有倦怠期,读书也有倦怠期,呵呵,我就是一凡人!撂笔两个多月,感觉自己在退步,正是“如果知识不是每天在增加,就会不断地减少。”的真实写照啊。今天是元宵佳节,心语把真诚的诗意祝福送给一直支持心语的朋友:(元)月处处好春,(宵)晖脉脉润无声。(快)意人生尽恣意,(乐)事无边皆欢腾!元宵佳节,在此到访的朋友生活温馨,感情甜蜜,马年安康!幸福永恒

http://s5/mw690/002UEHGigy6GA5zxgdC1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