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友谊科普】痛风竟然会“转移”?

(2019-04-11 09:49:06)
标签:

杂谈

痛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发生于尿酸高的人群身上,通常,痛风发作吃降尿酸药可缓解,但有人在吃完药后,痛风“跑”到其他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


北京友谊医院风湿内科主治医师周航,告诉我们,痛风到底会不会“跑”:


【友谊科普】痛风竟然会“转移”?


“转移性痛风”病例

患者段某,男性37岁,是我们科门诊的一位痛风患者。1周前大量饮酒后,出现左足第一跖趾关节肿痛来诊。查血尿酸水平为630umol/L。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他自述家里有痛风的药,自己回去吃即可,于是自行服用降尿酸药物。


昨天,他又来到门诊,说:“周大夫,我吃上秋水仙碱和止疼片,本来脚不怎么疼了,我想快点儿好,就又吃了苯溴马隆片和别嘌醇片。可是你看,现在脚又肿起来了,走不了路了!手的关节也开始疼了!这怎么回事啊?不会不是痛风,得了类风湿了吧?”我说:“段先生,先别着急,咱们再查一次血尿酸看看吧。”化验结果回报:血尿酸水平303umol/L。患者很纳闷:“我这尿酸很正常呀,怎么脚疼得这么厉害呢?”我说:“段先生,您这是“转移性痛风”,也叫做“二次痛风”。这跟您大量服用降尿酸药物有关。”

——周航医生


“痛风也会转移吗?只听说过复发,没听说过什么二次痛风呀?我这么吃了这么多的药,怎么反而脚更疼了呢?”……这是很多痛风患者会问风湿科医生的问题,通常发生在积极降尿酸的过程中。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都知道,尿酸高会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这是因为大量的尿酸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表面,引起炎症反应,发生关节的红、肿、热、痛。时间久了,会形成关节表面的痛风石,甚至沉积在肾脏形成肾结石等。


因为痛风性关节炎发作起来有剧烈疼痛,而且影响日常活动,所以患者为了缓解疼痛,都希望尽快将尿酸水平降低。经常有患者在医嘱的基础上,自行加大用药剂量,甚至两三种降尿酸药物联用。但往往事与愿违,反而出现疼痛不缓解,甚至关节肿痛加重。


这是因为服用药物后,血液中的尿酸经过代谢很快地排出体外,血尿酸水平迅速下降,而关节液中的大量高浓度尿酸来不及向血液中转移,从而使关节和血液中尿酸浓度相差悬殊,致使已经沉积在关节表面及其周围组织的尿酸盐结晶骤然脱落释放,从而诱发甚至加重关节炎的活动。所以虽然患者抽血化验的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正常甚至偏低,但症状反而更严重了。这就是我们说的“转移性痛风”或者“二次痛风”。


因此,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中,服用降尿酸药物一定要循序渐进,缓慢降低血尿酸水平,避免血尿酸大幅波动。


转载自中国新闻社微信公众号(CNS1952)


【友谊科普】痛风竟然会“转移”?



中国新闻社&北京友谊医院共同出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