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清脆的手机铃声把正在睡梦中的人惊醒。下夜班的蔡爽,拿起手机,看到陌生的景德镇号码,就随手挂断了,可同样的号码再次打了过来,她本想跟这个陌生人说打错了,然后挂断,可是只听电话那头问到,你是蔡爽吗?我是琳琳的家属,听到琳琳的全名,立刻想到了那个肝移植术后的小女孩。聪明可爱的一岁多的孩子,喜欢自己拿纸巾擦眼泪的小女孩,那时候小家伙儿已经开始牙牙学语, 在ICU的住院期间,还学会了叫阿姨。
琳琳的肝脏是妈妈给的,爸爸就要承担起照顾她们的全部重担。正在回想孩子情况的时候,只听电话那头连声道谢,还说再次感谢蔡爽,说他来北京出差,正好来看看曾经照顾过她女儿和老婆的护士。他说:“那时候他自己特别紧张和焦虑,特别是看到刚刚做完手术的孩子,他不敢上前去看望,探视的时候就在门口远远看着孩子。”这时蔡爽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劝导他,告诉他孩子的病情,为他进行心理护理,鼓励他近距离的接触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爱。
孩子的父亲娓娓道来,那时候妻子和孩子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他觉得孤立无援,家中亲戚又少,而且那时候只有他自己在北京陪伴这母女,就在他觉得孤立无援的时候,是听了蔡爽给他的鼓励,使他变得坚强起来可能就是那么短短的几句话,对于那时的他就像是雪中送炭一样温暖,这次他正好来北京,就是借这个机会,他想对这名护士,亲口说一声谢谢!
听到这蔡爽也觉得很感动,因为她没有想过自己这个小小的举动会对一个人有这么大的鼓励。
有时候患者和家属要的也许就是那么几句理解的话,就足以减轻他们心中的压力,让医患关系更和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