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9月27日

标签:
杂谈 |
神经内科,院办联合,麻手联合党支部心系灾区联合义诊主题党日活动
2012年7月21日,北京突降大雨,受灾重区房山现在正在灾后重建,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人民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为帮助灾区人民,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党支部、院办联合党支部、麻醉科手术室联合党支部以“为灾区群众送去温暖的医疗人文关怀、帮助灾区群众树立重建家园的信心”为目的,共同发起了为房山区义诊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三个支部许多党团员、积极分子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参加了这场大型义诊活动,谱写了一曲“心系灾区群众健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赞歌。
九月八日,友谊医院神经内科,院办联合,麻手联合党支部的党团员和积极分子一行六十余人,在院党委副书记张仲民和党办副主任龚迎光的带领下,前往房山区城关乡洪寺村。为了此次活动,护士长陈爱红、张旭东及负责工会工作的李秀华老师、手术室段立静护士长、计算机室刘伟主任等同志早早就来到出发地点,为大家做好服务。途中麻醉科赵欣支部书记组织了大家进行了党史知识竞答活动,广大党员团员积极分子精神饱满、争先恐后进行抢答,大家高涨的热情,为义诊活动做好了战前准备!
城关镇洪寺村是房山区受灾比较严重的地方,村里3000多户村民在“7.21”当天经历了惊魂一夜,村民的房屋几乎都遭了水淹,不少房子如今成了危房,受灾严重的村民已经被转移到了安置点。
当我们到达的时候,乡亲们已经等候我们多时了。张仲民副书记代表友谊医院向乡亲们转达了友谊医院的对他们的关心与问候,并代表大家向洪寺村赠送了由三个支部自己募集的药品,书籍和文具。
生动实用的科普健康宣教课作为主题党日的开始,神经内科柏晓利医生对受灾后的村民进行了心理健康治疗及教育,引来乡亲们的阵阵掌声和笑声。之后脱厚珍医生进行了脑血管病防治讲座教育,义诊的序幕也就此揭开。同时,院党委张仲民副书记带领党办龚迎光副主任、院办梁丽副主任、神经内科李继梅主任,王佳伟支部书记、麻醉科赵欣支部书记、伍文清等专家及神经内科团支部书记乔杉杉等医务人员,上门慰问并义诊洪寺村的几位高龄和特殊危重病人。
首先走访了一位罕见家族遗传性神经肌强直的病人-秦友。在病人家中,患者含泪向领导和专家表达了感激之情。他曾经因为此遗传疾病失去多位亲人,走访多家医院无果,最后在友谊医院神经内科,诊断明确为“神经性肌强直”,并成为了我国首个被发现的该疾病的家系。目前伍文清等医生正在努力的进行相关研究,为他们家人免费定期随访、检查,争取早日攻克这个难题。同时与这项疾病相关课题,也成功申报为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第二位老人家是梁德秀夫妇,老奶奶是一位86岁的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病人,院党委张仲民副书记拉着老人的手问寒问暖,李继梅主任和王佳伟书记,一边耐心地询问病情,一边仔细地进行查体。临别之时,这位解放前的老党员爷爷拉着院办梁丽副主任的手依依不舍,感谢友谊医院的关怀和慰问,希望能够常来家里看看。
第三位走访的是村里年龄最大的一位92岁的长寿老人。老人家除了耳聋以外,身体十分硬朗。专家们对老人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体检,几位主任详细询问了老人的用药情况,并耐心地向老人的家属宣传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的知识。
与此同时,义诊的大会场,场面热烈。十个诊台前,挤满了热情的乡亲们。神内支部的脑血管病专科和麻手支部的疼痛专科门诊大受欢迎;快速血糖和血脂检查的诊台被围得水泄不通;院办联合支部的视力检查和体重测量诊台也排起了长龙。参加义诊的医务人员,耐心地问诊查体和诊治,不知不觉已汗两鬓。有的病人行走不变,还把神经内科的柏晓利、谢琰臣大夫请到了家中。所有的医务人员看病就像唠家常一样亲切和谐。
这是辛苦却又是幸福的一天,党员团员积极分子同志们在返回医院的途中,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我们无比光荣,因为这一天我们代表友谊医院、代表党做了我们力所能及的事;因为这一天我们和灾区人民在一起,昨天我们是他们的坚强后盾,今天我们是他们的其中一员。我们会铭记这次有意义的主题党日,不断向品牌和精品活动的目标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