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8月31日

标签:
杂谈 |
主题党日放光彩 义诊灾区做贡献
——记中医药联合、儿科、眼科、内科第二联合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
为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支援房山灾区的号召,体现友谊人情系灾区的博爱之心,8月28日,我院中医药联合(中药剂科、中医科)、儿科、眼科、内科第二联合(肾内科、皮科、内分泌科)4个党支部7个科室的25名党员、团员组成的义诊队来到房山区受灾严重的周口店镇瓦井村,与北京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一起,举行了“创先争优当模范,服务灾区献爱心”的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医院党办的细心指导与大力支持。医院党委副书记张仲民同志亲自参加了本次主题党日活动,并在活动开始时代表友谊医院做了讲话。
早上9点,义诊队来到了瓦井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小院。大家不顾旅途疲劳,一下车就投入了工作。本次活动,相关科室克服了医院药理基地审评带来的人员紧张等困难,均派出了较强的专业技术骨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皮科王增芳主任、儿科崔红主任、肾内科张东亮副主任、中药剂科 赵奎君主任、钟萌主任等专家也参与了此次活动,这大大提高了本次义诊咨询的质量。除提供专业医疗服务外,还无偿捐赠了急救药盒、毛巾、纸巾等赈灾物品。房山区卫生局副局长杜国栓、周口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瓦井站主任刘振华代表灾区人民从张仲民副书记手中接过赈灾物品,并在义诊过程中分发给了当地群众。
卫生服务站狭长的院子里摆放起灾后防病治病的知识展板,露天排开七八张小桌,各支部的同志穿上整洁的白大褂,按专业分坐,一丝不苟地为患者做诊疗,发放健康宣传资料,讲解服药注意事项,每位医生的诊台前患者都排起了长队。陆续涌来的几百名就诊群众把小院挤得满满当当,把本已闷热的空气似乎又提升了几度。这边,皮科王增芳主任不顾高龄在炎炎烈日下认真检查着病人的患处;那边,儿科崔红主任带领甄护士长和几位医生耐心指导当地群众如何科学喂养。肾内和内分泌科的同志不仅为患者解答本专科的问题,还利用带来的血压计不辞辛苦地给群众测血压,运用扎实广泛的医学知识提供关于常见内科疾病的咨询。眼科的同志在缺少专业检查设备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观察病情,在几十位患者的簇拥下搬进相对较暗的室内,让被眼病困扰但就医困难的当地群众得到更好的诊治。最受欢迎的是中医科的诊台,李宝金、赵静洁、刘路遥三位年轻医师,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免费推拿针灸,充分展现了中医整体治疗、低价便捷的特色。中药剂科的同志除了为群众做用药咨询,还主动承担了义诊队的后勤服务工作。从9点到12点半,各支部的同志们忙个不停,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坚持到送走最后一名就诊群众,3个半小时共开展义诊480人次,用药咨询32人次。
义诊期间,部分专家、医生还到几名因行动不便无法来到义诊现场的患者家中出诊。无论是在瘫痪在床的老支书家,在家徒四壁、四口人没有一个劳动力的低保户家,在满身溃疡的智障患者家,还是在熙熙攘攘的义诊现场,不管在哪里,我们的义诊队都受到热烈欢迎。那位智障的皮肤病患者,从来是一见陌生人就又打又骂,但在王增芳主任来到他身边时,仿佛知道这是来自友谊医院的专家,表现得非常配合。一位聋哑妇女,在扎过中医快针后,感觉腿痛减轻,逢人便比划着表达兴奋感激之情。一位坐轮椅的中风后遗症老人,在治疗后久久不愿离去,拉着医生,口齿不清地讲述当年北京友谊医院曾如何救过她的命,请求再多给她些治疗以解决现在的病痛,说到激动处,竟老泪纵横。每位义诊队员都被解除灾区人民的病患带来的成就感和身为友谊人的自豪感所鼓舞着。
这次主题党日活动中,我们的党员面对烈日和高强度的工作冲得上去,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义诊活动忙而有序,让尽可能多的百姓和有特殊需要的患者都得到了诊治。参加活动的支部与支部、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建立了很好的战斗友谊。在开赴房山的大巴车上,一场党建知识竞赛开展得有声有色,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在全过程中同志们通力合作,互相帮助。当中医科的同志忙不过来时,曾学过中医的中药剂科谢俊大同志就帮忙为扎针灸的患者起针。当儿科带病参加活动的郑阳医生发烧时,大家都纷纷表示关心,中医科李宝金大夫还用针灸方法帮助她发汗退烧。相信这次党日活动将为几个支部搭起沟通、合作的桥梁,开启今后联合举办活动的大门。
这次党日活动也让我们看到了今日房山的医疗卫生条件仍然不能满足当地人民的需求,仍然有许多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治,仍然有许多百姓因为缺少科学知识在不知不觉地损害着健康。参加活动的党员们都感受到了所肩负的任务重大,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一定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的万千信任和殷殷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