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专题|老马焉能再识途
(2012-12-26 10:48:29)
标签:
教育学习 |
题目:老马识途,事见《韩非子》:齐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回途失道。依管仲的意见,“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仔细阅读这则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例文:
老马识途也是有条件的,它认识的只是自己走过的老路,而且古代事物变化极慢,往返之间,相隔又不足一年,易于记忆,如在今日,万事日新月异,光靠“老马”的那点智慧,肯定是不够的。
当今世界的一些企业的创业者、发明家,没有一个是超过45岁的“老马”,英国的凯文迪许实验室,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它的第三任实验室主任只是一位
28岁的年轻人。对于这一点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幽默地讲: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也是一件不可设想的事。与之相反的是IT行业另一位灵魂人物王
安,当他已成了“老马”的时候还自忖能“识途”,拒绝生产和IBM、PC兼容的机器,斗气,同时坚持王安公司的各种不兼容机器的生产,加上他浓厚的封建意
识,认为虎父焉有犬子,存心要把他儿子提升为总裁,结果受到了他的股民的联名告状,直至王安公司破产,“老马”已回天乏术。
其实,身为“老马”,应有自知之明,不断学习新事物,扬弃旧观念,以求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尊重,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识途”。
学习网www.hxstudy.com
点评:本文先紧扣材料分析“老马识途是有条件的”:一,它认识的只是自己走过的老路;二,古代事物变化极慢;三,往返之间,相隔不足一年,易于记忆。而当
今社会万事日新月异、处处波谲云诡,“老马”的那儿“招”看来是不管用了。此从“理”上讲,语句不多,但处处真知灼见。第二段从“事”上讲,事实胜于雄
辩,运用典型的、富有时代感的例证材料,征明了“老马”的失误在于一直以为自己是“识途”者。第三段指出“老马”们在“识途”问题上应该具备的态度与意
识。文章材料充实,语言机敏,角度客观,尤值一提的是:它清楚地界定了概念的内涵,从“识途”是有条件的角度逆向说理。
同类题参考:在一般意义上,“只争朝夕”总是人们赞赏的走路态度,“摸着石子过河”似乎有点畏首畏尾的不自信。但事实上真是这样吗?试从界定概念、条件的角度逆向说理,写一篇350字左右的议论文。
前一篇:_新课标英语高一Unit 3
后一篇:作文专题|答案是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