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望岳》教学设计及反思

(2012-09-11 12:20:48)
标签:

杜甫

泰山

诗歌

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分类: 教学拾珍

                《望岳》教学设计及反思

                            ——郫县两路口学校高雪梅

 

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望岳》

作者及

工作单位

高雪梅    成都市郫县两路口学校

教材分析

该课题选自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诗歌单元(第五单元第25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通过鉴赏诗歌领会诗文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但目前学生只在初一时学过古诗五首,对诗歌朗读、鉴赏的方法还很模糊,鉴赏的能力也不强,故我把这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充分理解诗歌内容,领略诗人豪情的基础上提高诗歌朗读和鉴赏能力。

学情分析

通过上节课的有效沟通,大多数学生只听过但没有亲眼见过泰山,对“一览众山小”的理解很模糊,但学生对泰山好奇心强,就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且现在学生经过上一学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该课题学生认知障碍点主要是如何欣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作者杜甫生平及相关的文学常识,学会从意象入手,分析意境进而体会诗歌艺术特色,提高鉴赏能力。

2、 能力目标(过程及方法目标):

通过诗歌赏析——明义——抓意象——析意境四步骤的方法

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鉴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体会杜甫诗歌中包含的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通过欣赏诗歌,让学生热爱祖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借物抒发的不同情感,学会意象—意境—诗情的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

熟练掌握诗歌赏析四步法,学会通过此方法鉴赏诗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引入新课,介绍基本常识。

多媒体展示诗歌赏析四步法:明背景、抓意象、析意境、赏手法。介绍杜甫基本情况,并引述诗的四时期,讲解本诗写作背景。

做好笔记,课堂上应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

让学生对如何赏析诗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对作者的生平等基本情况进行掌握。

二、明词义。

讲解重点字词及诗歌的结构。对通假字、“阴、阳”二字等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如“夫”的读音。同时通过首联、颔联、颈联、尾联这四部分分析诗歌结构,从中体会诗歌艺术特色。

对重点字词做好笔记,按照老师的教授步骤,对每一句诗的艺术特色进行赏析。

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有助于学生更好理解诗歌内涵,同时对每一句诗进行深

刻的分析。

三、抓意象。

通过字词的含义教学生如何领会诗歌的意象。如:“青未了”、“钟”、“割”、“生”等字,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用字。

欣赏多媒体泰山的画面,在结合字词的讲解,让学生抓住诗歌的意象,解答学生的疑问。

字画结合,有助于学生形象的理解这些字词用的精妙之处。

四、析意境

多媒体继续播放泰山的画面,并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进入画面中,老师结合第三部分的讲解,深刻分析诗歌的意境,点明本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生会感觉到热血沸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怀揣远大抱负,这时可以运用“随机点拨,因文入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赏析诗歌。

通过运用“随机点拨,因文入理”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和远大抱负的愿想。

板书设计

            远望     设问        由远衬高       雄伟高大

           (虚)

            近望     拟人                       险峻神秀

           (实)

望岳

            细望     对偶         反衬          神奇力量

           (实)

            愿望     想象                       抒发抱负

           (虚)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表

姓名:                课文:              评价人:           

评价内容

优秀

(9—10分)

良好

(7—9分)

合格

(3—7分)

较差

(0—3分)

备注

课堂纪律

 

 

 

 

 

课堂情绪性

 

 

 

 

 

实时知识掌握程度

 

 

 

 

 

课堂积极性

 

 

 

 

 

作业完成情况

 

 

 

 

 

学生学习活动自我评价表

评价内容

较好

一般

改进措施

课堂纪律

 

 

 

 

 

笔记记录情况

 

 

 

 

 

预习情况

 

 

 

 

 

作业完成情况

 

 

 

 

 

巩固知识点

 

 

 

 

 

最大收获

 

努力方向

 

自身缺点

 

自我评价总结

 

评价原则:

1、及时性,对学生的积极表现给于及时鼓励;

2、以鼓励为主,多给于正面鼓励;

3、评价要公平、公正。

通过上述两张评价方案,学生可以从老师、小组长等处得到外界的评价,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一个自我评价,这样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教学反思

这篇教学设计完成后,我将它作为我在今年郫县语文组校内赛课上讲的课文,总体来讲,学生反映还不错。学习完这首诗,学生对对我国古代诗词名篇多了一份了解,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我认为:在注重朗读教学的的同时,抓住“望”字,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层次性,由易到难,由初步感知到深入探究。这首诗境界壮阔、气势磅礴、抱负远大;在课前,根据教学设计,我有针对性地布置学习预习诗人的经历、感知诗歌的大意。在上课时学生对诗歌内容已经比较熟悉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这种新的诗歌教学方法感觉很新鲜,课堂气氛较好。学生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学有所得,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如何更好地运用重点字词的讲解来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二是如何让学生能自我感知、欣赏诗歌,掌握、运用技巧。

总之,通过这堂赛课式地教学,我获益匪浅,同时也得到了同仁们的悉心指点,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还应当大胆地进行教学创新,加强合作交流,使语文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