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本次行程的最后一天,我们放松了脚步,只游览了一个景点——流坑村古建筑群。
流坑村位于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年至943年),所保存下来的260多处古建筑及遗址中,明代的仅存19处,清代的占大多数。
流坑村基本保存里坊的平面格局,以“七横一竖”的主巷道划分街巷空间。七横巷为:隆巷、中巷、贤伯巷、圩上巷、明经巷、闯家巷和上巷,一条南北大竖巷(称横巷)将七巷相连。族人按房派宗支进行分巷居住。巷内鹅石铺道,巷首设巷门望楼,门楼间以村墙连接,互相合围。流坑村古建筑群是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为一体,具有地方特色的赣派建筑,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流坑为典型的江南大家族聚居地。在这里居住的主要是董氏家族。董氏家族尊西汉董仲舒为始祖,开基祖为唐宰相董晋曾孙董合。历代族人崇文重教,尊师崇道,世第联科,文韬武略。董氏家族人才辈出,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之誉。流坑是封建儒家宗法社会的一个缩影,男人要“登科出第”,女人要“贞洁节孝”。所以董氏家族为了奖掖先进,激励后进,修有三十多座纪念、表功性楼坊。主要建筑遗存有状元楼、旌表节孝坊、环中公祠、理学名家、翰林楼等。流坑村的这些祠堂、古宅、牌坊、匾额、楹联,庙宇等,给人们留下了一幅了解中国传统农村耕读传家文化的立体画巻,同时从中也使我了解到了一些以前所不知的古代文化。
流坑村是我见到过的原生态保存最好的古村落之一,原汁原味,沒有复建的假古董。流坑村做官的多,捐官的也不少,所以官宅较多。再有有成就的不少,所以祠堂也多。最值得称道的是流坑村商业味不浓,沒有商铺林立的街道,有的是静宓的小巷。在这些老宅子里,仍有不少原住民,但是年轻人少见,最多的是老人与狗。由于建筑古朴而又极具建筑特色,所以前来写生的不少,最多的是学生,他们画的水粉画。还有老人,画的油画,水墨画,更见吃功夫。我们在古巷里徜徉了三个多小时才离开这里。然后驱车前往鹰潭。
晚上我们顺利的把车还了。等待明天乘高铁回京。

村口,有株800多年的樟树挺立在进村的路中央。
双寿坊,是高坪别墅前墙四柱三楼砖石混构的牌坊式院门,为明正德年间(1506-1521)士绅董蕃昌所建,道光九年(1829)重建。
“五桂齐芳”遗址。五桂坊是为纪念北宋景佑元年流坑董氏一门五人同中进士,时称“五桂齐芳”这一盛事所建。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过流坑游历,赞:“其处闤闠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五桂齐芳”坊始建于宋,原址上的拱门为“文革”期间的产物。

五王庙,是镜山公房的家庙,供奉着五人,这五人是唐朝武则天神龙元年间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恢复李唐社稷,将皇位让给太子唐中宗李显的宰相张柬之,大臣恒彦范、袁恕己、崔玄伟和敬辉将军。

状元楼(中)为纪念南宋初年恩科状元董德元(流坑董氏第八世,董文肇子孙)而建

龙湖
大宾第,大宾的住宅。大宾是古代乡饮酒礼的首席嘉宾,在乡里具有崇高的地位。
古乡饮酒礼始于周代,最初不过是乡人的一种聚会方式,儒家在其中注入了尊贤养老的思想,使一乡之人在宴饮欢聚之时受到教化。秦汉之后,乡饮酒礼长期为历代士大夫所遵用,直道道光二十三年,清政府决定将各地乡饮酒礼的费用拨充军饷,才被下令废止,前后传承约三千年之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乡饮酒礼于每年的正月十五与十月初一分别举行一次,其地点设在各府、州、县儒学之明伦堂。作为朝廷的宴请活动,当时的制度规定其经费必须由官钱中开支,坚决不允许向民间摊派。乡饮酒礼中,各地方正印官员要代表朝廷率领僚属做主宴请众宾;职教官员充任司正,主持乡饮酒礼的进行。
清代乡饮酒礼于每年正月十五与十月初一各举行一次,由各府、州、县正印官主持,在儒学明伦堂举行。参加乡饮酒礼的嘉宾统称乡饮宾,乡饮宾分为乡饮大宾、乡饮僎宾、乡饮介宾、乡饮众宾,诸宾皆本籍致仕官员或年高德劭、望重乡里者充之,乡饮宾之人选由当地学官考察,并出具“宾约”,报知县(或知州、知府)复核。复核通过后还要逐级上报,由藩台转呈巡抚,由抚院咨送吏部,由吏部呈皇帝批准。被皇帝批准为“乡饮宾”的人,朝廷都要赏给顶戴品级,地方政府还要赠送匾额以示祝贺。

墙上突出的砖是做什么的,不知道。
“克绳祖武”,意思是“能像祖宗一样”。出自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后比喻能够继承祖先的功业。

乌江上的廊桥
振卿公祠,又名报本堂,为祀奉董振卿的祠堂。

环中公祠

四牌楼遗址
旌表节孝坊。是为清代晚期,流坑“孀声懿范”张、陈两位贞节之妇所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仰山庙戏台
清赠儒林郞董爵先公祠。儒林郎是清代七品文职散官。所谓散官,就是一种有官名而没有实际职务和职事的官称。
大夫第。清代大夫第是指五品以上文官的宅子。大夫是古代对一定品级文官的统称。文官分大夫、郎、佐郎三种,武官分将军、都尉、骑尉、校尉四种。文官大夫为五品以上官员,郎为正六品至正八品官员,佐郎为从八品以下官员。

理学名家。明代理学名士,刑部郎中董燧的故居。

佑君公祠

“荡平正直”墙匾。明
高攀龙
《讲义·绝四章》:“吾性荡平正直,合下与天地同体。”

“挹庚门”内为大宾第建筑群,号称村中村,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因多人涉足商道成为巨富之家。
光暎珠花

原有建筑已成空旷之地,但也没有在此建成新建筑,对这种保护古村面貌的做法非常赞赏

拨云望斗

益宇公祠

岐山公祠
翰林楼。既是一个关启防御的望楼,又是一座纪念明初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董琰的建筑,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

啟诚公祠
绍南公祠
双桂先生祠,建于明万历年间,祀奉董哲卿。
“一线天”明清巷,一边为明代建筑,一边为清代建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