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十五日,此行的最后一天去了位于府谷孤山镇孤山堡北门外的七星庙。因为七星庙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列入了此次行程。
七星庙又名昊天宫。原庙宇的始建年代和规模,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据民间流传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一说建于宋代初)。明万历五年(1577)重修,六年(1578)完工。重修后改变很大,建筑规模大为缩小,建筑风格显为明代风格。保存下来的有大殿和抱厦主体建筑。大殿屋顶为歇山式,殿前抱厦为卷棚式建筑。据说殿内墙壁底部四周直立,顶部变为四面叠涩收缩,一砖盖顶,无梁无柱,故又称“无梁殿”。这可能就是七星庙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主要看点吧。
遗憾的是我们到的时候七星庙正在施工,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但周边还未完工,无路可走。只好绕道跨越栏杆进去。由于没有正式开放,所以庙门紧锁,无缘得见无梁殿内部真容。
七星庙原为道教场所,属于一般常见庙宇,本无名气。但自传说北宋名将杨业与抗辽女英雄折赛花(戏剧中称余太君)在此成婚后,七星庙就以杨、折联婚的纪念地而闻名于世。
相传,北宋年间,宋将杨继业与地方豪族之女折赛花(即戏曲、故事里的佘太君)在战场搏斗,二人都觉得对方相貌出众、武艺高强,彼此产生了爱慕之心。最后,他们在七星庙里表达了情意,结为夫妻,并且一同抵御契丹入侵。这段传奇的爱情故事和爱国情怀被编写进了小说、评词和戏曲中,广为颂扬并流传后世。
有一出京剧名《七星庙》又名《佘塘关》,说的就是这段故事。杨继业与佘赛花交战,败于佘赛花,逃至七星庙内。佘赛花赶至,杨业畏其勇,不敢轻于尝试,瑟缩庙中。佘赛花在门外扬言,命军卒焚烧此庙。杨业情急计生,伪与佘赛花订约:各弃枪刀马匹,徒手相搏。杨业隐身门侧,佘赛花匆遽入庙,突出推倒,即用绳索缚住。见其容貌美丽,不忍加害,相与神前立誓,结为夫妇,并马回营。


第一层台基上的砖牌楼

第二层台基

第三层台基

大门紧锁进不去

从侧面看主殿和抱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