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2020-02-18 18:02:08)
标签:

拉美行·墨西哥

·墨西哥城·

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离开特奥蒂瓦坎我们回到市区先参观了宪法广场(另文介绍),然后参观墨西哥国立人类学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公园内。1865年,在法国拿破仑三世的援助下,墨西哥的马克西米里安•约瑟夫皇帝指令建立国立博物馆,原址在今国家宫北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藏品的不断丰富,原有的旧馆已经不能满足储存藏品的需要,于是在罗培斯•马特奥斯任墨西哥总统时,在墨西哥大学古物委员会原址上,经墨西哥著名建筑家佩德罗·拉米雷斯·巴斯克斯重新设计建成了新馆,于19649月落成开放。

    这个博物馆在人类学历史上具有很高地位,拥有最多的前哥伦布时期的藏品。这些藏品分布在24个主题展馆内,系统介绍了特奥蒂瓦坎、托尔特克、墨西卡、瓦哈卡、墨西哥湾、阿兹特克、玛雅等墨西哥印第安文化,是4000年来古印第安各族人民文化遗产的缩影。这里也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博物馆,值得逛上几天的时间。

    印第安人是美洲古文明的创造者。玉米种植是印第安文明的基础,故印第安文明又称“玉米文明”。中国在明中叶引进了玉米,极大的解决了口粮问题。他们培育的很多农作物后来传到世界各地,对人类物质生活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培育出了马铃薯、红薯、木薯、山药等多种薯芋类作物,培育出来的如花生、向日葵、黄瓜、西红柿、南瓜、西葫芦、辣椒、豇豆、菜豆、扁豆等坚果和蔬菜,还培育出了菠萝、鳄梨和草莓等水果,这些都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餐桌。除此印第安人培育出了世界重要饮料原料之一的可可,还培育出了橡胶、烟草等多种经济作物。但是,古代印第安人不知道使用铁器、车轮和牛马,从而影响了其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在社会组织方面也比较落后,最先进的地方也仅处在奴隶社会的初级阶段,所以后来被欧洲殖民者轻易地击败了。

    美洲古代文明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即前古典时期(公元前2000-公元250年左右)、古典时期(公元250-900年左右)和后古典时期(公元900-1500年左右)。

    前古典时期出现了早期文明奥尔梅克文明和查文文明。这两种文明以初期的等级社会结构、自然宗教和初级经济制度为特点,社会的最高层是世袭制酋长。

    古典时期进入文明发展的高峰期,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出现了较高文明发展的社会。最早的国家形式出现在墨西哥和中美洲的高原及低地,人口比较集中的市镇形成,有初步的社会分工,社会等级的划分更细化。玛雅城邦已经具有比较发达的文化。

    后古典时期的文明典型有托尔特克、阿兹特克、印加。人口增加、战争频繁为其特点。在西班牙人于1492年登陆之后,随着军事征服的步步推进,印第安古代文明被粗暴的终止了。

    美洲印第安文明发展水平最高的为两大地区:一个在中部美洲(Mesoamérica,又译“美索亚美利加”或“美索美洲”),包括今墨西哥、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伯利兹等国,被称为“中部美洲文明”。另一个在南美安第斯高原及太平洋沿岸一带,被称为“安第斯文明”。在此基础上最后形成了三个主要文明中心:即以现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和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为中心的古代玛雅文明;以墨西哥高原盆地为中心的古代阿兹特克文明;和分布于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广大地区的古代印加文明。

    此行拉美除了今天上午去了特奥蒂瓦坎,我们在以后的行程还近距离接触了这三个文明的历史遗迹,即阿兹特克文明的墨西哥城的三种文化广场中的特拉特洛尔科金字塔遗址;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奇琴伊察的玛雅文化遗址;以及秘鲁的马丘比丘古印加文化遗址;这些留待以后再介绍。

    人类学博物馆的建筑融印第安传统风格与现代艺术为一体。博物馆的基本结构为四合院形,东西略长,南北较短。院内立有一根图腾大铜柱,柱上有一个巨大蘑菇顶,顶上蓄水,顺四周流下,像一个“雨泉”,寓意古代墨西哥人渴望水和水在推动墨西哥文化中的作用。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人类学博物馆的设计师,墨西哥著名建筑家佩德罗·拉米雷斯·巴斯克斯头像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博物馆中央的四方大院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雨神”铜柱


    博物馆第一层有十二个陈列馆,为《古代文化遗产陈列展》。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明分别展示从墨西哥文化起源至欧洲人来此之前各文明遗存下来的大量珍贵文物。第五到第十展厅是全馆精华所在,分别是:特奥蒂瓦坎古城、托尔特克文化、阿兹特克文化、瓦哈卡文化、墨西哥湾沿岸(奥尔梅克文化)、玛雅文化。内容太多了,我们只能走马观花的看了特奥蒂瓦坎、托尔特克、阿兹特克、玛雅等个展馆,一直参观到七点闭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进入大厅内的羽蛇与美洲虎(又叫美洲豹)壁画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墨西哥古印第安文明的分布图


    我们参观博物馆中的四个展馆涉及的四个文明,其中的特奥蒂瓦坎文明前文已有简单的介绍,不再赘述了。


特奥蒂瓦坎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用骷髅形象装饰的石盘,描述的是太阳之死,出土于特奥蒂瓦坎太阳金字塔。墨西哥的古印第安人认为他们曾经历过四个太阳,但这四个太阳相继被风、土、水、火所毁灭,最后,只有第五个太阳。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这是复原羽蛇神庙墙面上的雨神和羽蛇神的形象,类似我们龙头那样的是羽蛇神,有两个圆圈的是雨神。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出土自特奥蒂瓦坎月亮神庙的雨神特拉洛克(Tlaloc),是特奥蒂瓦坎的守护神。也是阿兹特克的雨神。祂在农业中的角色非常重要,因为祂主宰雨季及旱季,也能带来洪水、冰雹或风暴。祂有两种不同的形象,其中男性版的特拉洛克是掌管降雨的神明,而女性版(有说是祂的妻子,也有说是祂的姐姐)称“查尔丘特利奎”Chalchiuhtlicue,意思是翡翠裙子),是一位司掌河流、湖泊和淡水的女神。据说她也淹死人并掀翻船只。献祭雨神和查尔丘特利奎的仪式,需要牺牲儿童。这些祭品是从母亲那里买来的,孩子们哭声越高,据说祭祀就越成功。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复原的精美壁画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刻在石头上的图画文字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生活场景的壁画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托尔特克馆

    托尔特克文明兴起于公元950年(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离特奥蒂瓦坎城消失的时间正好是200年。公元1000年,托尔特克人占据了特奥蒂瓦坎城市部分地区,在继承和吸收特奥蒂瓦坎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立了托尔特克文明。该文明在很多方面曾影响阿兹特克文明和玛雅文明的发展。托尔特克人在雕刻、建筑、绘画等方面具有极其辉煌的成就,因而有“伟大的工匠”之称。托尔特克就是“名匠和学者”的意思。托尔特克人在墨西哥古代建筑发展史上是以创造和使用圆柱而闻名。在祭坛上被称为神的使者的查克莫尔雕像是从托尔特克人开始的,也是构成托尔特克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托尔特克文明兴起于图拉城。位于今墨西哥城北83公里处的群山中。公元1156年奇奇迈加人攻陷图拉城,于是托尔特克人在中部高原地区的统治也就随之而终结。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图拉遗址中的“武士像”是这间展厅的重要的展品,色彩鲜艳的壁画被整个剥离搬过来的。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装饰的牙齿。古印第安人以龅牙为美,不惜把正常的牙齿整出龅牙。从他们的雕像中就可印证这种审美观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查克莫尔像,每个时期每个地方有不同的版本,但是作用都是一样的,献祭时中间那个盘子是专盛活人心脏以献给神灵。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用玉石和贝壳做成的衣服,与我国汉代的金缕玉衣异曲同工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用玉石片镶嵌而成的“勇士兽头”,在兽嘴中有一个勇士的头像。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球赛的场景。球赛是一种宗教仪式,赛前祭司会先算上一卦,卦上可能是说,如果甲队赢,当年就会风调雨顺,否则就是个灾年。双方队员都闷在鼓里,不知道卦上的内容只管拼了个你死我活。最后,可能乙队赢了。祭司揭开卦的内容,可怜的甲队和乙队的队长都要献上他们的人头,以平熄神怒。据导游讲,球赛的方式也是两队对攻,球员用臀部顶一个硕大的橡胶球,将球顶进一个悬挂起来的石环内则取胜。据说由于难度大,有时候要好几天才能进一个球。有些难以想象是怎么个顶法。在缺少文献的情况下,这种球赛方式是如何得知的则不得而知,或许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来了?也许就是猜想吧。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球场上的石环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说明看不懂,是橡胶球吗?看上去直径大了些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这时夜幕已经降临了


阿兹特克馆

    阿兹特克源自这一部落的发源地Aztlan,但他们称自己为 Mexicas(墨西卡人)。这也是墨西哥(Mexico)名字的由来。阿兹特克人原系发展水平较低的一个部落,后来因吸收融合这个地区其他印第安优秀文化传统而迅速崛起。公元1112世纪间,从北部迁入墨西哥中央谷地。在墨西哥的国旗和国徽上都有这样一幅图案:一只嘴里叼着蛇的神鹰伫立在一棵从湖中岩石上长出的仙人掌上。这就是传说中13世纪以前古印第安阿兹特克人在其信奉的战神指引下走到特斯科科湖的一个岛上时所看到的情景。阿兹特克人于是在神所指定的地方填土造田,修堤筑路,于公元1325年建成了特诺奇蒂特兰城。1426年,阿兹特克同特斯科科、特拉科潘结成了“阿兹特克联盟”,由阿兹特克国王伊兹科亚特尔任首领,势力日盛,在谷地建立了霸主地位。阿兹特克人的社会组织以氏族为基础,实行公社土地所有制,但已开始出现阶级划分,贵族、祭司、武士和商人构成社会的统治阶级。阿兹特克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托尔特克文化和玛雅文明的许多成就,但自己也有独创。其文字仍属图画文字,但已含有象形文字成分。天文历法方面,使用太阳历与圣年历,已知一年为 365天,每逢闰年补加一天。阿兹特克人的太阳历石是独特的创造,它被雕刻在一座巨石圆盘上,直径3.6米,重24吨,它是阿兹特克人奉献给太阳神的一块纪念碑。1790年在墨西哥城中心广场被发现,代表了阿兹特克人石雕艺术的高超水平,成为阿兹特克昔日辉煌的留证。它现在是人类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15218月西班牙人占领特诺奇蒂特兰,在城中大肆屠杀,并将该城彻底毁坏,后在其废墟上建立了墨西哥城。阿兹特克文明也就此终止。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美洲虎石像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美洲虎石像,后背上有个圆槽,当年也是用来盛放活人心脏,祭献给太阳,以保平安。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镇馆之宝——太阳历石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太阳历石复原图,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月亮神石,一个圆盘形巨石,石盘直径有两米多,中心有一个圆洞,是用来盛放祭品。圆盘周边雕刻了武士战斗的场面,描绘的是阿兹特克人辉煌的征战史,阿兹特克第九个统治者的传记。据说他身有残疾,一只脚是弯曲的,这个石雕记载了他征服了多少城市。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带着面具的查克莫尔像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特诺奇蒂特兰城复原模型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农作物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阿兹特克人的市场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玉米神,掌管玉米等五谷和森林的神祇。通常以玉米为头饰,手持玉米代表着丰收。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阿兹特克族神话中的大地女神夸特里姑(Coatlicue),(夸特里姑,意思是以蛇为裙者)。她戴着一个由人手和心脏组成的项链,她的头部被切断,脖子鲜血涌出形成两个巨大的蛇。她的裙子是多条毒蛇盘绕在一起。夸特里姑是阿兹特克战争之神Huitzilopochtli(威齐洛波契特里)的母亲。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夸特里姑神像的正面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黑曜石罐子,那个看着像猴子的据说是风神。黑曜石是墨西哥城附近出产的一种石头,其质地坚硬,通常作为砍凿工具,所以也用来制作成兵器。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绿咬鹃羽毛制成的王冠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此时是6点45,距闭馆还有一刻钟

玛雅馆:

    玛雅文明是中部美洲印第安古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也是唯一诞生在热带丛林而非大河流域的文明。

    玛雅文明区主要包括今天墨西哥南部塔巴斯科州和恰帕斯州,尤卡坦半岛的尤卡坦州、坎佩切州和金塔纳罗奥州,地处尤卡坦半岛的中美洲国家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伯利兹和萨尔瓦多。公元3世纪以前的历史,被认为是玛雅文化的形成期。从公元3世纪至9世纪,玛雅文化进入鼎盛期,建立大小城邦达百余个,使用统一的象形文字和历法。玛雅有立柱记事的习俗,一般是每隔20年建一座石柱碑。9世纪末,这些城邦突然衰落,立柱记事由此中断,原因不详。公元10世纪末,玛雅文明中心移向尤卡坦半岛北部,与入侵的托尔特克人的文化相融合,使玛雅文化重新繁荣起来。1450年各城邦间发生混战,玛雅文化再度走向衰落。最后一块石柱碑立于1516年。欧洲殖民者入侵前,玛雅人已向阶级社会过渡。玛雅并没有形成“帝国”,只是城邦国家。

    玛雅人在文化和科学方面取得了令人吃惊的成就。公元前后玛雅人就创造了象形文字,为美洲大陆惟一发明使用文字的印第安部族。计有800多个写书符号,3万余个词汇。玛雅人创造了精确的数学体系和天文历法系统,他们采用20进位法,在世界上最早使用“零”的概念,比欧洲早800余年。他们建立了精密的历法制度,最重视对太阳和月亮的观测,他们能算出日蚀和月蚀出现的时间。玛雅历法体系由“神历”、“太阳历”和“长纪年历”组成。玛雅人经过周密计算,认为一年是365.2420天,这同现在计算的一年为365.2422天的数值只差2/10000。在建筑方面古代玛雅人在没有金属工具、没有大牲畜和轮车的情况下,建成了一个个雄伟的金字塔。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玛雅文化分布的沙盘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多像一家子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雕刻精细的石碑石雕,这些石雕是从奇琴伊察遗址运过来的。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玛雅人阶层等级梯形构成。玛雅社会分四个等级,这四个群体是贵族、祭司、平民和奴隶(pencatob),最上面是国王。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多像抽象的中国龙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象形文字碑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玛雅人遗留在人世间珍贵的文字图稿复制件。玛雅象形文字被认为古印第安文明唯一的文字,它被刻在石碑和庙宇、墓室的墙壁上,或是被雕在玉器和贝壳上,或是用类似中国式毛笔的毛发笔书写(或者叫描绘)在陶器、榕树内皮和鞣制过的鹿皮上。记载了玛雅人的宗教神话、祈祷文、历史、天文、历象等。西班牙入侵后強行烧毁各种玛雅书籍,并杀害了以祭司为主的所有认识玛雅文字的人,就此失传了,现在要靠破译。


拉美之旅(三)——墨西哥——人类学博物馆
七点钟闭馆了


    参观玛雅馆时已经距闭馆时间只有一刻钟的时间了,只好删繁就简快步移动。该馆最大的亮点是按照实体大小复原布置的帕伦克王墓,据说墓盖的深雕非常精美,特别是还有翡翠面具及饰物的豪华,把玛雅文化展示得更加突出。遗憾的失之交臂。

    第二层的展厅在位置上基本与一楼对应,通过服饰、乐器、武器、宗教器皿和生活用具等多种文物详细的说明了墨西哥各民族的文化、艺术、宗教和生活方式等情况,从而了解当时人们各方面的生活情况。对于这些更没有时间看了。

    总体说参观人类学博物馆收获很大,对主要的古印第安文明有了一个粗线条的了解。但也有不少遗憾,由于时间关系落掉了许多重要文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