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2017-08-18 22:59:10)
标签:

约旦·

摩西·尼泊山

分类: 旅行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此行以色列约旦我们参观了《圣经·旧约》记载的与摩西有关的两处景点。一是摩西击石出泉水处,二是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这两处均在约旦境内。

    摩西是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的民族领袖。史学界认为他是犹太教的创始者。在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个宗教里都认为他是极为重要的先知。同样,摩西的祖先亚伯拉罕也是传说中希伯来民族(后来的犹太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共同始祖,其嫡长子以撒一支繁衍成为犹太民族,其庶长子以实玛利一支繁衍成为阿拉伯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共同给予亚伯拉罕(伊斯兰教译作易卜拉欣)崇高的地位。这三个宗教被合称为亚伯拉罕诸教,所以三教同源。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三教关系图


    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均为一神教——崇拜宇宙唯一的造物主。犹太教和基督教中名曰上帝、耶和华或雅威(YHWH);伊斯兰教则名曰真主、安拉。这是三教的最大共同点。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耶路撒冷为圣地,但这个共同点引来的不是趋同,而是无休止的争斗。

    除了三教同源和同为一神教外,祂们之间更多的是分歧。

    犹太教认为亚伯拉罕和摩西是先知,直接受命于唯一真神(上帝)。上帝通过摩西,与以色列人订立约定《十诫》(摩西十诫),只要以色列人遵守约定,上帝将保佑以色列人。

    犹太教只承认《圣经》中的旧约部分,即希伯来圣经;不接受圣子论,他们不认为耶稣是他们的弥赛亚(救世主),还要继续等待弥赛亚的来临;也不承认穆罕默德是先知。

    基督教脱胎于公元一世纪左右的一个新兴犹太教派。该教派认为犹太人违背了耶和华和以色列人定的约(即旧约),所以派祂的儿子耶稣作为弥赛亚(救世主)以自己的生命为人类赎罪,不仅和以色列人还和全体人类订立“新约”。基督教认为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同样不承认穆罕默德是先知,认为《古兰经》是伪经。

    伊斯兰教也不接受圣子论,穆斯林认为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是错误的,是变相的多神教,他们只承认独一真主(安拉)。他们认为安拉每隔一段时间选出一位先知,但只有使者才被赐予一部经卷,努哈(诺亚)、易卜拉欣(亚伯拉罕)只是先知,而穆萨(摩西)、尔萨(耶稣)既是先知又是使者,穆罕默德是安拉选出的最后一位先知,所谓“封印使者”。“旧约”和“新约”都是安拉赐予的经卷,但被后人篡改了,不再遵从;《古兰经》是安拉发出的最后一部最完善的经卷,是众经中最受保护的。

    看来是否承认有无救世主是三教中最大分歧,当然还有教义上的分歧。虽为同源,但互不认账。

    从一些教规中也可看到三教之间的渊源。此行才知道伊斯兰教的有些教规,比如不拜偶像、割礼、封斋、蓄须、不吃猪肉等就是源于犹太教。所以一路上没有猪肉吃。

    现在全世界信仰犹太教的人只局限在犹太人内部,基督教信徒有约20亿人。穆斯林有大约18亿人,人数上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但被认为是世界上增长得最快的宗教。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三教的异同

 

    由摩西引出三教同源的话题,再回来说说摩西的故事。

    摩西,天主教称为梅瑟,伊斯兰教称为穆萨,他的名字在希伯来语的意思是:从水里拉上来。犹太人移居埃及后大量繁衍,法老恐其日益强盛,就命凡是出生的男孩就丢到尼罗河里淹死。当时摩西生下后,被其母装在蒲草箱里,暗中放在法老的女儿素常游泳的河边芦荻中,法老的女儿发现把摩西从水里救了出来,并且为他取了这个名字。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公主救下摩西并且将摩西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摩西长大后一次杀死了一名殴打犹太人的士兵,为了躲避法老的追杀,摩西来到了米甸并娶祭司的女儿西坡拉为妻,生有二子,革舜和以利以谢。一日,在烧著的荆棘中和神相遇,摩西受到神的差遣,回到埃及,并带领居住在埃及为奴的犹太人,离开那里回到上帝应许的流着奶与蜜之地—迦南,解脱他们的奴隶生活。根据《圣经·出埃及记》的记载,他带领希伯来人经过红海的时候,神使海水分开,露出一片干地,海水在他们的左右作了墙壁。希伯来人渡海如履平地。在埃及兵追入红海的时候,神使海水合起来,淹没了追赶他们的追兵,使得他们顺利逃脱。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摩西带领人们渡过红海


    在西乃山上,他得到上帝亲手写的十诫法板,并教导希伯来人诫命,典章及律例,以及建造会幕(圣所)。所颁布的诫命即《摩西十诫》,由此犹太教诞生。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摩西十诫


    他们在旷野因口渴而反抗摩西,神命令摩西向岩石说话,水就流出来,但摩西却怒气冲天,以杖击石,而不是用口向石说话,虽然仍有水流出来,但是他的行动却表现出他对神的不信任不依靠和不服从。于是神宣告,摩西永远不能进入应许之地。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摩西以杖击石引来泉水


    上帝令摩西上尼泊山,在山上上帝指给摩西看他应许之地,惟他却不能进入。在遥望了应许之地后,摩西死在山上。上帝亲自埋葬他在摩押地,伯毗珥对面的谷中,只是至今没有人知道他的坟墓。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摩西遥望应许之地


    希伯来人因为不满足而不断的抱怨,导致上帝惩罚他们在旷野漂流40年,直到第一代出埃及的人全部死亡,才在约书亚的带领下进入应许之地-迦南。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出埃及旅程图


    摩西在他死后三千多年的今天,仍同样受到犹太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的尊敬。

 

    57日上午我们乘车前往佩特拉。在进入佩特拉镇前途经摩西击石出泉水处,这里加盖了一栋建筑,以保护泉水。我们停车进去做了短暂的参观,顺便装了一杯水。这当然是后人附会的传说,但泉水的确清澄甘冽。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59日下午我们来到尼泊山。这是摩西升天之处,是犹太教、基督教著名圣地,每年都吸引大批宗教信徒前来朝拜。

    公元二世纪到四世纪,基督徒来到尼泊山,为了纪念摩西在此升天建起了教堂。后来慢慢的荒芜了。公元2000年教皇保罗二世来此确认尼泊山就是摩西升天的地方,在他的倡导下将这个圣地重整起来。

    一进大门没多远的岔路口伫立着一个碑状石雕,石雕右侧是不规则的,立面上上下雕着四个浮雕人脸,据说是四位先知摩西、约书亚、以利沙和大卫的头像,头像两侧是竖着的一条条纵线,有如翻卷的书页,象征着《摩西五经》。石雕背面有三个大小不同的手印,代表男人、女人和孩子。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山上还有一个碑,是摩西升天纪念碑。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在尼泊山西侧山崖上耸立着一个象征摩西神杖的巨大钢制盘蛇十字架,是1984年意大利佛罗伦萨人吉安尼·凡陶尼的作品,现在成为尼泊山的标志。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神杖一侧是观景台。站在山崖观景台上向西眺望,死海、约旦河谷尽收眼底。若天气晴朗的话,还可看到约旦河西岸的圣城——耶路撒冷教堂的尖顶(耶路撒冷距此46公里)。可惜我们去的那天能见度不好,仅可看到近处的死海和约旦河谷。约旦河谷还是东非大裂谷东支裂谷带的最北端,是由红海延伸而来。观景台前斜立着一块指向牌,从左至右每条刻线分别指向死海、希布伦、希伯来、伯利恒、昆兰、耶路撒冷橄榄山、拉马拉、杰里科、纳布卢斯。想当初摩西就是止步于此,站在这里默默目送着约书亚带领着犹太人走向那“流着奶和蜜的地方”。如今目力所及看到的仅是一片荒原。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指向牌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乌蒙蒙除了荒原啥也看不到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死海隐隐就在眼前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北侧山崖下有一颗大些的绿树,据说当年摩西栖身的洞穴就在那个地方


    在山顶西北侧一块平地上立着一个硕大的石盘,旁边立一小碑,上写“THE ABU BADD”,查了一下,只有译音“阿布该”, 下面的文字大概意思是说这玩意儿是古代拜占庭修道院用来防御的门。但这个门怎么用看不出门道来。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山头上建有教堂,是建在老教堂的废墟之上的,据说建于19世纪。教堂内祭坛处仅立有一个钢制十字架,犹如医院用的那种打吊瓶的架子,如此简单。我们看到中间有四位神职人员,周围有不同肤色的人一起在做祷告。其中有一大群印度人跟随者双手合十,可能是印度基督徒。教堂的地面上有老教堂残留下来的大块镶嵌有狩猎、畜牧、耕种和各种鸟兽的马赛克图案,如今还很清晰艳丽。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教堂外还有几个建于公元六世纪,并有马赛克镶嵌画的墓穴被发掘出来。这些平放在地上的珍贵的马赛克画四周没有围护,仅在上方支有铁棚,这不免让我担心如果有不自觉的游人偷着抠下马赛克会使其损坏。可能管理者出于对游客自觉性的放心,不必采取过多的保护手段,我是多虑了,但愿是这样。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出口处还有一个小型的博物馆,里面陈列着一些出土文物和图片。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尼泊山上的一切都很简单,但这里是世界宗教的圣地。

 

    亚伦是摩西的兄长,他协助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亚伦死在何珥山并葬在那里。我们在佩特拉入住佩特拉全景酒店。住房的阳台正对着一座山,上顶上有一个白色建筑。据导游对我们讲,那就是摩西兄长的墓。

以约之旅(二)——宗教圣迹——先知摩西升天之地尼泊山
导游讲山顶那个白色建筑就是摩西兄长亚伦的墓

 

    犹太教是个小众的宗教,信徒仅限于犹太人。所以要看犹太教信徒在以色列不要错过,特别是耶路撒冷。以前我对犹太教徒的印象是头顶上的小圆帽,还一直纳闷是怎么戴上去的,很好奇。但是到了以色列才晓得,正统的犹太教徒是穿黑色西装,戴黑色礼帽。并且蓄须,两鬓编着小辫。这些人被称为“守教者”,他们严守教规。再有更为保守的,犹太教极端正统派(原教旨主义)被称作“哈瑞迪”。他们要戴一种名为“希垂麦勒”的圆形黑色皮毛帽子,无论天多么热。犹太人对安息日特别重视。犹太历每周的第七日(公历每逢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为安息日。犹太人谨守安息日为圣日,不许工作,商店停业。在耶路撒冷我们赶上一个安息日。傍晚走在大街上,以往熙熙攘攘的大街变得非常安静。时不时可以看到穿着严实的黑衣人匆匆走过。这一天也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他们聚在阳台上享受家庭之乐。当我们路过时他们在阳台上热情的招手向你致意。

    哈瑞迪犹太人的生育率一直很高,他们不关心什么现代科学,只知道研究圣经、钻研教法,各种古怪的教规比伊斯兰教还多。他们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0%左右。

    他们严守犹太教规,不吃猪肉,也不吃其他的很多种东西,不当兵、不纳税、不工作,每天的任务就是念经做祷告,拿国家的补助,生一大堆小孩,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他们的修行。任何食物、家具都要符合教义,男女必须严格隔离。以色列政府还专门推出了符合哈瑞迪人教义的公共汽车。哈瑞迪人的社区,禁止车辆进入,禁止上网,因为网上很多东西“不符合教义”……。

    因为这些人不劳动,不纳税,还靠政府补助。所以世俗社会的犹太人对他们很有意见。据说每年都要在议会上辩论这个题目。这恐怕也是以色列独有的现象吧。

(文中使用的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