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与苏堤和三潭印月相邻,从这两个地方看雷峰塔都是咫尺之遥。雷峰夕照列西湖十景之七。雷峰塔位于西湖湖南、净慈寺前的夕照山上,因晚霞辉映宝塔,似佛光普照而闻名。
雷峰塔之所以远近闻名,与民间传说《白蛇传》有很大的关系。相传,法海和尚曾将白娘子镇压在塔下,并咒语:“若要雷峰塔倒,除非西湖水干。”后来雷峰塔果然塌了。
1924年9月25日下午,雷峰塔忽然倒塌。倒塌原因是江浙香客烧香挖取塔基的青砖,带回家驱怪辟邪,日久天长塔基松动,雷峰塔自然就倒塌了。这真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雷峰塔的倒塌就有了鲁迅的著名系列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等,鲁迅先生借题议论,深沉感慨。他写道:“雷峰塔砖的挖去,不过是极近的一条小小的例。龙门的石佛,大半肢体不全,图书馆中的书籍,插图须谨防撕去,凡公物或无主的东西,倘难于移动,能够完全的即很不多。但其毁坏的原因,则非如革除者的志在扫除,也非如寇盗的志在掠夺或单是破坏,仅因目前极小的自利,也肯对于完整的大物暗暗的加一个创伤。人数既多,创伤自然极大,而倒败之后,却难于知道加害的究竟是谁。正如雷峰塔倒掉以后,我们单知道由于乡下人的迷信。共有的塔失去了,乡下人的所得,却不过一块砖,这砖,将来又将为别一自利者所藏,终究至于灭尽。倘在民康物阜时候,因为十景病的发作,新的雷峰塔也会再造的罢。”鲁迅先生不但论述深刻而且还有预见。不是吗,新的雷峰塔现又屹立于西湖湖畔了。而且夕照的更加富丽灿烂,是耶非耶?
我对于雷峰夕照的印象和认识也是一步一步的。小的时候家里有一个黄色的油布雨伞,上面的图案就是雷峰夕照。那塔画得像个老玉米棒子,这就是我那时对雷峰塔的初步认识。后来看到的明信片也是那个样子。更为可笑的是还把雷锋和雷峰塔发生联想,总觉得不搭界,弄不明白。后来国家果然有钱了,本世纪初要重建雷峰塔,并且说是按宋代样式重建。再后来看到效果图,完全颠覆了我最初对雷峰塔的认识。不是老玉米棒子的样子而是有些像六和塔,重檐楼阁式。问题出在对雷峰塔的历史知识,恐怕比我再老的老人也没见过原来的雷锋塔是什么样子,能看到老玉米棒子似的雷峰塔的肯定是在世的也没几位了。原来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海盗侵入杭州,怀疑雷峰塔中藏有伏兵,竟放火吞噬了木构檐廊,仅剩砖体塔身,塔顶也毁残了。只剩塔芯的雷峰塔,仍然凌空兀立,以残缺美的特殊风姿又耸峙了四百余年。这又是小鬼子的老辈儿造的孽。我原来的认识的雷峰塔敢情是个塔芯,这才弄明白。
时代变了,建筑材料也有了新的发展。新塔采用现代钢结构支撑,装饰物全部采用以铜为主体的金属材料,并以化学腐蚀工艺施以别具一格的彩绘艺术。可以说如今的雷峰塔不是历史上雷峰塔的再现,其中凸显的是现代的气息,施以浓妆,却少了淡雅。
雷峰新塔建在遗址之上,保留了旧塔被烧毁之前的八角五层楼阁式塔形制。由台基(起到遗址保护罩的作用)、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新塔底层是古塔遗址,在台基二层,可以隔着玻璃罩看到遗址的模样。新塔暗层无门窗,展陈大型神话传说《白蛇传》木雕画,将被分成六大块立体场景展陈其中。新塔二、三、四、五层八面门(窗)楣上分别展示壁画“吴越造塔图”、木板雕雷峰塔历代诗文佳作、彩绘浮雕壁画西湖美景,以及黄杨木雕画佛陀的故事。
登上雷峰新塔,环绕在五层的观景回廊上,西湖美景尽在眼中。只可惜我去的那天大气透明度不尽人意,留下些许遗憾。
下得塔来还有两个可看的去处,一是御碑亭内乾隆题写的“雷峰夕照”碑,和碑阴上镌刻的他的诗文。此碑看样子是新制,老碑不知去哪里了。还有一不解,西湖十景其他九景均为康熙所题,而唯独此碑为乾隆题写,不知何故。另一处是雷峰塔出土文物展,其中有珍藏有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还有还秘藏雕版印刷的佛教《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这都是千年重光的珍贵文物。






塔底层的古塔遗址





一层



暗层

大型木雕《白蛇传》



二层·吴越造塔图壁画

三层·咏雷峰塔历代佳作

四层·西湖美景壁画

五层·木雕佛教故事

鎏金佛龛攒顶天花


铜栏莲花柱头

观景回廊

与雷峰塔隔路相对的净慈寺,是同列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钟”所在地

朦胧中的宝石山,那里是新西湖十景“宝石流霞”所在之处

远处是城隍阁,那里是新西湖十景“吴山天风”所在之处

近处是汪庄

龙船旁是苏堤,再隔一个湖是花港公园。分别是同列西湖十景的“苏堤春晓”和“花港观鱼”。

湖中三岛历历在目。近处的大岛就是同列西湖十景的“三潭印月”。

远眺杭州市内,已是高楼林立,粉墙黛瓦的杭州老城已不复存在了。

佛舍利馆

馆内展出的盛放佛舍利的阿育王塔

汇文轩展出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经卷

汇文轩展出的“黄妃塔影”图。这就是我原来脑海里的雷峰塔的模样。

亲缘阁

状元台旧址

古御碑亭院落旧址

御碑亭·夕照亭


乾隆题写的“雷峰夕照”碑

碑阴刻乾隆诗句


网上下载的倒塌前的雷峰塔
本文题目借用了元代尹廷高《雷峰夕照》诗句。原诗:烟光山色淡演钱,千尺浮图兀倚空。湖上画船归欲尽,孤峰犹带夕阳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