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2014-04-29 22:59:20)
标签:

旅行·大运河

南运河·德州·沧州

分类: 大运河

    此行山东返程路经德州和沧州。为此我们特意去了这两个城市的运河看了看。当然了北方的运河早已失去了航运功能,只不过是在城市地段用橡胶坝把水憋起来形成个景观,以供市民娱乐休憩,这是从现实意义上讲;但从历史上看这里毕竟有过昔日的辉煌,弄个景观可对那段历史留下个记忆。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尽人皆知,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我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而闻名于世。在没有真正的想看看运河和了解运河之前,还真不知道原来这里面还有很多说头。就和爬北京的野长城一样,爬过一两次才知里面的说头真不少,以前所知的仅是皮毛,甚至还有谬误。对于运河的认识也是这样。原来我想当然的认为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叫南运河,长江以北叫北运河。回来一查满不是那么回事。此一行给我补上了一课。下面就将在网上查到的一些运河历史知识简要辑录于此,与和我有以前一样认识的朋友分享。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从隋代开凿到现在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从元代全线通航也有720年历史了。京杭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的开凿与演变大致分为三期:

    第1期运河。运河的萌芽时期。春秋吴王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在扬州开凿邗沟,以通江淮。至战国时代又先后开凿了大沟(从今河南省原阳县北引黄河南下,注入今郑州市以东的圃田泽)和鸿沟,从而把江、淮、河、济四水沟通起来。

    第2期运河。主要指隋代的运河系统。以东部洛阳为中心,于大业元年(605)开凿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并改造邗沟江南运河。三年又开凿永济渠北通涿郡。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   

    第3期运河。主要指元、明、清阶段。元代开凿的重点段一是山东境内泗水至卫河段,一是大都至通州段。到元朝时,元定都大都,必须开凿运河把粮食从南方运到北方。为此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至元三十年(1293)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运河的前身。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今的京杭大运河是元世祖忽必烈所开,仅古邗沟、江南运河等河段与隋朝大运河有重合。比隋代运河缩短了900多公里的航程,全长1794公里。

    明、清两代基本维持元运河的基础。自清末改漕运为海运,大运河才不再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了。

    元朝时大运河全程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即:北京到通州区通惠河通州区到天津称北运河,天津到临清南运河临清台儿庄鲁运河 台儿庄淮阴中运河淮阴瓜洲里运河,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这个分段颠覆了也纠正了我以前对运河简单分段的认识。   

    现在的说法把大运河分八段∶北京到通县称通惠河;通县到天津称北运河;天津到临清称南运河,或卫运河(此段还有不同说法,认为不是别称,而是南运河和卫运河是相衔接的两段);临清到黄河北岸称山东北运河;黄河南岸到韩庄称山东南运河;韩庄到清江称中运河;清江到六圩称里运河;镇江到杭州称江南运河。这个分法是把其中的鲁运河分成了两段,从而变成了八段。甭管怎么分段都是以所经水系相区隔。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京杭大运河的走向
 

    按上述划段,我们这次去的德州和沧州的运河段属于南运河。

    南运河南起山东省临清市,流经德州,再经河北省东光、泊头、沧青县入天津市静海县,又经西青区杨柳青入红桥区,流经红桥区南部,至三岔河口入海河与北运河相接。全长509公里。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2·南运河·临清——天津·海河


 

    德州段的京杭大运河从德州市区城西及武城、夏津境内穿过。1272年忽必烈定都大都后,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德州被列为四大漕运码头之一,每年运抵京城的粮食达300万担。当年这里曾是满河船桅,纤夫盈堤。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秋,修建京浦铁路、德州段的运河疏浚调直,德州市区内的运河废弃成为“旧河”。

    我们直奔的是运河公园。公园内有一水面,有亭,有柳,还有一碑记。石碑设计成打开的书形,上面记载此处原为运河故道,现经整治成为公园,水面名为“龙运湖”。这里虽称之为“运河公园”实际没有运河。我们又向西,看到一条河,原来这就是南运河。我们跨过河,右手处看到“古运河景区”。这里依托运河造景,在运河边建了个广场,由木牌楼、石牌坊、石雕九龙柱、鉄鼎组成。这个广场成为德州人对运河昔日繁荣的记忆,也给我们这样的游人留下了运河的记忆。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德州·运河公园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4·德州·运河公园·数帆亭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5·德州·运河公园·龙运湖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6·德州·古运河景区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德州·古运河景区广场·“源远”石牌坊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8·德州·古运河景区广场·木牌楼和鉄鼎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9·德州·古运河景区广场·“流长”石牌坊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10·德州·古运河景区广场·九龙柱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11·德州·运河 

 

    沧州是京杭大运河流经城市中里程最长的城市,全长215公里。沧州段运河最早开凿于三国时期,为曹魏平虏渠,隋代在此基础上进行疏浚。南运河纵贯沧州市南北,因而此处城区得名“运河区”,这可能是全国唯一一处用运河命名的行政区。

    如今这条河只是在市区段尚能见到水面,这是因为当地在沧州市区南外环建起了橡胶坝,在市区北端关上了闸,于是这段河里的蓄水形成了运河景观。

    我们把车停在清风楼下,然后过桥沿运河南行,这里是运河的一个拐弯处,西斜的太阳照得水面波光粼粼。运河的西面是清风楼广场,东面是南湖公园,围绕着运河形成了人们娱乐游玩的好场所。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12·沧州·运河景区·清风楼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13·沧州·运河景区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14·沧州·运河景区·南湖公园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15·沧州·运河景区


京杭大运河——南运河——沧州和德州
16·沧州·运河景区


 

    听说京杭大运河正在申遗,但愿能通过申遗把这条运河真正贯通起来,形成南北黄金水道。这样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在环保上都会取得成效。当然了在水资源如此匮乏的今天可能这仅是个梦想。但愿京杭大运河再现昔日的风采。

 

 

 (本文引用的资料源于百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禅院 ·丁香
后一篇:河北四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