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离开二里头遗址结束了中州人文之旅。接着我们上了二广高速,向北向着太行山区进发,开始我们的返程。返程的首站选择了山西省晋城市。
晋城古名泽州,位于南太行山脉最南端,是山西省通往中原的门户。过了豫晋收费站我们就进入了太行山区,一直到泽州收费站将近三十公里,经过的每个隧道都很长,几乎相连。从晋城东收费站出二广高速转入晋新高速走了十四公里在丹河收费站出高速前往青莲寺。
青莲寺位于晋城市区东南珏山风景区中,也是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晋城市全国重点中位居之首。我们就是冲这个来的。行前做了点功课,了解到:青莲寺分为古、新两部分,依傍丹河畔山势而建。古青莲寺在下,新青莲寺居于上。古青莲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新寺创始建于隋唐,属净土宗。
又是不巧,当我们来到寺院景区前的牌楼时只见“寺内施工,谢绝参观”的牌子横在一侧,又吃闭门羹了;我们在此又遇到景点冬季维修了。几个“又”字,这还没完,后面还有景点等着呢。我们只能在寺外徘徊。此时,斜阳西照,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上青莲寺显得尤其精致秀美。只看看外表就可知确是一个好去处。我们又到下面的古青莲寺张望了一下藏式佛塔。看个皮毛就算来了。无奈只好返回,到晋城歇息了。

1·前往青莲寺的路口

2·途径丹河

3·青莲寺牌坊

4·上青莲寺

5·下青莲寺(古青莲寺)

6·上下青莲寺

7·石牌坊

8·回来路经的河谷小山村
我们的下一站选在了长治。计划去长治前先到陵川的黄围山看一下太行八陉中的白陉。途经陵川县城时,看到前方有一高大的古建筑,在太阳的照射下很是吸引人,没想到小县城里居然还藏着这么高大的建筑,于是我们决定下去看看。一看才知是个寺院,名为崇安寺,还是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真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昨天傍晚与青莲寺失之交臂,而今天上午却遇到了崇安寺。从时间上说我们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
回来上网查了一下崇安寺的情况:“崇安寺位于陵川县城中的卧龙岗上,居高临下,崇安寺创建年代无从稽考,唐初原名丈八佛寺,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 命为“崇安寺”。历经重修和扩建,崇安寺现存主要建筑为明、清遗物,但也部分地保留着宋、金原作。”
崇安寺坐北朝南,山门名“古陵楼”,建在两层基座上,前有一个宽阔的月台,显得很雄伟。山门是一个面阔五间,进深六架,二层三重檐歇山顶的楼阁建筑,以此恢宏的楼阁建筑作为山门是我所仅见的。山门一层檐下,南面悬有"行山钟秀"四个大字,北面悬有“留月栖云”四个大字。据说山门改建于明代,但大门上仍用的是宋代青石门框。山门两侧是钟鼓二楼。
进了山门是第一进院落,中间建筑是过殿,单檐歇山顶建筑,内供华严三圣。西侧有一楼为阁楼式建筑,名为插花楼。据说东侧还有一个毁于兵火。
二进院为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屋顶形制为悬山顶。内供观音菩萨。按照以往看过的寺庙的经验有两个不解:一是为何大雄宝殿的形制不如过殿高,二是为何释迦牟尼供在过殿而没有供在大雄宝殿,而大雄宝殿却供的观音。自己有一个门外的揣测,那就是大雄宝殿的牌子挂错了。
崇安寺确实值得一看,就凭它的建筑古朴又没有任何现代因素就很值得看。崇安寺给了我们一个意外收获。带着这个收获我们前往黄围山。

9·崇安寺·山门(古陵楼)及钟鼓楼

10·台基上镶嵌的九龙琉璃装饰

11·山门前石狮已残缺不全

12·石门框还是宋代的

13·山门内的四大天王

14·山门内的四大天王

15·山门后出口的门框木雕

16·古陵楼背面斗拱生动独特的上昂木雕

17·过殿

18·过殿檐枋上的神怪故事彩绘

19·过殿内供的华严三圣塑像

20·西插花楼

21·大雄宝殿

22·大雄宝殿牌匾

23·大雄宝殿内供的观音菩萨及善财童子和龙女

24·陵川县博物馆和文物局设在崇安寺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