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马文化和他的泥塑艺术
标签:
图片娱乐 |
旬邑县土桥镇北沟村的泥塑艺人马文化幼时受祖母捏面塑(面花)的启示,在玩泥巴中学着捏泥人。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冬天窗户和墙都结满了霜。他就就坐在地上玩泥巴,捏泥塑,手经常被冻肿,他的泥塑的基本功也就是在那时练成的。
http://s10/mw690/002UzNRMzy7lc8dCjXjc9&690
马文化用的胶泥都是他亲手从百里外的泾河滩挖来的,经过加工调和让原生的泥巴发酵,使泥巴更具黏性,这样才能进行艺术创作。
马文化的创作工具很简单——一双手和一根槐木椽。他的泥塑作品遍及陕甘两省,在东窑村石门爷(扶苏)庙、淳化县龙盘寺庙和正在建设中的淳化县王家山旅游景点,这些景点和寺庙直立着他捏塑的大大小小的人物造像百余件。
http://s9/mw690/002UzNRMzy7lc8fOn1Ka8&690
威武而立的红脸关公、圣洁肃穆的观音菩萨、欢呼跳跃的和合二仙,其中尤以直立在秦直道上的八组塑像最为传神。石门爷(扶苏)塑像温文儒雅,秦大将军蒙恬威武雄壮,吸引了众多游客在此留影纪念。这些充满着民族风情的泥塑作品,土气中透露着亲近,粗犷中蕴涵着质朴,给人以深深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震撼力。他为淳化县纪念爷台山战役捏塑的群雕积极向上,传扬正能量。
http://s14/mw690/002UzNRMzy7lc8h5iuV2d&690
近年来,马文化为了使他的泥塑作品更加贴近生活,他经常赶集上会,观察世人百态。到人家的红白喜事现场去观察唢呐艺人的演奏神态,晚上带着手电筒,徒步到时里开外的地方去看自乐班演出。他说说:“要想做好一个泥塑,除了勤奋之外,尤其重要的是要注重对人物表情的把握,只有让作品具有生动的表情,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他创作的现代泥塑品《天伦之乐》《敲锣打鼓》《秦声飞扬》《唢呐演奏》《自乐班》等作品,因人物造型逼真,生动有趣,既符合生活实际又有收藏价值,而引起的文化部每年的和广大观众的青睐。
http://s11/mw690/002UzNRMzy7lc8jYrHQda&690
http://s2/mw690/002UzNRMzy7lc8tz2yRb1&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