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iantian-hb.com/upfile/ppl/pplnch/20111115132533_958.jpg
小林丰,1946年生于东京。日本画画家。20世纪70~80年代,他多次走访中东、亚洲各地,走访而得的感受成了创作的主题。
主要作品有散文《为何战争无法结束——我在阿富汗的所见所闻》、绘本《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获1996年度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富士电视奖)、《村里来了马戏团》(入选1997年度“青少年读后感全国竞赛课题图书”)、《重返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北纬36度线》、《街道——我们的一天》、《小山》(以上均为白杨社出版)、《我的查潘达兹》(光村教育图书)、“我和弟弟一起走”系列(岩崎书店)和《樱花之城》(佼成出版社)等。
1.《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 小林丰 文/图
蒲蒲兰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5岁以上)
http://img1.douban.com/lpic/s3400011.jpg
风生水起的安静阅读
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教授
朱自强
翻开《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画面一页页在眼前呈现,我深深地感到,这是一本让人安静阅读的绘本。
绘本是通过图画讲述故事,表达情感的,但表现方式不同。有些绘本,图画暗示着抽象的意念、状况和想法等无法直接说明的内容,文字讲述与画面讲述存在着疏离,具有强烈的艺术张力,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开动脑筋,充分发挥想象力,(如伯宁罕的《莎莉,离水远一点》)。而《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则属另一种,图画本身准确、直接地传递出作者希望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沿着与文字相同的方向引导读者。这种表现方式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读者能够静静地感受图画的意境。
绘本的图画有多种多样的风格。《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的图画是柔美、恬淡、宁静的(如果不是看到作家介绍,我恐怕会猜测它是出自女性之手),这样的风格对传达战争与和平这一主题、感染读者,具有特殊的、非凡的艺术力量。
细细品味《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的文字,也同样感受到这本书让读者安静阅读的魅力。
这个故事的结尾是悲剧的,其主题在于控诉战争、祈愿和平。写悲剧,写战争与和平这类比较大的主题,很容易出现情感过剩或承担过重的情形,但是,这本书表现这一主题时,既没有情感过剩,同时又举重若轻,以一滴水反映太阳的光辉,以一粒少凝聚广阔的宇宙。作家独具慧眼,选取了巴格曼村夏日收获的季节里,小男孩亚默到镇上帮爷爷卖樱桃的一天的见闻和经历,以最普通的“小人物”的和平、宁静的生活来反衬战争的残酷。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战争的信息虽然时而出现在图画和文字中,不过,作家对小男孩亚默快乐的生活的描写,冲淡着着战争的阴云。当无法躲避的悲剧降临,作家则不画半笔,只用一句简短的话让故事戛然而止。以回避来面对过度的残酷,这是作家采用的颇具创意的表现方式。
通过“小事”来表现主题、打动读者,这需要具有“四两拨千斤”的艺术功力。故事中,最值得称道之处是爸爸为亚默买小白羊这一情节庙宇亚默给小白羊取名为“巴哈尔”——春天。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哥哥说过明年春天会回家。“巴哈尔”表达的是亚默的期盼:“哈伦哥哥,书回来吧!家里多了一个成员呢!”这一情节安排,既抓住了孩子的心理,同时也留下了牵动读者心神的有力伏笔——当冬天来临,巴格曼村被战火摧毁时,柔弱而美丽的小白羊将有怎样的命运?
在封底,画着小男孩亚默一家的全部成员(除了上了战场的哥哥哈伦):妈妈抱着弟弟坐在小驴奔巴的背上,爸爸右手牵着奔巴,左手牵着亚默,而亚默则牵着他心爱的小羊。这幅画令人心动、引人遐想。亚默一家像是在凝望着被摧毁的村庄,又像是在向他乡流浪。我以为,作家是以这幅封底画表达自己的趋势而强烈的祈愿——在巴格曼村被战火摧毁之后,他们安然无恙。望着他们的背影,我也默默地祝福他们,希望他们走出战火,重建美好的家园。
绘本中的“巴格曼村”被战火摧毁了,但是,在我们的心中,“巴格曼村”永远存在。因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就是我们对生活的“最美丽”的愿望,这一意志,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摧毁的。
《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是一本让人安静阅读的书,但是,掩卷之后,心中却风生水起,无法平静。
2008年9月18日
给想进一步了解巴格曼村的人们
小林丰
绘本中的故事,发生在位于亚洲中部的一个国家——阿福汗。
阿富汗很少下雨,因此,人们常常以为那里到处都是沙漠和弋壁,一片荒凉。其实,阿富汗有终年积雪覆盖的群山、繁茂苍郁的森林,还有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春天鲜花盛开,色彩斑斓;夏天,果实累累,挂满枝头。这是一个充满自然之美的国家。长久以来,这里的人民以放牧、耕作为生。
然而,在这片祥和的土地上,战争爆发了。1980年爆发的那场战争,逐渐发展成国内观念不同的民族间互相憎恨的内战。15年过去了,战争还在继续,全国各地的村子里的许许多多年轻人都上了战场。战火在全国蔓延,超过500万人离开被损毁的家园到国外避难。
战争爆发后的第十年的夏天,我到阿富汗旅行。旅途中,我经过一个小村子。即使是在战争中,村里的人们依然乐观、坚强地生活着,并且热情地接待了我这个过路人。
绘本中的巴格曼村,就是允当时经过的那个村子为原塑造的。在那个村子里,我结识了很多像亚默一样的小朋友、像亚默父亲那样纯朴的村民。可是,那个村子后来也像巴格曼村一样被战火摧毁了。我怀念的那些人,如今不知他们在哪里。
在阿富汗,像这样的村子还有很多。我衷心希望阿富汗的内战早日结束,所有的村子都能恢复原来的平静和祥和。我想到那时,那些支往国外避难的人也会回来的吧。
希望能再次和大家在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里见面。我祈祷着……
1995年12月
2.《村里来了马戏团》 小林丰 文/图
蒲蒲兰 译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5岁以上)
http://img31.ddimg.cn/62/28/20645621-1_e.jpg
读者评论:
孩子十分喜欢的一本书
异域风情浓郁,颜色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光是封面就有各种乐器教孩子认识,大人笑眯眯,孩子乐悠悠。土篱笆,田地,小桥,驴车~~~~原来阿富汗的农村和咱们一样哦!再说说马戏团,高高的篝火,大大的帐篷、好玩的摩天轮和旋转秋千,还有卖各种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的小摊儿,孩子的乐园哦。马戏表演中恐怖的吹火人,是我家儿子最关注的,这页看了大概有3分钟,最后问我:妈妈怎么他头发都糊掉了?
故事的结果孩子现在还不懂,因为还不懂战争的可怕。不过我们懂的,所以觉得这本书回味无穷。
感受幸福与快乐
妈妈和孩子都很喜欢的一本书!
这本书和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我的家乡,都是小林丰的作品。马戏团来到了巴格曼小村,亚默和米拉德好开心,有卖吃的,有卖玩具的,还可以看马戏表演,在孩子们小小的内心中,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呀。尽管战争的阴云弥漫着,米拉德的爸爸也上了战场没有回来......家里四岁的小朋友目前还理解不了战争,所以没有体会到其中的忧伤,正象书最后写的,下雪了,也许明年会是一个丰收年吧!
阿富汗概貌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阿富汗),是一个位于亚洲西南部的内陆国家,坐落在亚洲的心脏地区。北邻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西接伊朗,南部和东部连巴基斯坦,东北部凸出的狭长地带与中国接壤。国土面积约652300平方公里,人口约2993万。首都咯布尔(Kabul)是阿富汗的第一大城市,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阿富汗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普什图族占人口总数的38-44%,塔吉克族占人口总数的25%,此外还有哈扎拉、乌兹别克、土库曼等20多个少数民族。
阿富汗属大陆性气候,全年干燥少雨,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国年平均降雨量仅240毫米左右。
阿富汗矿藏资源较为丰富,目前已探明的资源主要有天然气、煤、盐、铬、铁、铜、云母及绿宝石等。
阿富汗人喜欢酸、辣、香、浓口味。主食是大饼和抓饭。大饼是用小麦、大麦、玉米和晒干的桑葚及豌豆磨成面烘烤而成,烤熟的饼香气扑鼻。抓饭是将油倒入锅内烧热,加胡萝卜丝和葱末煸炒,加水、羊油、盐,烧开后放大米,熟后装盘,拌上柠檬汁、辣椒或其他调料。牛羊肉是餐桌上的重要食物,也吃鸡、鸭等,很少吃鱼。阿富汗人经常用牛奶当饮料,也喜欢喝茶。
3.《北纬36度线》小林丰 文/图
金海曙 译
21世纪出版社 (5岁以上)
内容简介:
《北纬36度线》是梅子涵倾情推荐,让一个孩子看见一根线上的情景,是为了让他们看见天下情景,他们一定还会希望到天下的。他们博大了,天下就亲近和气了,博大的意思里含着:原来大家都很美丽!这是一次美丽的旅行,美丽的阅读!
作者简介:
金海曙,诗人、作家。1982年厦门大学哲学系毕业,1995年大阪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浓度焦虑》、长篇小说《赵氏孤儿》。曾翻译川端康成创作回忆录《独影自命》、《浅草红团》。创作电视连续剧《双凤楼》、《狐步谍影》。话剧剧作《赵氏孤儿》2003年由北京人艺于首都剧场首演,获第十六届曹禺戏剧剧本奖。现居住北京。
这是一根线
梅子涵
这是一根线,它叫北纬36度线。
这是一次飞行,它是一只鸟儿在飞行。
这是一次看见,它是鸟儿的看见;其实在翻动着这本书,翻出一页页的时候,看见的都是我们的眼睛。我们看见了什么呢?看见一根叫北纬36度线上的一个个地方,一个个国家,真是有不少的地方,不少的国家!所以我们看见了什么呢?看见了北纬36度线上的地方和国家。
因此,这很像是一次旅行。来到一根纬度线上的一个个的地方,一个个的国家。看见的有些相似,看见的却是很多的不同。这是在一幅幅图里的旅行。一幅幅图里的看着的旅行和一条条路上的走着的旅行是不一样的,它虽然不是真切的,但它却让你看得仔细,更仔细。它虽然不是活生生的,但所有的神情却是不会消失的,你今天没有注意看,那么你明天注意看了,它还是在。图里的生动永不消失。图里的旅行虽然照耀不到真实的太阳,但是图里的路途上也没有灰尘。我们坐在桌前慢慢地翻页,慢慢地街我们躺在床上慢慢地街慢慢地欣赏,我们如果十三点在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瞅着了,等我们干四点三十分醒来,那么还在十三点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前。一幅画里的白天永远不会变成黑夜,一幅画里的春天永远都是春天,所以我们不会匆匆忙忙。在一幅图里旅行,我们可以用手指头触摸第一个角落的颜色,我们触摸的时候,那些颜色就不仅属于眼睛,还属于手指了。尤其属于一个孩子的手指。属于手指的颜色,更容易属于心里。
我们在第一页上都看见了孩子。孩子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国家。他们总是兴致勃勃的。他们总在奔跑,总在玩耍,他们是生长,是往上,不倦怠的,不叹息,他们前行前行,他们在最后一幅图里朝着我们飞驰,大声说,他们要和北纬36度线上所有地方所有国家的孩子见面呢!让一个孩子看见一根线上的情景,是为了让他们看见天下情景。他们一定还会希望见到天下情景。他们博大了,天下就亲近和气了。博大的意思里含着:原来大家都很美丽!
所以这也是一次看见大家都很美丽的阅读。
这是一次阅读。平静地阅读一幅幅平静的图,它没有故事,没有夸张,没有喧哗的哈哈大笑,没有感动的热泪盈眶,它就是平平静静的,所以这也是一次阅读的学会,阅读的培养,你也能兴致勃勃地阅读这样的平静,这样的图,这样的书了,那么你知道吗,你就拥有了一根新的线,什么线呢?
水准线。
这根线很重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