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心得|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2013-03-11 16:03:12)
标签:
教育学习 |
孩子的个性尽管千差万别,但是有好奇心却是孩子的共性。好奇心是孩子求知欲的最直接反映。孩子在升人小学一年级后,接触的事物会逐渐多起来,知识面也相对广了,他们的好奇心也自然越来越强,求知欲也就不断加大。所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对于他们的成长有很大帮助。
伊伦·约里奥·居里是法国物理化学家,193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伊伦诞生在一个父母都是诺贝尔奖得主的家庭,她的母亲就是居里夫人。一天,居里夫人准
备做一些果冻,在旁观看的伊伦说:“妈妈,这不是果冻,我们从商店买来的果冻不像这样黏糊糊的。”母亲笑了笑说:“等着瞧吧,过几个小时你再看看。”伊伦
在一旁看着,但她的嘴却没有闲下来,问了许多问题。不多久,母亲就将一瓶冻得好好的果冻摆在伊伦的面前,伊伦看了之后,好奇地问母亲:“那黏糊糊的果酱是
怎么冻结起来的?”“孩子,这里其实就是一个冷冻的过程,在黏糊糊的果酱中有些小小的分子,他们经过冷冻后,运动就减少了,一减少了就冻在一起了。”确
实,要将分子运动和热传递的关系给一个小孩子讲清楚是很不容易的,看着女儿似懂非懂的样子,母亲又问:“孩子,你说,一杯开水和一杯冷水一起放在屋外,哪
杯先结冰?”“那还用说,当然是那杯冷水先结冰了。”伊伦正确地回答出来了。但母亲并不满足口头的答案,“孩子,空口说可不能算数啊,你自己做个实验看看
是不是如你所说?”伊伦特别喜欢这样的活动,蹦蹦跳跳地去了。实验结果出来以后,母亲问她:“你还注意别的现象了吗?”在母亲的提醒之下,伊伦又仔仔细细
观察了一遍实验结果。突然,她大声地告诉母亲:“妈妈,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原来与杯口齐平的水结冰以后,冰面竟高出杯口了,这是怎么回事啊?”
“孩子,这个问题妈妈不好回答你,以后在课堂上多注意一下比重和体积的关系,你就会明白的。”母亲觉得这个问题现在不宜给她过多的解释。母亲在平时生活中
的这些一点一滴的引导,不但使伊伦养成了耐心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而且也把她带进了奇妙的科学世界,使她一步一步缩短着从“公主”到“女王”的距离。
心理学研究表明,敢于和善于质疑的孩子,常能打破传统的、固定的、消极的思维定式,他们不迷信、不盲从权威,敢于向传统挑战,这样的孩子不会因循守旧,而
是更富有创造性。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疑。”质疑是走向成
功的第一秘诀。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接触面更广了,所以,好奇心会更重,质疑的能力更强。面对脑袋中充满“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当
父母的要理解。如果孩子看到新鲜好奇的东西,父母表现出漠然的态度,就会冷了孩子的心。孩子的好奇心有时会冲破父母的知识范围,这是很正常的。父母对孩子
的发问一时答不上来,可以通过翻书或向人请教,有了正确的答案后再告诉孩子,千万不能表现出不耐烦加以搪塞敷衍,不要抹杀孩子敢于质疑的萌芽。即使孩子因
好奇而惹了麻烦或做错了事,家长也要正确引导,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要妄加责难。好奇心是孩子学习兴趣的源泉。好奇、好问、好动,渴望通过自己的探索来了
解世界,是孩子的天性。
前一篇:教子心得|创造力让孩子更出色
后一篇:教子心得|让孩子明确观察目标

加载中…